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1第一周mid

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 http://m.39.net/pf/bdfyy/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一周·第一课

开讲寄语

就是想跟各位同学把话先说在前面的。

就是医术这个东西呢,它既然是一门技术,也就是我们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那当然是一个慢慢练出来的东西。那我不希望有人,哦,不是,其实我希望不希望的范围也不是在你们身上啊,是在我自己身上。就在我自己的人生体验里面呢,我会真的觉得,医术这个东西你一点点进步是一个蛮好的过程。那就像有的时候,我会遇到一些病人,一些状况,我觉得我不会医,那就在这当下,我就承认我不会医。那可能我继续照我的计划读书。然后读了一年、两年之后,我再看到同样的病,我忽然发现,我已经可以处理得蛮顺手了。那就是你总体的这个治疗的能力的提升,那这就是我所相信的医术。

那,有一些这个学医的人哦,心里头肯定有一些急迫吧。对于一些病,会想要一些专病专方——就是反正癌症就吃这些药就对了,或者反正感冒就吃这些药就对了。那我觉得专病专方,那只是一种对于成药的选择,并不能算是我们自己的医术的一部分,所以,我呢,就比较希望同学,就是我们这样子慢慢读,慢慢进步就可以了,那有些东西就不要太急。因为就像我曾经有一次在我自己的部落格上面吧,我有跟一个人,讲了一些重话。就是当有一个同学,一个网友,他在说,他觉得他这个治感冒啊学医学得可能有一些时间了,感冒还医得都很不顺手,那觉得,好像自己不用功啊,或者是不够聪明啊。那,我回忆起来,我当初刚开始学医的时候,我曾经在那个时候,我发下一个我觉得很大的志向:“我要在两年以内呢,学会怎么医感冒。”结果,我实际上呢,我大概摸了四年吧,才把医感冒这件事情处理得比较熟悉。但是,除了用功不用功之外,其实还包括人生体验。就是很多病,你要病过了,你才知道是书上写的那种感觉啊,不然的话呢,总是觉得不很贴切,印象很不深,对不对。那读书不要时间,生病也要时间啊。那这个治感冒这件事情呢,我觉得用四年的时间来慢慢熟悉它,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过程。而你想要更短,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怎么样可以更短,就像是我对这种心情呢,就有点像是我从前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好像是中文系的系主任来演讲吧?那我问了那位老师一个问题说,我的现代诗哦都觉得写得不好怎么办?然后,系主任就瞪我一眼,然后就说了,那是因为你很骄傲啊。他又说,你写诗才写几天,就在那边嫌自己写得没有李白好,没有李煜好,所以,我就要跟各位同学分享的是,有的时候学医,学到中途的时候,有一种自卑感,这个背后是不是有一点太骄傲了?因为张仲景也可能是学了很久,然后才慢慢摸索到他拥有的医术。而且,即使我们看他的作品啊——这本《伤寒杂病论》,它里面,也有很多他不太确定的地方。里面有些对话是,他问他的老师说这是什么病啊?他的老师就随便胡掰一个很糟糕的答案给他,这个对话里边有哦。比如说什么,他会说这个女人卧在墙边,样子很奇怪,她这是什么病?老师说,那是她的尿胞反转,所以尿不出来。尿胞哪里会反转,对不对?这都是胡掰的。但这就是张仲景也有他,正在摸索期的病啊这样子,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学中医呢,那大概就是站在一个比较轻松的心情,我们每个礼拜呢认识它多一点点,那日积月累地总会有进步,那这样子心情上会比较好。

那我会觉得,我的想法是,我在课堂上面哦可能会讲了两个钟头的课,我可能会跟同学讲说,其实这堂课哦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只有这么一两件事。那同学记得这件事就可以了,那其它的是什么呢?是调味料。就是帮助你去记得那一两件事情的一些佐证而已,所以同学就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好不好。就是什么东西,知道它的存在,那等到真的病倒了,晓得要查看一本书,晓得去哪里买药,这样就可以了,那没有病你不要多作准备啊,做一些保养的活动就好了,大概是这样子。

