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雾霾之中,茶能干些什么茶百科

  近日,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异常火热,深深刺痛着生活于都市之中的我们每一位。

  柴静用回忆的形式,回顾她怀孕时的经历,在片中称,孩子出生后由于身患肿瘤,自己还来不及抱她一下,便被抱走了。尽管手术成功,却使得她以一个母亲的身份,直面雾霾。源于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妨说是一个母亲的恐惧感,让她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最终诞生了这部《穹顶之下》记录片。

  雾霾,包含了大量的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人们若直接暴露口腔呼吸,这些有害物质就有可能进入人体,造成呼吸道感染等一些危害。这些细小的有毒粒子,致使肺癌人群日趋年轻化。想要防止病变、突变,必须提高我们肺脏的自洁功能—尽量让身体把毒东西排出来。不少专家提醒:雾霾直接毒害肺脏,防雾霾最好从保护肺脏开始,比如日常饮食多注意清肺、润肺、养肺等等。

  在雾霾严重的时候,当我们无法做的更多,至少有一件事情可以,就是保护好你自己,和你爱的人。

  喝茶解决不了雾霾,但喝对了、喝好了,温润身心、能净肺喉、排毒养颜,健康自己。人们长期的饮茶实践充分证明,饮茶不仅能增进营养,而且能预防疾病。今天茶百科就给茶友们聊聊茶有哪些功效。

茶作传统药用的记录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收集和记录了我们神农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中草药的起源和治疗疾病的功效,茶是其中之一。

  《伤寒杂病论》说“茶治脓血甚效”。认为茶是一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

  《本草纲目》中论茶“最能降火...煎浓饮吐风热痰涎”。

  《本草求真》归纳茶的功用为“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涤,炙膊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火伤目疾等症,服之皆能有效”。

  《中国医学大辞典》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谓茶“能清热降火,消食醒酒,用作兴奋剂神经药,又为利尿剂。又治疲劳性神经衰弱症”。

  关于茶的传统用法的功效,不但在历代茶、医、药三类文献中多有讲论,而且经史子集中也有散见,近人文章亦不在少数。我国学者根据五百种左右的有关资料,将其中有茶叶医疗效用的内容总结成茶的传统功效二十四项:

少睡

  以从茶功效言为主,称令人少睡者有《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千金翼方》和《本草经疏》;称令人少眠者有《博物志》和《三才图会》;称令人少寐者有《本经逢原》;称令人不眠者有《桐君录》、《广雅》和《述异记》;称使人不睡者有《食物本草会纂》;称令人不寐者有《调燮类编》;称不寐者有《续博物志》;称令不眠者有《古今合壁事类外集》;称不睡者有《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称少睡者有《茶谱》、《茶经》(张氏)和《饮膳正要》;称睡少者有《老老恒言》;称醒睡眠者有《本草图解》;称醒睡者有《随息居饮食谱》和《中国药学大辞典》;称破睡者有白居易诗与《茶寮记》;称不昏者有《本草纲目》;称兴奋神经者有《中国药学大辞典》。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故令人少睡现代有提神之称,属于神经兴奋的结果。

  从主治言。称除好睡者有《食疗本草》,称治中风昏愦、多睡不醒者有《汤液本草》;称治神疲多眠者有《药材学》。所以,茶叶的令人少睡功效,除对生理、病理的睡眠与好睡有良好的清醒疗效外,还可用治因疾病所引起的昏迷、昏愦等。《中国医学大辞典》中,记有一则治痰热昏睡方,即用茶叶同川芎、葱白适量水煎服。

  关于茶的少睡功效,在古代文人的诗文中每有论及。例如:明代陆树声《茶寮记》称茶除烦雪滞,涤醒破睡。谭(即谈的古体)渴书倦,此时勋策。唐代郑遨《茶诗》: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与吕岩《大雪山下》: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宋代黄庭坚《催公静碾茶》: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造溪童碾玉尘与陆游《昼卧闻碾茶》: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等。

