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对论文的简短陈述,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论文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的短文,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这些都能在摘要中体现出来,也是论文的精华所在。从《中国药房》杂志第27卷第10期起,我们将每天发布数篇最新刊发的论文精华,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药房管理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合理用药审核系统的功能完善
刘剑,任巍,陈玮,陶兴隆(医院)
本文完善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合理用药审核系统,加强合理用药审核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找出我院现有合理用药审核系统功能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功能改进和完善,并对功能完善前、后3个月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结论:针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医嘱”不能有效反馈或漏停,新旧医嘱、已审核与未审核医嘱、已停医嘱与正常医嘱等在系统中不能明确区分及查看等不足,在系统中增加了医嘱拒发功能以及多项筛选和查询功能。新功能的使用,使人均日审核医嘱数增加(96.5组vs..8组),日处理退费医嘱数(.3组vs.47.6组)、日处理漏审医嘱数(0.32组vs.0组)、日处理多余打包药品医嘱数(2.1组vs.0组)以及日处理停医嘱拒发时间(15minvs.0.min)等降低,使医嘱审核各项操作更简便、快捷,提高了医嘱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了不合理医嘱的执行。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我院1例高风险药品医嘱超量致不良事件的管理实践
尚清,连玉菲,任柄楠,董占军(医院药学部)
本文探讨有效预防药品医嘱超量致不良事件发生的方法,促进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物。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我院1例高风险药品医嘱超量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回顾性追踪与分析;通过组建事件RCA调查小组,进行主、客观资料收集、过程再现而还原事件;运用鱼骨图工具辨识事件发生的近端原因与根本原因,进而优化相关工作流程,并有效实施。结果与结论:通过RCA发现,医院药品剂量单位管理不规范、各岗位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使用缺乏足够的重视是事件最终发生的根本原因。对案例进行RCA医院各部门找出工作流程及组织结构上存在的疏漏与风险,进而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从而规避医疗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失误。
制剂与工艺10种中药饮片及其煮散的煎煮效果比较研究
孙玉雯1,刘起华1,陈弘东1,刘凤麟2,王菲1,仝小林1(1.中国医院;2.哈尔滨市急救中心)
本文对比研究部分先煎、后下类中药饮片及制成煮散后进行煎煮的效果,为简化传统的煎煮方法、推动中药汤剂的剂型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味先煎药(珍珠母、龟甲、鳖甲)、7味后下药(大黄、钩藤、杏仁、番泻叶、肉桂、砂仁、徐长卿)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煮散后煎煮,对比分析其煮散与饮片传统煎煮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得膏率;另对2味挥发油含量较高的后下药砂仁与肉桂进行煮散与饮片挥发油提取率的对比研究。结果:先煎药制成煮散后,在加10倍水、煎煮1次、煎煮时间仅10min的情况下,其水煎液的干膏率均不低于饮片传统煎煮(80min);后下药制成煮散后,其中大黄、钩藤、杏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得膏率均是饮片传统煎煮的2倍以上,砂仁与肉桂制成煮散后60min的挥发油提取率均大于其饮片min的提取率。结论:部分先煎、后下类中药饮片制成煮散后入药不但可节省药材,而且可简化煎煮程序,既方便患者使用,又节省能源。
复方退热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马亚萍1,2,黄一平2,王瑢1,2(1.南京中医药大医院中药制剂室;2.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暨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本文优选复方退热栓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聚山梨酯80用量、羊毛脂与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质量比、制备时水浴温度及脱模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外观质量、异欧前胡素1h体外溶出度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L()正交试验优化复方退热栓的制备工艺;对优选后制备工艺所制栓剂的pH、硬度、重量差异、融变时限及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及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以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结果:最优制备工艺为聚山梨酯80用量1.5%、羊毛脂与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质量比1∶15、水浴温度50℃、脱模时间15min;验证试验中平均综合评分为98.52(RSD=1.86%,n=3)。所制栓剂的pH为7.12,硬度为10.5~12.5N,重量差异为1.7%~5.6%,融变时限为10~15min,异欧前胡素的平均含量为98.93%,24h内可释放完全。结论:优选出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所制制剂符合栓剂的质量要求。
小鼠抗缺氧活性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选藏紫菀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何蕾,马慧萍,李兰茹,贾正平(医院药材科)
本文优选藏紫菀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小鼠常压密闭缺氧耐力实验筛选提取藏紫菀中总黄酮的溶剂(水、60%乙醇、95%乙醇);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提取溶剂加入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的最优水平,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提取溶剂为水时小鼠存活时间最长;最优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h;验证试验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9.70%(RSD=0.54%,n=3)、浸膏得率平均为24.58%(RSD=0.48%,n=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藏紫菀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多指标综合加权法优选升麻中酚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范孟雪1,2,3,秦昆明1,2,3,丁斐3,黄雨婷1,2,3,蔡宝昌1,2,3#(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2.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3.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本文优化升麻中酚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提取时间和液料比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含量和浸出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采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升麻中酚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以8倍药材量的70%乙醇提取2次,每次min。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评分指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偏差仅为2.2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可为后续升麻药材的制剂生产提供参考。