那么,《伤寒杂病论》这部书呢,它包含了伤寒的部分以及杂病的部分。那同学你们晓不晓得什么叫伤寒啊?伤寒,在这部书里面的定义,伤寒就是感冒了,就是受凉了,被寒伤到了,所以叫伤寒。那这个治感冒这件事情,其实就是治疗所谓的病毒性疾病,而这一块医学领域其实是很宝贵的。因为即使是今天的西医其实并不擅长治疗病毒性疾病。这同学知不知道,就是感冒就等它自己好了,对不对?病毒是人类这个细胞核里面汇聚集的不良基因,然后细胞帮它生产这个病毒,那如果要把病毒消灭的话,就要连人一起杀掉,那所以到时候来讲,就是死人是不会感冒的嘛,对不对,所以,西医对医感冒是不太行的。那不太行的时候呢,就会有一些代偿动作,那个代偿动作最近才发觉很要命。因为各位同学不见得都是我中医基础班过来的同学,所以有些日常生活要注意的什么饮食细节,其实我都没有机会跟同学讲过,所以这就有一个危险。唉,现在我这两天在医一个朋友的感冒哦,我就发现,原来现代人已经习惯了一些对感冒的治法,跟我们中医的一些要求那是背道而驰的。比如说,《伤寒论》里面说,感冒水要喝少一点。那现代人说,感冒要多喝水;那《伤寒论》里面说感冒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吃太好,那现代人说感冒就要补充营养,对不对?这所有的现代医学之道是跟《伤寒论》相反的。可是为什么我还敢在这边教,要跟这个世界作对呢?那很简单嘛,现在外面的医学医感冒的话,那患到多少天不会好嘛,都是他自己好的嘛。那《伤寒论》的话,那你要看下去,只要看得对,那病人一下就好了。那既然医得好,那证明它比较对,所以可能在这个学医的过程里面,同学也要面临一些观念的洗牌,而这个观念的洗牌,我就觉得不适合太快。就是每个礼拜沟通一点点观念,同学比较会撑得住,不然的话,一下子什么都跟你讲得很明白,同学会觉得有些论点很荒谬,因为缺乏那个推演跟验证的过程,所以这是我觉得学《伤寒论》可以慢一点的理由之一。

那另外一点呢?

就是《伤寒杂病论》啊(我刚才没有讲杂病是什么,杂病就是感冒之外的其它的病啊,就这样。)那,《伤寒杂病论》里面呢,它叫我们人在看病的时候,在面对一个病人,或者是我们自己生病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事情,这跟我们一般人的养生或者是对医学的认识,这种种的习惯而言的,也是相当有冲击性的。就好比说,现在如果医院,那你感冒了,他会帮你做什么事,会量体温,对不对?那用你的体温来判断你的身体需要怎么样的调整。那你再严重一点,他会帮你抽血,对不对,看看你身体白血球的数字,有没有增加,体内有没有发炎,这是西医对于我们认识一个人身体所作的方法。可是呢,我们在学了《伤寒论》以后,如果有一个人他感冒了,有点鼻涕,有一点打喷涕,有一点发烧了,那你要怎么做啊,那你要把他推到风扇前面去开风扇,问说:“怎样?被风吹了,难不难过?”他又告诉你说:“我好讨厌哦,吹到风的感觉,真的恶劣极了。”那你就知道开什么药了。那如果他不讨厌吹风呢,可是却会觉得很怕冷,一定要多加一件衣服,那你又知道要开什么别的方了。就是我们要认识的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说,《伤寒论》有些很重要的辩证点,是辨别你烦不烦,比如说呢,你会不会躺在床上呢,唉,好像手感这边也不舒服,手感那边也不舒服,脚一直这样子翻来翻去,那这就叫做手脚烦,那从手脚烦可以断定,你要吃一个很重剂量的汤剂,然后一吃,你的感冒就好了,就是我们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pf/5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