安神

  以从功效言为主。称清心神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清神者有《饮膳正要》、《本草纲目拾遗》和《中国医学大辞典》;称除烦者有《东坡杂记》、《茶谱》(钱氏)、《本草纲目拾遗》、《随息居饮食谱》和《瓯江逸志》;称涤烦者有《茶经》、《唐国史补》和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因于心火旺盛或心气亏虚则阳浮于外,送出现烦、闷等症状;严重者,惊、厥、癫、痛等也会发生。又,神不安于宅,则意乱、健忘,故称悦志者有《神农食经》和《千金方》;称久食益意思者有《华陀食论》;称益思者有《茶谱》和《茶经》(张氏);称能诵无忘者有《述异记》;称使人神思闓爽老有《本草纲目》,称破孤闷者,有唐代卢仝诗;称醒神思者有《调燮类编》。

  从主治言者有体中烦闷(一作愤闷)者,见于晋代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与唐代温庭筠《采茶录》,仅此2条。古代诗文中,亦多论及茶的安神功效。如:宋代赵佶《大观茶论》之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明代许决纾《茶疏》之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宋代苏武《寄周安儒茶》:意爽飘若仙,头较快如沐与沈辽《谢德相惠新茶》:一泛舌已润,载啜心更惬,不唯豁神观,亦足畅烦谍等。

  茶的安神方剂,有以下4种:

  《圣济总录》姜茶散方: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干姜(炮为末)二钱七,好茶末一线七,上二味,以水一盏,先煎茶末令熟,即调干姜末服之。

  《周益生家宝方》:治羊癫风,经霜老茶叶一两,为本,用生明矾五钱为细末,水泛丸,朱砂作衣。每服三钱,白滚汤送下。

  《摘玄方》:风痰癫疾,茶芽、栀子各一两,煎浓汁一碗,眼良久,探吐。

  《孺子方》:疗小儿无故惊厥,以苦茶、葱须煮服之。

明目

  茶的明目功效,自古以来就为人乐道,故多从功效而言。称明目者有《本草拾遗》、《茶经》(张氏)、《调燮类编》、《茶谱》和《随息居饮食谱》;称清于目者有《食物本草会纂》。从主治言者,共有2条:称治目涩者有《茶经》;称疗火伤目疾者有《本草求真》。另外,在下文清头目中,另有数条与明目有关。

  明目药茶方的数量很多,以几部眼科名著而论,《银海指南》有3方,《医宗金鉴.眼科心法》有24方;《银海精微》有32方,《审视瑶函》有36方;以上四部书即有95方之多。从应用方法看,绝大多数是用茶汤送下丸散。现举几例如下:

  《银海指南》补肝散,治肝虚羞明,流泪,用蜡茶调服。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还睛丸,治绿风内障,用茶清送下,护睛九,治股息内障,空心茶清送下,涩还睛散,治眼生涩,用细茶入药旅,止痛没药散,治血灌瞳神,食后热茶清灌下。

  《银海精微》神情散,治眼生膜,食后清茶送下;肝连丸,治肝虚眼痛,茶汁送下;菊花散,治眼部流泪,用茶汁送服。

  《审视瑶函》救睛丸,治青盲,食后茶清送下;石决明散,治白内障,用茶清调下;滋阴地黄丸,治少血劳神,眼目昏暗,食后茶汤送下;消凝大丸子,治目中瘀血,用茶汤嚼下。

  当然,明目方中用茶也并非仅限于送服的,有些方剂的处方中即有茶。例如:《沈氏尊生方》中的蜡茶饮,治目中赤脉:芽茶、白芷、附子各一钱,细辛、防风、羌活、荆齐、川芎各五分,加盐少许,清水煎服;又如《眼科要览》,治烂眼皮:甘石、黄连、雨前茶共研极细,点。

清头目

  从功效言者仅清头目一项,有《汤液本草》、《本草图解》、《本经逢原》、《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比较具体的内容,见于从主治言的部分。称头目不清者,仅有《本草求真》,其馀均与头痛有关。有关清头目的方剂,亦多与头痛有关。称治头痛者有《茶谱》,称理头痛者有《古今合壁事类外集》;称治脑疼者,有《茶经》,称愈头风者有《岭外代答》;称治头痛目昏者有《药材学》。

