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山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其苦,寒;有毒。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四川等省。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山豆根图片山豆根图片
山豆根植物图片
山豆根图片
山豆根简介药材名:山豆根
拼音:ShānDòuGēn
别名:广豆根、苦豆根、山大豆根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突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化学成分:广豆根含生物碱;苦参碱、氧气苦参碱、臭豆碱、甲基野靛碱及黄酮类衍生物;左旋-朝鲜槐素等。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归肺、胃经。
贮藏:置干燥处。
禁忌:虚火喉痹及脾胃虚寒泄泻者禁服。
山豆根的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山豆根的用法内服:3~6g。--《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3~5钱;或磨汁。--《中药大辞典》
外用:含漱或捣敷。--《中药大辞典》
内服:2~4钱。--《全国中草药汇编》
山豆根附方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喉中发痈
用山豆根,磨醋噙之,追涎即愈,势重不能言者,频以鸡翎扫入喉中,引涎出。(《永类钤方》)
2、治喉风急证,牙关紧闭,水谷不下
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之,咽下。(《外科集验方》)
3、治积热咽喉闭塞肿痛
山豆根一两,北大黄、川升麻、朴硝(生)各半两。为末,炼蜜丸,如皂子大。每一粒以薄绵包,少痛便含咽液。(《仁斋直指方》山豆根丸)
4、治太阳、少阴之火,为风寒壅遏,关隘不通,留连咽喉发肿,痰涎稠浊,疼痛难堪,发为肉鹅者
射干、麦冬、花粉、甘草、元参、山豆根。水煎服。(《慈幼新书》山豆根汤)
5、治齿痛
山豆根一片,含于痛处。
6、治五般急黄
山豆根末,空心以水调服二钱。
7、治亦白痢
山豆根,捣末蜜丸。空心,煎水下二十丸,三服。(⑤方以下出《备急方》)
8、治咽喉上膈热毒患瘰疬者
山豆根、紫苏叶、细锉,煎汤。临卧服。(《仁济直指方》山豆根方)
9、治热肿
山豆根,水研浓汁涂,干即更涂。
10、治头风,头上白屑
山豆根,捣末,油调涂。
11、治疮癣
山豆根,捣末,腊月猪脂调涂。
12、治患寸白虫
山豆根末,每朝空心热酒调服三钱。
13、治五种痔
山豆根,水研服。
14、治狗咬,蚍蜉疮,蛇咬,蜘蛛咬,秃疮
山豆根,水研敷。(⑨方以下出《备急方》)
温馨提示: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
每天5分钟,用什么中药治疗白癜风全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