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学中医
让更多人懂得中医
天天进修一条伤寒论
(第条)
讲者:孙洁编纂:东旭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兄弟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只者,犯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本条议论了肺热脾寒,闭郁阳气引发的厥证。
“喉咽不利,唾脓血”讲解热邪闭郁于肺,上焦阳气因之闭阻,故而体现为“寸脉沉而迟”。
“泄利不只”是脾寒的体现,正由于素有脾寒,故而不耐下法,在“大下后”呈现阳气内陷,邪热因以内闭于肺,而见诸症。
在上有实热,不才有虚寒。实热宜清利而忌温补,虚寒宜温补而忌清利,治法自有抵牾之处,故曰“难治”。
尽管难治,却并非不行治。究其病机,当以上热为主,下寒次之,因而该当重视散发上焦郁热,兼以温补中焦,以支持浩气。方用麻黄升麻汤。
本证要点是阳郁在上,因而首重发越郁阳,以麻黄为君,配石膏、炙草清泄郁热;以黄芩、知母清肺热,配以升麻升提以散郁热;热必伤阴,再用当归、天冬、芍药、萎蕤四味养阴血而滋肺燥;此是治上。
用桂枝、茯苓、白术、干姜、炙草等药温中袪寒,以运脾阳,此是部下。
但部下之温药量少而轻,治上之凉药量多而重,全方在清上温下,温清并用,补泻兼施的根本上,重于清上热而轻于温脾阳,正能治此上热下寒,热重寒轻之证。
点击下方链接温习近三条伤寒条则:
天天进修一条伤寒论(第、条)
天天进修一条伤寒论(第条)
天天进修一条伤寒论(第条)
字帖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