  茶叶治头目不清特别是头痛的方剂,历代方书多有记载。例如:合芎、葱白煎饮,止头痛,见于《日用本草》,此方在《中国医学大辞典》中也有引用,特称可治热毒头痛,恐未当。

  除了前述川芎茶调散系列可治头痛以外,还有以下诸方:

  《医方大成》方:治气虚头痛,用上春茶末调成膏,置瓦盏内复转,以巴豆四十粒作二次烧烟熏之。晒干,乳细,每服一字。别入好茶末食后煎服,立效。

  《医方集论》方:治偏正头风,升麻六钱,生地五线,雨前茶四钱,黄芩、黄连各一钱,水煎服。

  《千金要方》: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是痛是嗝中疾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即差。单煮茗作饮二三升许,适冷暖,饮二升,须臾即吐;吐毕又饮,如此数过;剧者,须吐胆乃止,不损人而揭则差。

  《本草纲目》方:气虚头痛,用上春茶末调成膏,置瓦盏内复转,以巴豆四十粒作两次烧烟熏之,晒干乳细,每服一字。别入好茶末,食后煎服,立效。

止渴生津

  从功效言者,共12条。称止渴者有《茶经》(张氏)、《调燮类编》、《神农食经》、《本草拾遗》、《茶谱》、《饮膳正要》和《中国医学大辞典》;称疗渴者有《唐国史补》;称解渴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止渴生津液者有《食物本草会纂》;称清胃生津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润喉者有卢仝诗。

从主治言者,共9条。称热渴者有《千金翼方》、《新修本草》、《茶经》、《三才图会》;称烦渴者有《药材学》、《中药大辞典》,称作渴者有《本草经疏》,称消渴不止者有《本草求真》;称渴喜一碗绿昌明者有白居易诗。

清热

  以从功效言为主。称清暖解毒者有《本草求真》;称清热降火者有《中国药学大辞典》;称降火者有《本经逢原》。称去暖者有《食疗本草》称涤热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泻热者有《中国医学大辞典》;称破热气者有《本草拾遗》;称清热不伤阴者有蒲输周用药经验。

  从主治言者。称疗热证显效者有《台湾使槎录》;称可除胃热之病者有《广阳杂记》。关于茶叶的清热功效,可从茶的性味上看。上文曾述及,茶的药性是寒。据中医理论:寒可清热,疗热以寒药,故茶可以清热。热证的范围与衍变最广,暑证与热毒亦属于热,故又可与下文消暑、解毒合参。

  关于茶的清热方剂,可以《太平圣惠方》的《药茶诸方》(卷97)为例。诸章共列有药茶方与非茶之药茶方各4种。其药茶之4方中,有3方均治热证,例如:治伤寒头痛、壮暖葱豉茶方;治伤寒冷头痛、烦热石膏茶方与治伤寒鼻塞、头痛、烦躁薄荷茶方。3方中所用药物,除方名中的葱白、豆豉、石膏与薄荷以外,尚有荆芥、栀子、生姜、麻黄等。

消暑

  茶既可清热,又可止渴生津,故亦兼消暑、解暑。古代文献言及此者不多。从功效上言,仅《仁斋直指方》与《本草图解》两条称消暑;从主治上言,也仅2条,即《本草别说》的治伤暑与《台游日记》的可疗暑疾。

解毒

  中医药书籍中的毒,从病证方面言以热毒占最重要位置。所以从药治方面言多称清暖解毒。此外,咽喉、皮肤诸证以及瘴、瘟等,亦多与热毒有关,今亦附此。

  茶的解毒功效,文献上所见共有7条。从功效言者有《本草求真》,称清热解毒《中药大辞典》称解毒;《本经逢原》称辟瘴;《本草拾遗》称除瘴气。从主治言者有《简便方》,称解诸中毒;皮日休《茶中杂咏序》称除痟而去病;《岭南杂记》称利咽喉之疾。

