一周一方真武汤临床应用概述

作者:刘巧梅,达超,李芸,杨宏宝

真武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文第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原文第条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是《伤寒论》中温阳利水的代表方剂,后世对其应用颇多。随着现代学者对真武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总结近年来该方在心血管、泌尿、消化等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供中医临床学者参考。

1眩晕

毕明义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功能性眩晕例,药用:附子(先煎40min以上)15g,白术(捣)30g,芍药、茯苓各50g,生姜5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辨证加减:小便频数者去茯苓;呕吐严重者去附子,加生姜至~g。经过治疗,例患者痊愈例,好转35例,总有效率为85%。仇增永、贾澜、厉启松等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引起的眩晕、内耳性眩晕,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眩晕临床辨证属虚寒者居多,肾阳虚衰,水气内动,浊阴逆乱,是该病的主要病机。方中附子、生姜暖脾温肾,茯苓、白术利湿健脾,白芍酸苦微寒可缓姜附之燥,利水且不伤阴,使全方温而不热,共奏温阳利水止眩之功。

2水肿

赵勋采用加味真武汤治疗不明原因水肿48例,患者均经理化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服用利尿药可消退,停药后又复发者。药用:制附片6g、芍药30g、白术10g、茯苓10g、仙鹤草30g、薏仁30g、防己10g、山药30g、生姜3片。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早中晚温服。经过治疗,48例患者痊愈(服药2个疗程以内水肿自行消退,停药后随访2年未复发)15例,显效(服药后水肿消失,停药后因劳累复发)20例,有效(服药水肿减退,但不能完全消失)6例,无效(服药15贴后,水肿未减轻)7例,总有效率为85.4%。詹继红等采用加味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高度水肿29例,张光翔采用真武汤治疗心衰水肿73例,均取得显著效果,提示真武汤确能改善不同原因引起的水肿,需要医者准确地抓住疾病的病因病机。

3高血压

廖阳初采用真武汤治疗39例高血压患者,药用:制附片30g、白芍30g、茯苓30g、牛膝20g、生姜30g。咳嗽痰量多者加麻黄15g、杏仁12g、甘草6g;胸部满闷疼痛者加桃仁12g、丹参30g、郁金12g、枳壳15g;身体肿胀者加猪苓、泽泻、桂枝各15g;腰膝酸软者加淫羊藿20g、肉桂5g、菟丝子20g,枣皮15g;大便溏、小便少者加泽泻15g、车前仁20g。每日1剂,分3次服用。用药最少者8剂,最多者12剂。经过治疗,39例患者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5例,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患者有任何毒副反应。李兴华等将60例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真武汤治疗,1个疗程(14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和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真武汤治疗改善高血压症状的临床疗效优于卡托普利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P<0.5),降血压效果与卡托普利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相当(P>0.5)。

4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祖国医学中“心悸”“怔忡”“痰饮”“喘证”“水肿”“胸痹”等范畴,常由心阳亏于上,肾气失化于下,上亏不能制下而出现一系列水饮内停、凌心射肺的症状。陈晓峰等将50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患者药用:熟附片10~15g(先煎30min),茯苓15~30g,炒白术15g,白芍15g,生姜10~15g。喘重者加炒苏子、葶苈子;紫绀明显者加川芎、丹参;四肢不温者加肉桂、干姜;心慌严重者加生龙骨,每日1剂,朝暮两次温服;西药组患者予以常规利尿、强心、扩血管药—68—物治疗。治疗1个疗程(14天)后,中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西药组为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与毛永红、陈文智研究结果类似。邢俊梅等探讨真武汤加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干预效应,发现其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缓重塑进程。

5前列腺增生

杨楠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4例,药用:炮附子(先煎)15g、黄芪15g、白芍15g、白术12g、车前子12g、生姜12g、滑石15g、丹参15g、升麻10g、橘核10g、淫羊藿12g、琥珀(冲)3g,治疗10天后,患者治愈(排尿通畅,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直肠指诊腺体明显缩小)29例,占53.7%;好转(症状减轻,直肠指检腺体较前缩小)23例,占42.6%;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2例,占3.7%,总有效率为96.3%。姚建军采用真武汤治疗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急性尿潴留59例,药用:熟附子、桂枝、白术、茯苓各15g,白芍12g,生姜6g,泽泻、乌药各15g,猪苓12g,鱼腥草30g。每日1剂,水煎,煎后的药渣用纱布包紧,热敷会阴部,每日3~5次。经过治疗,59例患者中当即排尿2例,11h后排尿27例,11例3h后仍不能排尿,行导尿术后继用此法后排尿8例,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9%。张振武、杨克雅等采用真武汤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取得显著效果。

6小儿秋季腹泻

高锋等总结了马文红老师运用真武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证经验。小儿秋季腹泻常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马文红老师运用真武汤治疗以精神欠佳、面色萎黄或白、水样腹泻、便稀无臭味、舌淡苔白为主要症状的秋季腹泻患儿,效如桴鼓。郭转玲等将符合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GB-)的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利巴韦林1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同时口服思密达及进行退热止吐、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味治疗,药用:炮附子3g、白芍3g、茯苓3g、炒白术2g、乌梅3g、薏苡仁2g、莲子3g。伴发热者加葛根、柴胡;伴呕吐者去附子加姜半夏、竹茹。每日1剂,水煎,分3~5次温服。治疗1个疗程(3天)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7其他

徐敏采用真武汤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脑萎缩引起的发作性震颤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真武汤方中虽仅有五味药,但能温能补,能行能散,阴阳双调,气血同补,能温肾,能健脾,能强心,能温肺,能调肝,辨证得当,可用于皮肤病、带下病、眼科病、哮喘、泄泻、顽固性盗汗、口感异常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8结语

真武汤自立方以来,济人无数。真武汤原治少阴病阳虚水气不化,太阳病发汗太过之证。经近现代医家不断临床实践,其临床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病种越来越复杂。在本方运用过程中,单独使用原方者很少,大多是在原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在治疗呼吸系统、心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方面均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和异病同治的特点。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亚太传统医药》年2月第12卷第4期。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用于学术交流,公众请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关处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







































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cf/8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