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http://m.39.net/pf/bdfyy/
数以万计的中药名,蕴藏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对常用中药名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古人对中药的认知方法,同时也帮助我们对中药的特征形状进行联想记忆。
今日列出「解表药」的药名释义,同学们可以边看,边回想下列中药的功效、主治、性味归经,想不起来时,要立即翻阅资料,才能加强记忆。
解表药·药名释义
麻黄
本品“其味麻,其色黄”(《本草纲目》),因色黄味麻而得名。
桂枝
“桂枝,即桂树之枝”(《本草便读》),“唯以嫩枝破卷成圆者用之”(《本草经集注》),因药用桂树之嫩枝而得名。
紫苏
紫,以其叶背色紫而名;“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本草纲目》)。主要根据颜色和功用而得名。根据其药用部位不同,又有“紫苏叶”、“紫苏梗”和“紫苏子”之名。
香薷
“薷,本作柔”(《本草纲目》)。因其气香,其叶柔而得名。
防风
“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本草纲目》),“能防御外风,故名。”(《本草害利》)。因功用而得名。
白芷
芷,初生之根干。本品药用其根,色白气香,故名。
细辛
“细辛其根极细,其味极辛,故名”(《本草便读》),因其形、味而得名。
羌活
“羌,古地名,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辞海》)。本品“以羌中来者为良,故有羌活……诸名”(《本草纲目》),因产地而得名。
辛夷
“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本草纲目》)。本品因形、味而得名。《本草衍义》云:“以其花未开时,其花苞有毛,光长如笔,故取象曰木笔”,又名“木笔花”。又因“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本草拾遗》),又名“迎春花”。
葱白
“葱白,即葱之近根处白茎也”(《本草便读》)。因颜色而得名。
藁本
藁本“根上苗下似禾藁,故名藁本。本,根也”(《新修本草》)。因形状和药用部位而得名。
牛蒡子
本品药用其果实,在古本草中多以“恶实”为正名。《本草纲目》云:“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恶实即牛蒡子也。又因其“外壳如栗球,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图经本草》)。“其根叶皆可食,人呼之牛菜,术人隐之,呼为大力也”(《本草纲目》),故又名“大力子”。
桑叶
本品因药用桑树的叶片而得名。因“桑叶以夏秋再生者为上,霜后采之”(《图经本草》),故又名“冬桑叶”、“霜桑叶”。
蝉蜕
本品为“蝉所蜕壳也”(《图经本草》)。故又名“蝉壳”、“蝉衣”、“蝉退”、“虫退”等。
柴胡
本品药用其根,在古本草中多以“茈胡”为正名。《本草纲目》解释说:“茈字有柴、紫二音。茈姜、茈草音紫,茈胡之茈音柴。柴胡生山中,嫩者可茹,老则采而为柴,……而根名柴胡也”。
升麻
本品“其叶似麻,其性主升,故名”(《本草纲目》)。根据形状及升浮之性而得名
解表药·横向对比
一、辛温解表药:解表
1、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浮萍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2、温性
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生姜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紫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3、祛风胜湿止痛
防风
解表祛风,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发散风寒,祛风胜湿,止痛
4、透疹
荆芥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西河柳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5、通窍止痛
细辛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苍耳子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
散风寒,通鼻窍
__二、辛凉解表药:疏散风热
1、利咽、透疹
薄荷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2、清利头目
薄荷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3、淡豆豉:解表,除烦
4、明目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木贼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5、升阳
葛根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柴胡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
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获取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