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苍术性味归经,主治功效,药对配伍及临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性味

味辛、苦,性温。

①《本草衍义》:"气味辛烈。"

②《珍珠囊》:"甘辛。"

③《晶汇精要》:"味苦甘,性温,无毒。"

归经

归脾、胃、肝经。

①《珍珠囊》:"足阳明、太阴。"

②《纲目》:"入足太阴、阳明,手太阴、太阳之经。"

③《本草新编》:"入足阳明、太阳经。"

④《本草再新》:"入脾、肝二经。"

功效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①陶弘景:"除恶气。"

②刘完素:"明目,暖水脏。"

③《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

④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

⑤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

⑥《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

⑦《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癥,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

⑧《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主治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相关配伍

①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呕吐恶心,常多自利: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两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局方》平胃散)

②治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如痛甚者:苍术二两,芍药一两,黄芩半两。上锉,每服一两,加淡味桂半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苍术芍药汤)

③治时暑暴泻,壮脾温胃,进美饮食,及疗饮食所伤,胸膈痞闷:神曲(炒)、苍术(米泔浸一宿,焙干)各等分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米饮吞下。(《局方》曲术丸)

④治飧泄:苍术二两,小椒一两(去目,炒)。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食前温水下。一法恶痢久不愈者加桂。(《素问病机保命集》椒术丸)

⑤治膈中停饮,已成癣囊:苍术一斤,去皮,切,末之,用生麻油半两,水二盏,研滤取汁,大枣十五枚,烂者去皮、核,研,以麻汁匀研成稀膏,搜和,入臼熟杵,丸梧子大,干之。每日空腹用盐汤吞下五十丸,增至一百丸、二百丸。忌桃李雀鸽。(《本事方》)

⑥治脾经湿气,少食,湿肿,四肢无力,伤食,酒色过度,劳逸有伤,骨热:鲜白苍术二十斤,浸去粗皮,洗净晒干,锉碎,用米泔浸一宿,洗净,用溪水一担,大锅入药,以慢火煎半干去渣,再入石楠叶三斤,刷去红衣,用楮实子一斤,川归半斤,甘草四两,切,研,同煎黄色,用麻布滤去渣,再煎如稀粥,方入好白蜜三斤,同煎成膏。每用好酒,空心食远,调三、五钱服,不饮酒用米汤。有肿气用白汤,呕吐用姜汤。(《活人心统》苍术膏)

⑦治湿温多汗:知母六两,甘草(炙)二两,石膏一斤,苍术三两,粳米三两。上锤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温服。(《类证活人书》白虎加苍术汤)

⑧治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五两,藁本(去土)、香白芷、细辛(去叶、土)、羌活(去芦)、川芎、甘草(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葱白三寸,煎七分,温服,不拘时。如觉伤风鼻塞,只用葱茶调下。(《局方》神术散)

⑨治感冒:苍术一两,细辛二钱,侧柏叶三钱。共研细末,每日四次,每次一钱五分,开水冲服,葱白为引,生吃。(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⑩治湿气身痛:苍术,泔浸切,水煎,取浓汁熬膏,白汤点服。(《简便单方》)

⑾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即《世医得效方》苍术散)

⑿补虚明目,健骨和血:苍术(泔浸)四两,熟地黄(焙)二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三、五十丸,日三服。(《普济方》)

⒀治牙床风肿:大苍术,切作两片,于中穴一孔,入盐实之,湿纸裹,烧存性,取出研细,以此揩之,去风涎即愈,以盐汤漱口。(《普济方)苍术散)

⒁控制疟疾症状或作预防:苍术、白芷、川芎、桂枝各等分为末,每用1克,以纱布四层包成长形,于疟发前1~2小时塞鼻孔内,5小时或1天。(《山西中草药》)

15.用于治疗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泄泻或外溢的水肿者: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利水渗湿药同用。(《证治准绳》)

16.用于祛湿,治痹证湿胜: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类证治载》)

17.用于治风寒表证挟湿:常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和剂局方》)

用法用量

煎服,3~9g。

禁忌

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防风、地榆为之使。"

②《药性论》:"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

③《医学入门》:"血虚怯弱及七情气闷者慎用。误服耗气血,燥津液,虚火动而痞闷愈甚。"

④《本草经疏》:"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秘滞下者,法咸忌之。肝肾有动气者勿服。"

⑤《本草正》:"内热阴虚,表疏汗出者忌服。"

炮制方法

1、苍术: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麸炒苍术:取苍术片,照麸炒法炒至表面深黄色。

生理特性

1、茅苍术: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l0,直径1~50px。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2、北苍术: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长4~px,直径1~px。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质较疏松,断面散有黄棕色油室。香气较淡,味辛、苦。

