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说一个人胃不好会说成脾胃不好或者脾胃虚弱。但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脾胃,是两个不同的脏腑。
脾脏
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也主统血,还主升清。脾喜升恶降,喜燥恶润。中医有句话叫“脾宜升则健”。充分说明了脾的生理特性。因此,如果脾气虚弱了,就会在运化水湿、统血、升清方面出现障碍。
在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方面出现问题,人就会出现水份代谢障碍的情况。比如腹泻、完谷不化、不渴、肥胖、痰多等情况。
“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统摄于血”。这就好像是什么呢?脾是血脉交通管制的警察。脾气是身体之气的一种。身体之气足了,脾气自然充足。脾可以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脾气越充足,对血的固摄作用就越强。反之,脾失健运,气衰而固摄作用减弱,血液就有可能失去统摄而逸出脉外。比如妇科的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两周甚至更久才会干净。或者突然月经量非常大。
脾气的特性为“升清”,就是说脾气要靠自己的升动,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面部,然后心肺再将水谷精微生化为气血,用来濡养全身。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清阳之气会上升给头脑部提供足够的血和氧气。如果脾的升清功能出现障碍,头部就会有昏昏沉沉不爽利的感觉,这实际是大脑缺血缺氧的一种表现。清阳不升还有一部分表现是在身体下部的,如慢性腹泻、妇科白带过多等。
另外,脾气除了自己得升,还有托举内脏的重任。脾气上升了,内脏的位置才能相对固定,不会下垂。如果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反而下陷,就会导致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脾气虚弱的治疗也是基于以上发病特点的。因为脾管运化水湿的,所以它喜燥,水份过多、停滞它就病了。脾气虚弱了,气不能统帅血液,血的运行就不守常道,而去经脉之外了。
所以,治脾气虚弱而不能运化水湿,应该用白术、茯苓、扁豆、苍术等燥湿、利湿药。常用方剂为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丸等。
气虚弱清阳之气不升的,应该益气升阳为主,比如人参、党参、黄芪等益气,柴胡、升麻、葛根、川芎等升阳。常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升陷汤。如果脾气虚弱而导致出血的脾不统血证,则可用归脾汤、独参汤等治疗。
胃腑
胃与脾互为表里。特性上与脾相反。脾是脏,胃是腑。脏的特点是固藏精气,腑的特点是接纳外界水谷并最终消化后废物排出体外。“六腑以通为用”即是这个道理。
所以,胃的生理特点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就是吃进来东西,并化成食靡再排给小肠,由小肠吸收营养。胃以通降为顺,这个跟脾相反。脾需要升,胃气则需要降才顺利。同时,胃也喜润恶燥。
它必须有消化液在胃里,少了就会病,多了也会病。但绝对不能没有,所以喜润。太多芳香温燥的东西,包括食物,吃多了会伤胃,引起津液不足,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以萎缩性胃炎最常见。胃受纳障碍,就是不能吃了,返流、呕吐了。腐熟障碍就是能吃但消化不了。受纳障碍大多是胃的通降功能逆乱了,也就是胃蠕动紊乱,逆向蠕动。常见嗳气、返酸、呕吐等。
腐熟功能障碍就是胃蠕动缓慢了,该排空时还没排空。常见胃部胀满、打嗝时有上一顿饭的味道。而胃的受纳、腐熟功能跟肝气有关,肝犯胃会出现上述症状,但这是实证。胃气虚弱证也会引起以上症状,这是虚证。在症状的区别上,实证的胀是不吃饭胀,吃饭更胀。虚证是饭后胀。实证胀疼,虚证很少疼,即使疼也是隐隐约约的轻度疼痛。
治疗方面,胃气虚弱,一方面补胃气,另一方面还要帮助胃排空、蠕动。
治胃气虚弱有个成药叫香砂和胃丸,就挺好。如果两者的主要症状都有,就是脾胃虚弱,就需要用健脾燥湿利湿的方法和健胃助运的方法了。
少吃点,别把脾胃累坏了
过食甘肥,其实最伤脾胃。因为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这个两个部门加班加点的帮你消化和输送出去。你以为吃东西就是嘴累啊,其实嘴最享福了,吃香的喝辣的,然后把食物嚼成一堆废碴传给人家脾胃。
不管老人大人小人,吃得太好太多,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别严峻的社会问题。
老人本来应该是清淡饮食的,但是因为有很多是和孩子们一起住的,一家人只有晚饭可以在一起好好吃,所以他们早上和中午都随便糊弄一下,然后晚上做一桌子菜,吃的很油腻。往往还因为怕剩菜,吃得过饱。
而年轻人白天上班匆忙,也只有晚上这一顿可以吃得比较轻松安稳,约饭也都是在晚上,所以一天就指着晚上这一顿了。孩子呢?更别提了。。。。
胃不和则寝不宁。但这样我们能“胃和”吗?本来晚上的这顿应该是一天中吃得最清淡的,应该以好消化的粥面为主,但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问题,结果这一顿反而成了一天中营养最高油水最多的一餐。再加上大多数人吃完饭就宅在家里不动了,胃中有积滞就成了常见的问题。很多妈妈都问我,为什么孩子晚上睡不好,翻身翻的象在床上烙饼?那你们想一想,是不是为了给孩子增强营养,晚上给孩子吃的太多太好了?老人家晚上要想睡得安稳,多出的那一口菜和饭,就别强压着自己吃了。如果怕浪费,以后就少做点儿。就算偶尔浪费点儿饭菜,也比把脾胃吃坏了,上医院吃药省钱。
另外忠告一下经常晚饭吃的丰盛的人,晚上最好的食物,就是粥。对脾胃最好的营养,不是贵的,而是“能吸收能消化”的。你以为你晚上吃的虾肉蟹都变成了营养吗?都变成屎了。而且能正常的变成屎已经不错了。那粥就不变成屎了?对,粥里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脾胃吸收,变成了水谷精微,去滋养你的五脏六腑了。所以能被吸收的才是营养,其他的,不过就是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