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误治医案带状疱疹竟用麻黄附子细

初诊

患者甲,女,54岁

就诊日期:年5月26日

主诉:左侧背部疼痛十余日

现病史:左侧背部患带状疤疹十余日,疼痛剧烈难忍寻求中医治疗。自述自发病后,住院输液1周,口服止痛药,但仍旧疼痛难忍,彻夜难眠。刻诊:患者痛苦面容,面色晦暗,左侧肩背部至左乳下,分布着四大片簇集状疤疹,偶有零星散布周围,疹周皮肤呈紫红色,疤内水液不多,微呈淡黄色,咳嗽,口干,口苦,便秘,无食欲,苔腻,舌尖红且痛,脉弦数。

辨证论治:心经热盛、肝胆火郁,治以泻心通便、清肝利胆。

处方:导赤散合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5g,黄芩12g,龙胆草9g,清半夏9g,党参9g,连翘9g,生大黄5g,厚朴6g,枳实9g,生甘草6g,生地12g,淡竹叶6g,生姜5片,大枣5枚。

共2剂,1剂/d,水煎服。

二诊

就诊日期:年5月28日

服中药后,疼痛依然,仍需口服止痛药。再详察病情才知患者一直畏恶风寒,时值夏季仍穿毛衣、毛裤,睡觉必须盖棉被,并述每当疼痛难忍时,便用热毛巾湿敷患部,比服任何止痛药都灵验,立刻痛止;咳嗽,口渴,已不口苦,无汗,耳内及头部疼痛,舌苔黄厚,舌边痛,脉沉弦数。

辨证论治:细思此症应为外感风寒未解、入里郁而化热,发为本病,遂改用外解风寒、内清郁热之法。

处方:麻黄10g,桂枝10g,杏仁9g,防风9g,细辛5g,升麻6g,生黄芪18g,制附片9g,生石膏30g,连翘9g,胆南星9g,生甘草6g,生姜10片,大枣5枚,1剂,水煎服。

另用外敷方为:生川、草乌各10g,细辛10g,川芍10g,延胡索15g,金银花10g1剂,嘱其煎汤用毛巾湿敷患处。

三诊

就诊日期:年5月29日

服上药后开始怕冷,覆被后,浑身大汗出,遂不恶寒,诸症若失,自此不再服止痛药,能安然入睡。后经中药调理,完全痊愈,未留任何后遗症状。

反思

凡临证四诊务须全面,四诊基本功必须扎实过硬。笔者治疗本例患者自认有三失:①望诊之失。患者夏穿春秋衣物,初诊竟然视而不见,或见而不思,一味认为是火是热。②问诊之失。《十问歌》中“一问寒热二问汗”便未尊奉,自认属火是热,懒得问。到二诊时寸功未建,才倾听其用热敷痛减,睡觉须盖棉被等,才意识到此证绝非单纯的火热之证,而是在风寒外束,又入里化热,郁而发为此病。③切脉之失。笔者当时认为此例患者是弦脉,过后细思,为紧脉可能更准确,因为紧脉与弦脉极易混淆,紧脉有寒,弦脉气郁。只因心中存有火热成见,指下便难于明了。

凡临证治病应不为经验及书本知识束缚,不为法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医对此病也多以“火”、“丹”、“疮”来命名,丹为火之色。另外,《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火”,可见历来中医主要是以火热来看待此病的。诊治本例之初,也是按照常识常法,本着火热来进行治疗的,然而为常识常法所迷,寸功未收。

本文摘自《带状疱疹中医误诊误治1例分析》

鲍艳举经方六经辩证

中医学习交流平台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gm/2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