产地

主产于江苏、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好。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大风痹,筋骨软弱,散风除湿解郁。汁酿酒,治一切风湿筋骨痛。[1]

2、《本草从新》: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止吐泻。逐痰水。

[2-4]

苍术散

苍术20克。

滚开水冲泡,少量频饮代茶。每日1剂。

升清运脾,益胃除湿。

胃下垂多属脾虚中气下陷之候。

茅苍术辛苦温,入脾、胃二经,为燥湿健脾、解郁辟秽之要药。朱老受许叔微用苍术丸治“膈中停饮……已成癖囊”之启示,遂用苍术饮治胃下垂,竟效如桴鼓。

朱老认为,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所云:“脾土也,恶湿,而水则流湿,莫若燥脾以胜湿,崇土以填科臼,则疾当去矣。于是悉屏诸药,一味服苍术,三月而疾除”,确有至理。

盖脾虚之证,运化失健,势必夹湿,湿浊不得泄化,清气岂能上升。而胃下垂多属脾虚中气下陷之候,故恒嘱患者每日以苍术20克泡茶饮服。服后并无伤阴化燥之弊,盖以其能助脾散精也。

病案1

孙某,男,33岁,干部。年1月25日来诊。宿有胃疾,形体瘦长,肢乏神疲,得食脘痛,且感坠胀,辘辘有声,平卧稍舒。

消化道钡剂透视:胃下垂,胃小弯在髂髀连线下11cm。苔薄舌淡,脉象细软。

证属脾气虚弱,中气下陷。

治宜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处方:

①苍术20克,10包,每日1包,泡茶饮服。

②炙黄芪20克,淮山药30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炙升麻、柴胡各5克,茯苓、炒白芍各12克,炙甘草5克。7剂。

二诊(2月1日):

药后自觉脘部稍舒,精神亦振,纳谷渐馨,余无特殊,苔薄脉细。

药既获效,率由旧章。上方继服10剂,嗣即单服苍术50剂后,诸恙均除,消化道钡剂透视:胃小弯在髂骨夸连线下3cm。

病案2

秦某,女,62岁,家庭妇女。

年8月2日诊:恙延半载,脘腹坠胀,纳减便难。

消化道钡剂透视:胃下垂在髂骱连线下7cm。苔薄舌红,脉象细弦。

证属中虚气滞,胃阴不足。

治宜补中行气,兼益胃阴。

处方:

①苍术20克,10包,每日1包,泡茶饮服。

②炙黄芪15克,淮山药30克,川石斛、火麻仁各12克,炙鸡内金、刺猬皮各10克,甘草5克。10剂。

共服药45剂,症情平复。

消化道钡剂透视: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2cm。

体会

一味“苍术饮”何以另包,每日代茶,分多次少量频饮?

门徒昔日曾不解朱师巧思妙用、峻药轻投之意,将苍术直接加入汤药中入煎,结果除有伤阴化燥之弊外,疗效亦不满意。

故悟温运利水,非大剂苍术莫属,温宣湿浊,助脾散精,当取重药轻投,暨峻药少量频投,俾清气频频升举,湿浊接连降泄,此乃妙用香燥辛烈药之巧也。

考苍术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入太阴、阳明二经,功能强胃健脾,助脾散精,暨发散水谷之气,能迳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湿滞,解诸郁。

因其性辛烈,燥湿力大,故朱师重用苍术除湿醒脾,平调中土,意在去中焦湿浊郁滞之障碍。且苍术香能醒气,燥可胜湿,颇有宣化中焦湿浊,升举清阳,解郁举陷之殊效。

黄元御的《玉楸药解》云:“苍术燥土利水,泄饮消痰。”又云:“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其消食纳谷,止呕止泄亦同白术,而泄水开郁,苍术独长。”

朱师指出,苍术辛香发散,外可祛风湿,内可燥脾湿,治疗胃下垂不必拘于辨证有湿浊之象,才可应用,投苍术饮泡茶频服,乃是辨病用药,加之汤药配伍得当,均能收到满意疗效。

治疗胃下垂,一味“苍术饮”用法之秘,乃朱师辨病用药之独特之处,亦是朱师主张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学术思想的具体运用之见证。

朱老在临床上还常以苍术和升麻为对药治疗胃下垂。指出:“升麻升举清阳,苍术运脾散精,两药合用,可振奋气化,有起痿、振颓之功。”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朱良春精方治验实录》,朱建平、马旋卿、强刚、王惟恒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赞赏

长按







































白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白癜风注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pf/2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