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川芎,国医大师颜德馨妙用化神奇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10/5833932.html

川芎,一个带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为何这么说?传言,药王孙思邈发现川芎时,随口吟诗道:“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于是,川芎的名字就由此而诞生了。川芎本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尤其在配合其他中药运用时,功效更是卓著,比如今天要说的国医大师颜德馨对川芎的运用,简直是出神入化!来看正文吧!

川芎味辛气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气血瘀滞证。“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余治疑难病证,每取川芎为君臣之品,川芎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调经水,既能活血化瘀,又可行气通滞,辨证而施,则有“气通血活,何患不除”之功。

1、川芎配羌活,功擅祛风止痛

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尤能上行头目,为治疗头痛要药。“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到”,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对风寒、肝火、痰浊、瘀血等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当取川芎为君,以活血通络,配以羌活宣发风邪,二者相使,引药上行脑络,奏止痛之效,既治表证头痛,亦疗内伤头风,故《本经逢原》谓:“羌活与芎藭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外感头痛多以川芎茶调散化裁,内伤头痛则取桃红四物汤加减;若痰湿甚头痛且重者,配苍术、半夏、升麻;肝火旺头痛且胀者,辅黄芩、夏枯草、石楠叶;久痛不已者,则辅以全蝎、蜈蚣、露蜂房等虫蚁搜剔之品。宋某,女,32岁,头痛反复发作7年,多方治疗无效,拟诊为偏头痛,头颅摄片阴性。患者自觉头痛彻巅,日轻暮甚,痛甚则彻夜难寐,每于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剧,经事前后易诱发,脉细缓,舌苔薄腻,久痛入络为瘀,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例立法。药用:川芎15克,羌活9克,当归9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服药1周,头痛见减,但夜间仍有小发,原方加全蝎粉、蜈蚣粉各1.5克另吞。1周后头痛痊愈,随访经年未发。

2.川芎配黄芪,功能引血上行

川芎擅长祛风行血,黄芪功擅补气升阳,二者相配,则能补气活血,引血上行。血液上行头目,全赖清阳之气升发,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清阳之气日渐衰弱,以致气血上奉减少,血气不升,脑络失养,则头痛、眩晕、健忘、痴呆等症丛生,诸如老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老年性痴呆等,多由清阳下陷,血瘀内滞所致,治此习用清暑益气汤、益气聪明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出入,并重用黄芪、川芎二味,收事半功倍之效。胡某,女,67岁,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曾大小中风数次,左侧肢体不用,头项易于下坠,口苦,舌苔薄腻,脉细弦。瘀阻脉络,阳气不行,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黄芪30克,桃仁9克,赤芍9克,广地龙6克,虎杖15克,红花9克,千年健9克,蜂房9克,菖蒲4.5克,丹参15克,炒苍术9克,扦扦活15克,防风6克,川芎9克。上方出入治疗1月,患者已能独立行走,颈项不坠,其他症状亦减,原方继续治疗半月,以竟全功。

3、川芎配当归,功效补血化瘀

川芎与当归合方,名曰佛手散,众多传统名方中多含有此方。当归性润,功能补血和营,配以川芎活血行气,则补血而不滞,活血而不伐。血虚者常兼血瘀,盖血液盈余则流畅,若病久营血耗损,血脉空虚,无余以流,则艰涩成瘀,而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互为因果。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难治病,则取当归、川芎为君,尝谓“于补血药中加入行血药,其效益倍”。属热者则辅以虎杖、升麻等清营泄热;属寒者则佐以补骨脂、肉桂、鹿角、牛骨髓等温经壮阳;兼有脾运失健,纳呆腹胀者,则加入苍白术、谷麦芽,以鼓舞中州,促进药物吸收,寓“上下交损,当治中焦”之意。

4、川芎配苍术,功能疏肝解郁

朱丹溪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创越鞠丸,用苍术、川芎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示后人治郁大法。余认为百病皆生于郁,《内经》虽有“五郁”之说,但总以木郁气滞为多见,肝主疏泄,斡旋周身阴阳气血,使人的神志活动、水谷运化、气血输布、三焦气化、水液代谢宣通条达,一旦肝失常度,则阴阳失调,气血乖违,气滞、血瘀、痰生、火起、风动,诸疾丛生,魏玉璜谓“肝为万病之贼”,确具至理。苍术气味芳香,不仅擅长燥湿,更能行气解郁,配以川芎,气血双调,用于多种难治病,有“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效。

颜德馨小传

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城北草巷

年,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

年,调医院,任中医科主任

年,成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年,发起创办了在香港注册的中医药研究中心

年,设立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后扩展为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

年代,发起举办中医大师传承班

颜德馨(年~),男,汉,生于江苏,祖籍山东,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颜老系先贤亚圣颜渊之后裔。自幼从父江南名中医颜亦鲁学医,复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深造,毕业后悬壶于沪上,屡起沉疴,不坠家声。

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铁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评委,中医专业组组长。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研究室主任,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药工作咨询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医院学术顾问。台湾中医针灸学会、中国医药研究会学术顾问等职。

颜老在六十年行医生涯中,上下求索,勇探未知,不断创新,善于总结经验,勤于著书立说。60年代以来,从事“衡法”治则的研究。他根据《黄帝内经》“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之说,认为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九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提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学术观点及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在中医治则学研究中,开辟了新的天地,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一法则在八十年代应用于延缓衰老,从事“瘀血与衰老”的科学研究。《人民日报》曾刊出“人体衰老上海有新说”的报导。衡法学说,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还由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根据颜氏学说,拍摄“抗衰老”科技片,参加国际生命科学电影展并获奖。颜老不仅中医理论上有创新,在临床上也医术精湛,颇有特色,独树一帜。对治疗疑难杂病、老年病,均取得显著疗效,名扬海内外。

年荣获全国铁路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年经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全国首届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年获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成就贡献奖及美国名人传记学会20世纪成就奖。年获首届“上海市名中医”称号。上海市卫生局还拍摄“歧黄一杰——颜德馨传记”电视片,记录了颜老为中医事业作出的辉煌成就。年荣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颜老慷慨解囊20万元设“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充分反映颜老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无限执着和对人才培养的无私奉献。

发表学术论文余篇,著有《餐芝轩医集》、《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医方囊秘》、《气血与长寿》、《中国历代中医抗衰老秘要》、《颜德馨医艺荟萃》、《颜德馨诊治疑难病秘笈》、《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颜德馨卷》、《衰老合瘀血》等。曾获多项科技成果奖。

科研成果

瘀血与衰老的关键----衡法Ⅱ号抗衰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等奖

《餐芝轩医集》获年上海市卫生局三等奖

“老年性痴呆的治疗”获第六届国际针灸及东方学术会议优秀奖

“肝脾在抗衰老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第一届世界传统医学优秀论文及研讨会金奖

《气血与长寿》获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

山东电视台对善学教育医考培训的报道山东电视台对善学教育医考培训报道

善学教育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yp/6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