  现将茶的解毒方剂附数则于下:

  《简便方》:解诸中毒,芽茶、白研等分、研末,心灰意冷水调下。

  《万氏家抄方》茶柏散方:治诸般喉证,细茶王钱(清明前者佳),黄柏三钱,薄荷叶三钱,硼砂(煅)二钱,上各研极细,取净末和匀,加冰片三分吹之。

  《保和堂秘方》载:诸毒,努力不退,硫磺研细末敷上即退。再用收口药,烂茶叶五钱,乌梅三个烧灰,共为本,再敷上即消。

消食

  茶的消食功效,从主治言者仅食积不比1条,见于《本草求真》;而从功效言者则有19条之多。称消食者为最多,计有《茶经》(张氏)、《调燮类编》、《茶谱》、《饮膳正要》、《本草经疏》、《本草图解》、《本草纲目拾遗》、《本经逢原》、《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称消突食者有《新修本草》、《食疗本草》和《瓯江逸志》;称消饮食者有《古今合壁事类外集》;称消积食者有《三才图会》、《黎岐纪闻》和《瓯江逸志》;《滴露漫录》则称: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暖。称解除食积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广东新语》;称解酒食之毒者有《仁斋直指方》和《本草纲目》。称去胀满者有《黎岐纪闻》;称去滞而化食者有《山家清供》;称去积滞秽恶者有《食物本草会纂》;称养脾,食饱最宜者有《聪训斋语》;称芳香微甘,有醒胃养脾之妙者如蒲辅周经验;称甚有助胃力者如《一研斋日记》。

  关于茶的消食功效的附方也不少,如《串雅补》中治虫积、虫胀方: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雷丸各三钱为末,将上盐、糖煎好后,入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

  关于临床特异的验例,莫过于《医方集论》上所载的一例:人肚(腹)胀,不思饮食,用五虎汤治之;核桃、川芎、紫苏、雨前茶,以上药行煎,好时加老姜、砂糖在汤内,即服。

醒酒

  从功效言者。称醒酒者有《广雅》、《采茶录》、《本草纲目拾遗》和《瓯江逸志》;称解酒者有《仁斋直指方》;称解酲者有《续茶经》。

  从主治言者。称治酒毒者有《本草图解》和《药材学》,称醉饱后饮数杯最宜者见于《食物本草会纂》;称解酒食之毒者见于《仁斋直指方》和《本草纲目》。

  文人每兼好茶与酒,故唐宋诗中多言及茶之醒酒功效。例如: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醉人;徐铉《和门下殷侍郎新茶》:解渴消残酒,清神感夜眠;陆游《谢王彦光提引送茶》: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

去肥腻

  茶的去肥腻功效,自古受到人们的推崇。若从文献观察,全部均从功效言,未有主治立条者。称去肥腻者有《檐曝日记》;称饭后饮之可解肥浓者有《老老恒言》;称去腻者有《东坡杂记》、《茶谱)(钱氏)和《茶经》(张氏);称解油腻、牛羊毒老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去人脂者有《本草拾遗》和《食物本草会纂》;称解荤腥者有《饭有十二合说》,称去腥腻者有《瓯江逸志》;称解炙毒者有《食物本草》和《本草图解》;梅尧臣《答宣城张主薄遗鸦山茶》称:尝闻茗消肉,应亦可破瘕。

  去肥腻,自然可以避免肥胖,与近代的减肥相类似。《本草拾遗》称之为:久食令人瘦。中医药有关去腻解肥、去脂转瘦的作用,尚未受人重视。古本草常有轻身、换骨、延年之句,其实,也是去腻解肥之意。

  关于茶的会肥腻功效,《秋灯丛话》载有一则十分生动的验例:北贾某,贸易江南,善食猪首,兼数人之量。有精于岐黄者见之,问其仆,曰。每餐如是,已十有余年矣。医者曰,病将作,凡药不能治也。候其归,尾之北上,居为奇货。久之,无恙。复细询前仆,曰:主人食后,必满饮松萝茶数瓯。医爽然曰:此毒唯松萝茶可解,怅然而返。

