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学年下学期考试试卷A
课程名称:中医各家学说适用年级专业:中医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孙思邈的房室养生强调,。
2.刘完素创制三一承气汤,以通治主证。
3.张从正采用疗法,治疗情志病变。
4.李杲认为脾胃的功能为,。脾胃内伤两大症候群是,。
5.张元素运用气味厚薄讨论药物的升降浮沉,认为气薄为,味厚为,为阳中之阳,为阴中之阳。
6.朱丹溪指出相火妄动可以煎熬,耗伤。
7.唐宗海治疗血证四法包括,,,。
8.吴有性认为温疫邪伏,传变方式为。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创制小续命汤的医家是
A.刘完素B.孙思邈C.王清任D.叶天士E.张介宾
()2.刘完素认为,喑痱证的病机为
A.血虚痰热B.气虚血瘀C.肾虚痰泛D.肝阳化风E.内虚暗风
()3.张元素的代表作是
A.《素问玄机原病式》B.《脾胃论》C.《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D.《儒门事亲》E.《兰室秘藏》
()4.创立攻邪学派的医家是
A.张元素B.张从正C.吴有性D.王士雄E.刘完素
()5.王清任治疗气虚中风的方剂是
A.癫狂梦醒汤B.补阳还五汤C.少腹逐瘀汤D.血府逐瘀汤E.通窍活血汤
()6.李东垣升脾阳擅长使用的药物是
A.附子、干姜B.黄芪、白术C.人参、甘草D.升麻、柴胡E.陈皮、当归
()7.薛己的朝夕互补法所用的方剂不包括
A.六君子汤B.加减肾气丸C.补中益气汤D.左归丸E.六味丸
()8.叶桂创立的辨证纲领是
A.气血津液辨证B.二纲,六变C.经络辨证D.三焦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
()9.以下医家哪一位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
A.张介宾B.吴鞠通C.吴师机D.刘完素E.唐宗海
()10.下列医家创立补土派的是
A.张元素B.薛己C.李杲D.张介宾E.李中梓
()11.唐宗海认为“补血第一方”是
A.归脾汤B.四物汤C.独参汤D.十灰散E.炙甘草汤
()12.以下医家中不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
A.张元素B.张从正C.李杲D.朱丹溪E.刘完素
()13.以下医家中不属于清代温病四大家的是
A.吴鞠通B.王士雄C.薛雪D.吴有性E.叶天士
()14.河间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张元素B.张从正C.李杲D.朱丹溪E.刘完素
()15.易水学派的主要贡献是
A.阐发火热病机学说B.阐发脏腑病机学说C.阐发“祛邪扶正”理论
D.丰富了阴阳气血学说E.总结脾胃内伤病因病机
()16.下列医家中,哪一位不是中西医汇通派的主要人物
A.唐宗海B.朱沛文C.恽铁樵D.张锡纯E.吴师机
()17.《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医德专篇是
A.《大医精诚》B.《征四失论》C.《医门法律》D.《医家五戒十要》E.《论医》
()18.下列学派中形成于明代的是
A.伤寒学派B.易水学派C.攻邪学派D.温病学派E.汇通学派
()19.明清时期温补学派的医家不包括
A.薛己B.李中梓C.赵献可D.王士雄E.张介宾
()20.温补学派的中心学术思想不包括
A.研究脾的生理特性B.研究脾与肾命的病理变化C.治以温养补虚为主。
D.研究肾命的生理特性E.研究外感温热病辨证论治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明清时期的伤寒三派包括()
A.正宗派B.错简重订派C.心得派D.维护旧论派E.辨证论治派
2.张从正的下法包括()
A.催生B.下乳C.磨积D.逐水E.破经
3.体现张介宾“阴阳互济”思想的方剂是()
A.右归丸B.八味丸C.左归丸D.六味丸E.右归饮
4.张元素脏腑辨证的内容是()
A.依据脉象辨病症B.虚实寒热辨病性C.确立治则定方药
D.“天人相应”论藏象E.根据病程测预后
5.吴尚先认为膏药中的药引需具备()
A.清热解毒B.通经走络C.拔病外出D.软坚散结E.开窍透骨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孙思邈认为十二少为“丧生之本”。
()2.张从正的下法包括追泪、引涎、漉涎、泄气、嚏气。
()3.李杲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内伤热中证,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4.刘完素创制的治疗表证兼有里热的方剂是小青龙汤
()5.朱丹溪阐发阴阳的观点是阳不足阴无余论。
()6.张元素在临证中,以黄柏泻膀胱火。
()7.清代医家张介宾治疗命门阳衰的方剂是右归饮。
()8.撰写《血证论》的是明代医家唐宗海。
()9.提出“中西医汇通”概念的医家是恽铁樵。
()10.清代医家叶桂提出脾阴学说。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中医各家学说形成因素。
2.简述李杲对脾胃内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3.简述刘完素治疗火热病的方法。
4.简述朱震亨养阴抑阳摄生观。
5.简述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标准。
六、论述题(15分,任选一题作答。)
1.结合实际谈谈孙思邈饮食养生的内容,在目前有哪些启发意义?
2.试述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有何历史意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