荷泽颗粒中苍术、枳实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马娟1,2,陈树和1,朱田密1,曾心怡1,2,向希雄1(1.医院药事部;2.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
本文优化荷泽颗粒中苍术、枳实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荷泽颗粒挥发油,采用水溶液法制备挥发油β-CD包合物;以包合物收率和挥发油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考察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水与β-CD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筛选最优工艺;采用显微镜、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对所制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最优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比例1∶10(ml/g)、水与β-CD比例10∶1(ml/g)、包合温度30℃、搅拌时间3.5h。包合物收率为73.06%,挥发油得率达96.24%(RSD≤5.43%,n=3);3项表征试验均证实挥发油已包合于β-CD内。结论:优选的荷泽颗粒中苍术、枳实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五肽YIGSR修饰的半边旗提取物5F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黄青燕1,2,吕应年1,邓小云2,刘明星2,纪周新1,刘琳琳1,吴科锋1,梁念慈1(1.广东医学院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2.广东医学院药学院)
本文制备五肽YIGSR修饰的半边旗提取物5F脂质体(YIGSR-5F-LP)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5F-LP,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磷脂胆固醇质量比、药脂质量比、超声时间及反应温度对脂质体制备工艺的影响;采用后插入法修饰载药脂质体表面,制备表面含YIGSR的5F-LP。透射电镜法观察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鱼精蛋白沉淀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5F含量;透析法评价载药脂质体的体外释放性能。结果:优选的最优制备工艺为磷脂胆固醇质量比6∶1、药脂质量比1∶10、超声时间10min、反应温度45℃。所制YIGSR-5F-LP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8nm,包封率为88.9%,载药量为8.2%;其体外释放比5F溶液慢,在48h释放完全。结论:成功制得YIGSR-5F-LP,其具有缓释特性。
他达拉非口腔膜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丁盛,黄健,乔玉清,殷学治,王兵(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8)
本文制备他达拉非口腔膜剂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E5为成膜材料,采用溶剂浇铸法制备他达拉非口腔膜剂,并以成形性、厚度、崩解时间、耐折度和抗张强度作为指标筛选辅料类型和用量。比较所制他达拉非口腔膜剂与市售片的体外溶出行为,同时考察成品在(30±2)℃、(65±5)%湿度条件下6个月的稳定性(性状、含量及溶出度)。结果:确定他达拉非口腔膜剂的处方为0.45%他达拉非、2.5%羟丙甲纤维素E5、1.2%聚乙二醇、1.2%甘油、0.3%甘露醇、0.%薄荷油、加水至g。所制备的他达拉非口腔膜剂呈乳白色半透明,厚度为(.5±4.2)~(.5±5.1)μm,崩解时限为35~38s,耐折度为11~12,抗张强度为4.~4.kg/mm2,含量为99.2%~99.5%;其在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药物溶出速率快于市售片(10min的累积溶出度为90.9%vs.72.3%),在6个月加速条件下性状、含量和溶出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他达拉非口腔膜剂处方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综述讲座苦豆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郝伟亮1,孟根达来2,解红霞2(1.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2.内医院药剂部)
本文为进一步开发苦豆子药材提供参考。方法:以“苦豆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Sophoraalopecuroide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阅5-年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苦豆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篇,其中有效文献42篇。苦豆子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以及甾类、酚类等多种;该药材主要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药理作用,以抗炎、抗肿瘤、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为主。其中,化学成分研究主要以生物碱类为主。结论:苦豆子所含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较多,还需进一步研究以充分利用苦豆子的药用价值。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的研究进展
吕畅,王红芳,阎雪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抗肿瘤”“VEGF”“VEGFR”“Antitumor”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年1月-年1月在ScienceDirect、PubMed、Elsevier、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以VEGF/V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余篇,其中有效文献为34篇。以VEGF/V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药包括单克隆抗体如贝伐单抗、重组融合蛋白VEGF-Trap如阿柏西普、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天然化合物如鼠李秦素等,该类药均通过抑制肿瘤新血管生成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但应用数月后存在易产生耐药性、单一靶点治疗疗效有限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开发抑制多靶点、多通路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并综合应用放化疗、中草药及其他治疗方法及与P-gp蛋白抑制剂联合应用。
4种常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动学特征
尤国皎,乔逸,文爱东(第四医院药剂科)
本文比较4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药动学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Tyrosinekinaseinhibitor”“Pharmacokinetics”为关键词,组合检索6年1月-年10月PubMed数据库;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动学”为关键词,组合检索年1月-年10月中国知网数据库。归纳整理所得文献后对4种TKIs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物与转运体的关系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述。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篇,其中有效文献22篇。健康受试者口服4种TKIs后血浆浓度均在2~6h达峰,药物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分布容积较大;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消除,与细胞色素P45(0CYP)3A4或2D6酶抑制剂联用时,可增加TKIs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外排转运体参与药物的转运,其中有一些药物自身也是转运体和代谢酶的抑制剂。结论:药师在指导临床使用TKIs时需结合此类药物的药动学特征,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雷公藤肝毒性化学成分、毒性机制及减毒方法研究进展
