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是整个机体的营养来源,中医很重视“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之所以说他们多气多血,也就是中医根据胃的生理功能特点并重视后天作用的结果说法。
文/郑锦洪
《素问·血气形态篇》中说:“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一般来说,阳经有余则阴经不足,阳经不足则阴经有余,这是经脉的一般规律。但也有例外。
在《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阳明常多气多血。”
说明阳明经气血皆多。这是为什么呢?
手阳明与足阳明图(资料图)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原也,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皆出于胃”。故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按经脉的流注来说:手阳明流注入足阳明。足阳明经之府为胃,胃为水谷之海,乃气血生化之源,既帮助消化,也要调动全身的气血到胃经,而且胃经经过的地方大多肌肉都是比较厚实的,这也说明胃经多气多血。胃气是整个机体的营养来源,中医很重视“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之所以说他们多气多血,也就是中医根据胃的生理功能特点并重视后天作用的结果说法。
知道了阳明经是一条特殊经络,多气多血,也明白了多气多血的原因。那这些对我们日常养生有何指导意义呢?
1
按摩阳明经,防止肌肉萎缩。
我们上文说过,胃经循行部位大多肌肉比较厚实饱满,因“多气多血”之故,当我们年老体衰,或久病初愈,往往气血容易亏虚,首当其冲伤害的就是胃经,胃气不足,从而导致肌肉瘦削。所谓“治萎独取阳明”,我们要防止肌肉萎缩无力,可以经常按摩足阳明胃经穴位,比如归来、髀关、梁丘、犊鼻、足三里、解溪、内庭等穴位。
胃火过旺引起的牙痛(资料图)
2
牙痛常与胃火有关
朱丹溪曾说过:气有余便是火。阳明经多气多血,所以比如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等各种火热之症都跟此经络关系紧密,因此也可以从此经来论治。我们这里分享一个方子,主要用于治疗胃火过旺引起的牙痛。
方子组成:生地黄、当归各6g,牡丹皮9g,黄连6g(夏月加倍),升麻9g,石膏15g。(以水ml,煮取ml)
艾灸,此法既可温煦脾胃,也可调理子宫(资料图)
3
艾灸阳明经穴位,养颜美容
《黄帝内经》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可见女子娇颜与秀发跟阳明经息息相关。“阳明脉衰”会导致气血不能营于头面,从而致面部肌肤老化暗沉以及头发干枯易掉。故而防治肌肤衰老可从阳明经入手。怎么做呢?我们这里教一个简单易操作的艾灸方法,在家就能做。此法既可温煦脾胃,也可调理子宫。
取穴:天枢、归来、足三里。
具体做法:可以用艾灸盒温灸,也可以直接用手拿着做雀啄灸。每次30分钟,每天一次,十天为一疗程。
(编辑:若木)
声明腾讯道学旨在“弘传道学、普及道学”。除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