下气

  茶的下气功效,在文献中论及者共有12家之多。称下气者有《新修本草》、《食疗本草》、《三才图会》、《本草经疏》、《饮膳正要》、《本草图解》、《本草纲目拾遗》和《中国医学大辞典》。下气一词,鉴于多与消食相连,自属与消胀、降逆、止嗳呃有关,如广其义,则可泛及于下文之通利大、小便。

  此外,称通利肠胃者有《竺国纪游》;称消胀者有《续茶经》;称消膨胀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开郁利气者有《本经逢原》。

  关于茶的下气功效.有关方剂如《串雅补》方:治虫积、虫胀,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三棱、雷丸各三钱,为未。将上盐、糖煎好后,渗透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

  不但茶叶有下气的功效,茶籽也有。《本草纲目》载:上气喘急,时有咳嗽,茶籽、百合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又载治喘嗽:不拘大人、小儿,用糯米泔少许磨茶籽,滴入鼻中,令吸入口服之。

利水

  从功效言者占绝大多数,从主治言者仅《圣济总录》称治小便不通与《药材学》称治小便不利。称利水者有《本草拾遗》和《本草求真》;称利水道者有《茶谱》(xxx)和《茶经》(张氏)2条;称利尿者有《中药大辞典》和《中国药学大辞典》;称利小便者有《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千金翼方》、《饮膳正要》和《三才图会》。

  此外,在下文利大小肠等尚有3条,如《圣济总录》海金砂散方: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砂一两,蜡茶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煎生姜、甘草汤调下不拘时。未通,再服。《验方新编》:治尿不通,茶清一瓶,入砂糖少许,露一夜服。综上所述,共计16家。

通便

  从主治言者仅《本草求真》l条,称二便不利,余均从功效言。称利大肠者有《食疗本草》;称刮肠通泄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利大小肠者有《本草拾遗》;称利二便,通大小肠者有《中国医学大辞典》。

  《郭嵇中妇人方》载:治产后秘塞,以葱调蜡茶末,丸百丸,茶服,自通,不可用大黄利药。《慈惠小编》载:治产后便秘,用松萝茶叶三钱,米白糖半盅,先煎开,渗透水碗半,用茶叶煎至一碗取之,即通。

治痢

  言功效者,仅《本经逢源》一家,称止痢,其余均从主治言。称姜茶治痢,不问赤白冷暖,用之皆宜者有《仁斋直指方》;称合醋治泄痢甚效者有《本草别说》;称治热毒赤白痢者有《日用本草》;称同姜治痢者《本草图解》;称治血痢者有《本草求真》。

  绿茶治痢,在民间与中西医学界均有盛名,单方已可取效。复方配伍方面,较多的是与生姜同用。《本草图解》与《日用本草》均有茶同姜治痢的记载,《仁斋直指方》并强调指出:姜茶治痢…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良。先姜细切,与真茶等分,新水依煎服之。《上医本草》亦载:赤白冷暖痢,生姜细切与真茶等分新水浓煎服之,甚效。

  《食疗本草》方:治热毒下痢,好茶一斤,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

  《圣济总录》方:治血痢,盐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蜡茶加醋汤沃服之。

  《普济方》:大便下利清血,脐腹作痛,里急后重,及酒毒一切下血并皆治之,用细茶半斤碾末,川百药煎五个烧存性,每服五钱,米饮下,日二服。

  《本草别说》方:合醋治泄痢甚效。

  《慈惠小编》方:治五色痢,陈年年糕,陈雨前茶,冰糖,茉莉花,共煎汤一碗,服之立愈。

  《风联堂秘方》载,治远年痢疾,用雨前条合臭椿皮、扁柏叶、马梅、枣仁适量,水煎服。

  关于茶叶治痢的验例,据宋代《仁斋直指方》载:苏东坡以此治文潞公有效。近代的临床报告中,亦多有之,且多指明系用绿茶。

去痰

  去痰,今作祛痰。茶的去痰功效在文献中,系以从功效言者为主,占18条之多。称去疾者有《千金翼方》、《新修本草》和《三方图会》;称除痰者有《本草拾遗》、《茶经》(张氏)和《茶谱》(毛氏);称解痰者有《食疗本草》;称逐痰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化痰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中药大辞典》;称消痰者有《本经逢原》。