贾歌刘畅1,2,庞晶瑶1,2,马致洁1,赵奎君1(1.首都医科医院中药剂科;2.解放军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
本文为雷公藤临床安全使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雷公藤”“肝毒性”“减毒研究”“Tripterygiumwilfordii”“Hepatotoxicit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阅5年1月-年5月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雷公藤肝毒性研究的文献报道,并对其肝毒性化学成分、毒性机制及减毒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篇,其中有效文献56篇。雷公藤肝毒性是多种有毒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毒性物质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及生物碱,毒性机制可能为免疫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中药联合配伍用药、炮制、改变剂型、结构修饰等多种方法均可降低雷公藤肝毒性。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剂型的雷公藤制剂的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含量也不相同,且其肝毒性主要与服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有关,因此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控制用量及疗程。建议在其减毒研究中应将肝损伤研究放在首位。
黑沙蒿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肖斌1,白娟娟1,戚磊1,卢立山1,田向荣2,殷军3,苏伊新1(1.医院药剂科;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3.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本文为黑沙蒿的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沙蒿”“沙蒿”“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ArtemisiaordosicaKrasch.”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0年1月-年5月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黑沙蒿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篇,其中有效文献26篇。黑沙蒿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西北部,分布范围跨越了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草原化荒漠3个自然带,防风固沙性能良好;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包括黄酮类、萜烯类、萜类、多糖类、甾醇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提高免疫活性、降胆固醇、降血糖、抗溃疡、抗炎等作用。结论:黑沙蒿含有较多有价值的化学成分,其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药师之友医院的应用概况及在我国的发展
张琪,梁欣,刘洋,庞晶瑶,陈世财(首都医科医院药剂科)
医院智能药柜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智能药医院的应用情况,医院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智能药柜于20世纪80医院,医院药品调剂的补充方式,能切实、有效地提升病区药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服务质量。至年,美国约80%的医院药房配置了智能药柜,其中床位数≥医院智能药柜配备率达到了91.7%。其在保障药品供应、加强用药安全和提高调剂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包括规范病区药品的供应和管理;减少用药差错;使药师有更多时间为医师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大幅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缩短首剂等待时间和用药医嘱执行时间,保障患者用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等。医院药房在自动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相对缓慢,自动化设备配置率较低,智能药柜仍以部分科室试点为主。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完善一些基础性的配套措施等。
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新增专业的管理经验介绍
施燕,何志高(医院药学部)
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新增专业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结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根据《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复核检查工作的通知》《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等的基本要求,从制度修订、试验药物管理、人员培训和质控等方面,介绍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原有专业(心血管、呼吸、口腔)基础上对新增专业(肿瘤、内分泌、妇产、耳鼻咽喉、肾病等13个)的管理情况。结果与结论: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原有专业以及新增专业的相关操作制度、规范和标准规程等进行重新修订,对试验药物由原先的分散管理改为集中管理,为适应新形势对相关人员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培训,加强专职和兼职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等管理方式,从整体上提高了我院临床试验质量规范化管理水平。
住院糖尿病患者用药认知度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王丽1*,卜一珊2#,韩静3(1.天津市医院药学部;2.医院药剂科;3.医院内分泌科)
本文探讨住院糖尿病患者用药认知度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药师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建立糖尿病患者用药相关的认知度评估量表。选取医院内分泌科年1-6月收治的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用药相关的认知度评分,并据此进行用药干预,出院前再次评分。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确定患者对用药认知度的影响因素,经配对t检验方法评价临床药师用药干预前、后患者的认知度。结果: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中,病程(P=0.)、血糖控制水平(P=0.)和年龄(P=0.)是患者对疾病认知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血糖控制水平(P=0.)和病程(P=0.)是患者对降糖药使用认知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血糖控制水平(P=0.)和年龄(P=0.)是患者对生活方式认知度的影响因素。经临床药师干预后,患者的各项认知度评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建立认知度评估量表并确定糖尿病患者用药认知度的影响因素,可使用药指导更具针对性。
本期责任编辑:刘萍
◆声明:中国药房杂志社对以上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药房网”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里最好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