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4单元解表药

北京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细目一 概 述   要点一 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大多辛散轻扬,   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      要点二 解表药的功效   发散表邪   部分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      要点三 解表药的适应范围   1.表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   2.兼有表证   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   要点四 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   2.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慎用解表药。   3.使用解表药还应注意因时因地而异。   4.不宜久煎。

     要点五 各类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要点六 各类解表药的功效   发散风寒药:发汗力强,部分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   发散风热药:发汗力弱,部分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的作用。      要点七 各类解表药的适应范围   发散风寒药:主要用于风寒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发散风热药:主要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部分药物又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以及风热咳嗽等证。

  细目二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   具体药物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   歌诀:发散风寒麻桂紫,荆防香薷与生姜;   羌活白芷细辛藁、辛温辛夷苍耳子。

     细目二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性能: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药材麻黄(中麻黄) 药材麻黄(木贼麻黄)   应用   1.风寒感冒。为发汗解表之要药。   2.咳嗽气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   3.风水水肿。   4.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煎服,2~9g。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桂枝   性能: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用   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痛证。   3.痰饮、蓄水证。   4.心悸。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紫苏   性能: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治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   用法用量:煎服,5~9g,不宜久煎。               药材紫苏          紫苏梗   生姜   性能: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姜                药材生姜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有“呕家圣药”之称。   4.肺寒咳嗽。   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香薷   性能: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应用   1.风寒感冒。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2.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煎服,3~9g,凉服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香薷               药材香薷

  荆芥   性能: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药材荆芥

  应用   1.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还是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吐衄下血。   用法用量:煎服,4.5~9g,不宜久煎。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防风   性能: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风药中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   应用   1.外感表证。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2.风疹瘙痒。   3.风湿痹痛。   4.破伤风证。   此外,亦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用于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痛泻)。   用法用量:煎服,4.5~9g。   使用注意: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

  羌活   性能: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   2.风寒湿痹。上半身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阴血亏虚者慎用。量多易呕,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风湿痛,高墙防(藁、羌、防)

  白芷   性能: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白芷           药材白芷   应用   1.风寒感冒。   2.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证。   3.鼻渊。   4.带下证。   5.疮痈肿毒。   此外,本品祛风止痒,治皮肤风湿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血热者忌服。

  细辛   性能: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应用   1.风寒感冒。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3.鼻渊。   4.肺寒咳喘。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   不宜与藜芦同用。   少阴头痛——连及齿颊   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

  藁本   性能:辛,温。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巅顶疼痛。   2.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苍耳子   性能: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   2.鼻渊。   3.风湿痹痛。   此外,治风疹瘙痒、疥癣麻风,皆取散风除湿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辛夷   性能: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   应用   1.风寒感冒。   2.鼻渊。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3~9g;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使用注意:鼻病因于阴虚火旺者忌服。   

  细目三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   薄荷   性能: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咽喉肿痛。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此外,兼能化湿和中,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   使用注意: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牛蒡子   性能: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   用法用量:煎服,6~12g。          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使用注意:本品滑肠,气虚便溏者慎用。   

  蝉蜕   性能: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目赤翳障。   4.急慢惊风,破伤风证。   此外,治疗小儿夜啼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注意:《名医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当慎用。

  桑叶   性能: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3.肝阳上亢。   4.目赤昏花。   此外,尚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煎服,5~9g;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菊花   性能: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肝阳上亢。   3.目赤昏花。   4.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5~9g。   疏散风热宜用黄菊花,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柴胡   性能: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柴胡               狭叶柴胡   应用   1.表证发热及少阳证。为治少阳证之要药。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此外,还可退热截疟,治疗疟疾寒热。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药材柴胡(左:北柴胡;右:南柴胡)

  葛根   性能: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应用   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   2.麻疹不透。   3.热病口渴,消渴证。   4.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煎服,9~15g。升阳止泻宜煨用。   

  淡豆豉   性能:苦、辛,凉。归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1.外感表证。   2.热病烦闷。(栀子豉汤)   用法用量:煎服,6~12g   

     1.兼利水消肿者:麻黄、香薷。   2.兼治咳喘者:麻黄、细辛、生姜、紫苏。   3.兼能行气者:紫苏。   4.兼能止呕者:生姜、紫苏。   5.兼能治疗痹证者: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6.兼祛风止痉者:蝉蜕、防风。   7.兼通鼻窍止痛者:白芷、苍耳子、细辛。   8.兼利咽止痛者:薄荷、牛蒡子、蝉蜕。   9.兼透疹者: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   10.兼明目者:菊花、桑叶。   11.兼疏肝解郁者:柴胡、薄荷。   12.兼升阳者:柴胡、升麻、葛根。   13.兼止血者:荆芥、桑叶。

  解表药记忆口诀——辛温解表

药物

口诀

功效

麻黄

麻黄汗喘水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桂枝发函急通经助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紫苏发行台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

姜汤治感冒,OK的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

静姐三表扬真学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炒炭)

  

药物

口诀

功效

防风

防风祛风湿痛痉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

风湿痛,高墙防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风湿痛,高墙防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

细辛去风桥痛饮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

白芷发通招农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白芷止白带

 

  

药物

口诀

功效

香薷

香薷寒湿水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香麻油瓶

解表兼利水:香薷、麻黄、浮萍

苍耳子

儿子风寒鼻,石洞养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

新姨风寒鼻

散风寒、通鼻窍

西河柳

西河柳发真疯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解表药记忆口诀——辛凉解表

药物

口诀

功效

薄荷

拔河选头验证书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

棒子书,研读中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

蝉蜕述疹痒一洗净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

尚书平民着凉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

拘束平毒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药物

口诀

功效

葛根

葛根急诊晋升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柴胡

拆表书生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

神马标准四声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si)、升举阳气

蔓荆子

镜子梳头去痛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淡豆豉

豆豉解表除烦(联想老干妈)

解表、除烦

  

药物

口诀

功效

浮萍

浮萍汗疹水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贼

木贼输异血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fl/10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