  称去疾热者有《神农食经》和《饮膳正要》;称吐风暖痰诞者有《本草纲目》;称凉肝胆涤热消痰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人肺清痰者有《本草求真》;称涤痰清肺者有《本草纲目拾遗》;称去寒澼者有《本草纲目拾遗》。

  从主治言、称痰诞不消者有《本草求真》;称痰热昏睡者有《中国医学大辞典》。总计20条有关去痰。

  方剂方面,以《瑞竹堂经验方》所记一则最佳:痰咳,喉声如锯,不能睡卧,好条末一两、白僵蚕一两为末,放碗内,倾沸汤一小盏,用盏盖定,临卧温服。又米白糖一斤,诸板油四两,雨前茶二两,水四碗。先将茶煎至二碗半,再将板油去膜切碎,连苦茶、米糖同下,熬化听用。白液汤冲数匙服之,消痰止渴。

祛风解表

  中医理论认为:风邪外袭于肌表,进出现表证。治疗的方法为解表,盖解散外邪、解除表证的意思,属于八法中的汗法。风邪极其多变,从外感言又可兼夹不同的外邪,例如风寒、风热、风湿。风寒温三气杂至,又多侵袭关节、筋骨,出现痹痛。茶叶与上述有关的功效,共有8条。

  从功效言者6家。称轻汗发而肌骨清者有《本草纲目》,称发轻汗,肌骨清者有卢仝诗,称疗风者有《茶谱》;称祛风湿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广东新语》;称辛开不伤阴者见蒲输周经验。

  从主治言者仅2条:称小儿控疹不出用之神效者有《片刻余闲集》;称四肢烦,百节不舒者有《茶经》。

  茶的祛风解表方剂,共有如下4则:

  《食疗本草》方茶治……腰痛难转:煎茶五合,投醋二合,炖服。

  《本草品汇精要》亦载用茶水煎,合醋疗腰痛。

  《医药指南》(韦氏)载:治肩背筋肉痛,槐子、核桃肉、细茶叶、芝麻各五钱,入磁罐内,水二碗,熬一半,热服,神效。

  《医药指南》(周氏)载:治外邪在表,无汗而端者,麻黄、杏仁(去皮尖)各三钱,石膏五钱,甘草一钱,细茶一撮,谓之五虎汤。

坚齿

  茶叶的坚齿功效,近代有很多论述,一般均认为与茶所含有的氟有关。古代的文献论及坚齿用茶者,共检及4条,均从功效言。称坚齿已蠹者有《茶谱》(钱氏);称漱茶则牙齿固利者有《敬斋古今注》。《东坡杂记》: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不知。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刺挑也,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蠹毒自己。《饭有十二合说》称::涤齿颊。

治心痛

  心痛,是中医治疗的常见病。一般中医说的心痛大多是指心下部位,从解剖学来说应该是以胃与十二指肠的疾患为主。真正的心脏疾患引起的心痛,应该称之为真心痛或厥心痛。以下两张治疗心痛的药茶方,也和以上情况一致。茶的治心痛,共有三书记载,均从主治言。

  《兵部手集方》:久年心痛,十年五年者,煎湖茶,以头醋和匀服之良。《上医本草》所载,大约相仿。

  《瑞竹堂经验方》应痛丸万:治急心气痛不可忍者,好茶本四两,楝乳香一两,为细末,用醋同兔血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温醋送下。

  此外,近代赣、闽、江、浙等地每用老茶树根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律不齐、心力衰竭、肺原性心脏病等疾患,颇具良效。

