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瓣膜病总不好调养脾胃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叫做“肾为先天之本”,其实这只是“半句”,另外半句是“脾胃为后天之本”。古人是非常重视脾的地位的,脾在五行中属土,有“载物”“生发万物”的性质,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输营养、水分,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所以“后天之本”的定位是恰如其分的。在治疗心脏瓣膜病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久治不愈,那么就要考虑到脾胃吸收的问题,正如明代医家周慎斋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愈。”

“后天之本”意义重大

治疗心脏瓣膜病要养好脾胃

脾与胃都是消化食物的主要脏腑,二者经脉互相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任务。胃主降,水谷得以下行,便于消化,脾主升,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到全身。《黄帝内经》中说:“土生万物”,《金匮要略》中说:“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都强调了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血要在脉道里通畅而不迟缓地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血要在脉道里正常运行而不外溢,必须依赖于脾气的统摄作用。也就是说,一个推动,一个约束,共同起作用使血能正常在脉道里运行这是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心脾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母子关系,母病可以及子,子病可以及母,母子相连。当子病及母时,脾虚不能正常运化,就不能正常地形成本身需要的精微物质,造成血无生源,心无所养,就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等这样的心血不足的病症。当母病及子时,劳神思虑过多而伤心神心血,最后就会伤到脾气,又出现腹胀,食少,乏力等等这样的脾气不足的病症。因此调理好脾胃,对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调理心脏瓣膜病

需要先调好脾胃之气

1

中医谚语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认为脾胃纳化正常则生化有源,诸虚得补,常以黄芪、党参、白术、淮山药、山楂、鸡内金、生姜、谷芽、麦芽等,助脾胃受纳运化,以资气血生化。脾胃之气郁滞常以枳实、厚朴、升麻、沉香、青皮、苏梗、藿梗、陈皮、香附、木香、砂仁、娑罗子、生姜等调脾胃升降,枢机转则气机畅。在降逆时稍佐以升阳,以防降气过度,常用旋覆花、半夏、藿梗降胃气,以人参、生姜升脾气。气滞者,以人参、黄芪补脾胃升清阳之气,佐陈皮、苏梗、香附、瓜蒌等行气通降,以通为补。脾胃虚弱则卫气虚,以葛根、升麻、防风、白术、苍术、桂枝、枳壳、厚朴、生姜等调脾胃,鼓舞卫气,祛邪外出。

及时调和脾胃

心脏瓣膜病才能好的快

1

及时调理脾胃,能解决脾血亏虚,从而有助于心脏瓣膜病的康复。举个例子,就是常用来调理脾血亏虚的中成药——归脾丸。

归脾丸

方子: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

方子叫“归脾丸”,意思很明确,是对着脾去的,可是里面还加入了龙眼肉、酸枣仁、当归等养血的药啊,尤其还有宁心安神的远志,这是为什么啊?

原来,这就是心脾同治的方法,高手出招就是如此,方子里面养血的药物,其实都是奔着心经去的,为什么呢?因为血液耗伤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思虑过度,耗伤心血。估计大家都有体会,比如最近工作压力大了,要连夜整理文件,每天焦虑地思考,最后一定会感觉心血不足,出现健忘、失眠、心悸等问题,这就是明显耗伤心血的例子。

所以,要想养血,就要把这个漏洞给补上,否则总是心神不宁,这个血就容易耗伤,因此方子里面就加入了远志、酸枣仁和龙眼肉,这样,心血补足了,我们的血液就会更好地生发和保存了。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气血都是从脾胃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转化来的,所以,要想养血,一定要调理好脾胃,这就是归脾丸高明的地方。

1

在天津心悦中医门诊,中医专家在日常问诊治疗心脏瓣膜病时,常常会发现不少患者虽然病在心脏,但问题却出在了脾胃上,因而在治疗上一方面以营养心脏为主,另一方面以调和脾胃为辅,多角度多层次调治,做到“药到病除”!

心悦中药蜜剂针对患者体质、病情、病症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对症下药,一人一方,全面调理体质,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症状,调养脾胃,补气养血,整体调和五脏阴阳,解决瓣膜病问题,帮助患者摆脱病痛困扰,让患者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邢家富,中医主治医师。生于五世中医世家,30余年从事中医疑难杂症的一线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曾在全国医学期刊发表过数十篇医学论文,编写过中医学著作。荣获年度全国疑难杂症研究十大名医称号,在哈尔滨、大庆、唐山、医院担任中医科主任数十年。自年起,邢主任将研究和治疗的重点转到心脏瓣膜病、心脏增大、心力衰竭、风心病、扩心病、冠心病、早搏房颤、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心脏系统大病难病的中医调理和治疗上,成绩显著。

邢主任讲座视频

·今天我怎么治疗瓣膜病

·详解心脏二尖瓣病变与中医自愈修补术

·心脏联合瓣膜病的中医药治疗

·风心病不手术能用中医手段控制吗?

·善于抓主症,调治心脏三尖瓣病变

·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双向调节

·心脏病人话房颤如何恢复正常心跳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药明显提高生存率

·慢性心衰的逆转疗法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不作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中医师;

◎“心脏瓣膜病”咨询沟通可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pf/5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