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历名山大川的同时,又能近距离地研究奇花异草,这样的目的地非长白莫属。行走在长白植物繁茂的林间山野,仿佛顷刻间翻开了一本植物百科全书,那些你不经意间看到的野花芳草,绝大多数竟是记录在册的著名东北中草药。不信?一起来看!
摄影/张淯铭
山芝麻
灿烂的山芝麻花摇曳在长白的山野中……乍看黄花绿叶小清新的感觉,花香却分外浓郁,故又有长白夜来香的美称。中医认为山芝麻是一种性甘微苦,性寒,有小毒的中草药,根和全株皆可入草。辛能宣散解表,寒能清热,可用治感冒发热,咳嗽,麻疹等。
野蓟野蓟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厘米,头状花序单生茎端,小花紫红色。生于海拔-米的山坡草地、林缘、草甸及林旁,有凉血止血、行瘀消肿的功效。
细辛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因其根细、气香强烈而味辛得名。其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它半圆的叶子,小酒盅似的花冠,看起来萌萌的,很有代表性。
丝瓣剪秋罗丝瓣剪秋罗为石竹科剪秋罗属,喜欢凉爽和湿润的环境,比较耐寒,花朵美丽鲜艳,花的名字形象而又浪漫,据说剪秋罗的得名还跟古代美女褒姒有关呢!
托盘儿托盘儿的名称实在太多,在长白俗称婆婆头,蔷薇科,悬钩子属。这是一种生长于许多长白人童年记忆中的野果。其果实味酸甜,可鲜食,制果酱,果酒,果汁等。果实亦可入药,补肝养肾,固精缩尿。根有祛风利湿的功能,用治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大叶子知道这是什么植物的花果吗?大叶子是中药名,看上去像不像陆地上的大荷叶?长白人皆称“大脖梗子”,是虎耳草科植物大叶子。根茎及全草入药。味微苦、涩,性平,涩肠止泻。多年来,大脖梗子一直是长白人喜食的山菜之一,其嫩叶可以包饭,茎去皮、切条后,可以拌食、炒食、做汤吃。
益母草益母草大多数人对它都不陌生,它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味辛苦、凉,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的功效,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产后血晕、瘀血腹痛等妇科病的良药。
淫羊藿淫羊藿,又称仙灵脾。李时珍曰: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宜之。中国许多地区都有栽培,但在长白是纯野生的中草药。你看它的花形,是不是很有个性呀!
牛蒡牛蒡,中医称大力子,别名东洋萝卜,东洋人参。属菊科类,两年生草本植物。国内以前多为药用,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详细记载其能“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就是说,经常食用牛蒡可以减肥,抗衰老。而在日本则是千家万户的日常蔬菜之一,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它未成熟的果实像刺球又粘性十足,是我们小时候不少人调皮捣蛋的玩具之一。
红果粒升麻红果粒升麻简称红升麻,又名接骨草、金毛狗等。生于海拔-m的山谷、溪边和林中。味辛、苦,性温。具有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强筋健骨,解毒等功效。
鲜黄连
别名毛黄莲、细辛幌子、铁丝草等。多年生草本,高约25厘米。根茎短,外皮暗褐色,内部鲜黄色。分布于东北的林下、山坡、灌木丛或山脚湿润地上。其根入药,气特异,味苦。《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健胃止泻。治发热烦躁,口舌生疮,眼结膜炎。
龙胆草龙胆草,原名:龙胆,别名:胆草、草龙胆,为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是一种高山植物,性喜潮湿凉爽气候,野生于山区、坡地、林绿及灌木丛中。其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的功效。
驴蹄草驴蹄草是毛茛科、驴蹄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北半球温带及寒温带地区广布。通常生于山谷溪边或湿草甸。该种全草含白头翁素和其他植物碱,有毒,可试制土农药;全草可供药用,有除风、散寒之效。
置身长白负离子充沛的森林氧吧里,尽情深呼吸,邂逅神木灵草,朱实离离,体验一次神农识百草的乐趣,你既可以扮一回植物学家,也很像半个中医学者,两者都不失为焕活身心的一场收获之旅!
图片来源/沈喜利文/朱占英编辑/张淯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