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升麻,中药名。别名:龙眼根、周麻、窟窿牙根,为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根茎。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茎为不规则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有洞状茎痕,表面黑褐色,须根多而细。茎直立,有疏柔毛。叶互生,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片长卵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叶面绿色,叶背灰绿色,两面均有短柔毛。9月结果,果实密生短柔毛,长圆形略扁,秋季采挖为佳,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去须根,晒干备用。
生于山坡草丛、林边、山路旁、灌木丛中。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四川,青海等省亦产。
性味归经:辛、甘,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
升麻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升麻主治:用于风热头痛,麻疹不畅,齿痛口疮,咽喉肿痛,脏器下垂。
1.《神农本草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
2.《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3.《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4.《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
5.《本草纲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升麻作用1、抗炎作用
2、镇痛作用
3、镇静作用
4、保肝作用
5、解热
应用:
1、中药升麻升散清泄,既能透疹,又能清热解毒。治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牛蒡子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2、中药升麻升浮上行,能疏散头面及肌表风热。治感冒风热,头痛、发热者,常与葛根、薄荷等配伍应用。
3、中药升麻入阳明胃经而能清热解毒。治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常与黄连、石膏等配伍,如清胃散。治咽喉肿痛,常与玄参、牛蒡子等同用,如牛蒡子汤。亦可用治风热疫毒上攻之大头瘟,常与板兰根、连翘等配伍应用。
禁忌人群:
1.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阴虚火动者忌用。2.上盛下虚及疹已透者忌用。
运营中心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