疗饥

  茶为饮食之品,可以疗饥,又与益气力(见下条)有关。从文献上看,均从功效言。称疗饥者有《本草纲目拾遗》和《广东新语》。《野菜博录》称:叶可食,烹去苦味二三次,淘净,油盐姜醋调食。

  《救荒本草》称:救饥,将嫩叶或冬生叶可煮作羹食。

疗疮治瘘

  茶叶对于各种疮、瘘具有良好的疗效,内服、外用均直。从功效方面说,与前文所述之解毒有关。茶性寒凉,故可清热、解毒与疗疮、治瘘。文献所记载,全系从主治言。称治瘘疮者有《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千金翼方》、《本草经疏》、《三才图会》和《中国医学大辞典》,称疗积年瘘者有《枕中方》;称搽小儿诸疮效者有《本草原始》。

  有关茶叶疗疮治疾的方剂,如:

  《胜金方》治蠼螋尿疮,初如糁粟,浙大如豆,更大如火烙浆炮,痛苦悲伤至甚者,速以茶并蜡茶,俱可以生油调敷,药至痛乃止。据所述,很可能是指带状疱疹。

  《摄生众妙方》治脚趾缝烂疮,及因暑手抓两脚烂疮:细茶研未调烂敷之。

  宋慈《洗冤录》引《经验方》载治明囊生疮,用蜡面茶为未,先以甘草汤洗后贴之,妙。

  《外科证治全书》载:治下疳,雨前茶、麻黄各一钱五分,用连皮纸方七寸许,用铝粉钱半擦于纸上,铺前两药,卷成筒子,火灼存性,研细,加冰片各一分,研细用之。

益气力

  茶与益气力有关的记载,文献中仅查及5条。从功效言者4家;称:有力者有《神农食经》和《千金要方》;称轻身换骨者有《陶弘景新录》;称固肌换骨者有《图经本草》。从主治言者1家,称固肌换骨者有《图经本草》。从主治言者1家,称治疲劳性精神衰弱症,见于《中国药学大辞典》。

延年益寿

  有关茶的延年益寿功效,检及8家文献曾予记载。称养生益寿者有《荷廊笔记》。因为中医理论认为人的天年(即自然寿命之意)为-岁,这在《黄帝内经》与《千金要方》上都有述及。何以多数人不能活到天年呢,这是因为患病夭折的缘故。所以,避免疾病也应属于延年益寿的范畴。《图经本草》称:祛宿疾,当眼前无疾;明代程用宾《茶录》称:拌擞精神,病魔迹;苏东坡《游诸佛舍,一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也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关于茶可延年益寿的实例,据宋代钱易《南部新书》所载:大中三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宜皇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进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因赐茶五十斤,令居保寿寺。

  在古代,延年益寿的方药与方法(如导引、气功)往往坡上神仙的外衣,茶叶也自难免。《茶解》称:茶通神仙。久服,能令升举;《陶弘景新录》称:茗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古仙人)服之;《本草纲目》引壶公《食忌》:苦茶久食羽化。

其他

  茶的其他功效不成系统者,尚有以下数条:《格物粗谈》称:烧烟可辟蚊,建兰生蛋斑,冷茶和香油洒叶上;《物类相感志》称:陈茶未烧烟,蝇速去;《救生苦海》称:口烂,茶根代茶煎饮。

  此外,尚有以下与茶有关的方剂:

  《医方集论》方:治三阴疟,雨前茶三钱,胡桃肉五钱(敲碎),川芎五分,寒多加胡椒三分,未发前入茶壶内,以滚水冲泡,乘暖频频服之。吃到临发时,不可住。

  《本草纲目》方:治月水不通,茶清一瓶渗入渗出砂糖少许,露一夜服,虽三个月胎亦通;又,治痘疮作痒,房中宜烧茶烟恒熏之。(文/《中国茶经》)

————————————

订阅茶百科公众平台:茶百科或quanzicha

○茶百科:茶类第一自媒体。专业茶知识分享平台。你的私人选茶顾问。

○茶百科团队人员随时联系

让我们一起爱茶,爱上一种生活方式!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pf/1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