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端午情,悠悠艾草香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曾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挂艾草,驱五毒,挂荷包,栓五彩丝线,喝雄黄酒,一说起雄黄酒还会想到一部神话传说,新白娘子传奇,白素贞喝下之后立马就现了原型,哈哈哈......好些地方还会有划龙舟比赛,节日氛围异常浓厚。
那时,端午节前期,家不远道口的路边,总有人摊前摆着多彩多样的精致的小香包。各个都是手工用丝线缝起来香荷包,每个样子都不同,用金丝彩线绣的图案,荷包里散发着特殊香味,闻着就走不动路,非要买下来,睡觉前放在枕头边,闻着入睡。
当时感觉整个睡梦都香气扑鼻,很怀念儿时的节日,浓浓的艾草香气,伴着糯米荷叶香的粽子,质朴的大自然的味道,让人很是留恋。
端午节在家过的时候最为热闹,母亲会不辞劳苦的把糯米、荷叶,花生、大枣、豆沙等一些准备好的馅料备起来,端个小凳子坐着开始包粽子。先把荷叶握成沙漏状,装上糯米,中间夹上馅料,用勺子盛满压平,然后固定好角度包出造型,我坐在一边看,慢慢的也开始学母亲的样子包起来,笨拙着而有乐趣。
包粽子图解
包完粽子,母亲就会带着我,去家门前不远河滩林子里去拔艾草。初夏,阳光还不是很炽热,树林郁郁葱葱,一片凉爽而清新的花草略带泥土的香气~!
这样的天气,在林间穿梭的人群总是很多,大人带着孩子们,记不清当时采下来多少,看着不起眼的艾草,母亲最先发现,长长的一杆叶子,采下来,味道出奇的串,刚开始闻总觉得臭臭的,但是采多了,攥在手里,越闻越香,记不清当时采摘的多开心,就记得一直等太阳下山才回家。
拔来的艾草插在门上,还会分出一部分带着刚包好的粽子,串门送给邻里间,相互间走动的也多,自然好不热闹。
端午过后的好多天里,家中艾草香都未散去,在蚊虫猖獗那些天,都不曾被咬过,睡的极为踏实,安逸。晾干的艾草把杆子清掉,剩下的叶子就会放起来,在睡觉前放在盆中用来泡脚和做艾灸理疗身体。
直到现在,夏天到了,母亲还会给我带一包艾草来,这已经不是家门口能随时采到的,而是花钱买来的。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越来越少了,就是因为少了,才显得珍贵吧!
那样眺望窗前就能看到的农田,顺着家门口流过的清泉,那种没有雾霾,每天都会呈现的蓝蓝的天,这样的日子倒也成了一种奢侈的事情,这样赖以生存的空间慢慢变成了回忆。大山、田园般的生活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这份寄望也变成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如今,农历五月山间是药草的天下,白鲜皮,苍术,白头翁,赤芍,板蓝根,黄芩,升麻,辽五味,甘草……各种药草在山里默默地散发着淡淡的香。那种独特的山间香气,弥漫着空气中,伴着各种果香愈发的诱人,今年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去趟秦岭,感受下大山给我们带来的种种质朴而美好的小乐趣~!
大自然的就是那么让人留恋,把所有的节气,问候,关怀,温暖的情绪都联系在了一起。
如果有闲暇时间,带上家人朋友,进进山、避避暑气,待到果实悄悄成熟,趁着花草香,能好好感受下许久未见的田园山间,忆忆往事,说说笑笑,走走停停。便是父母,也最为开心,难得时光便是在这里,有山有水,有树木花草,林间鸟儿作伴,去寻找那许久未见的花草香,一切舒心,畅快......
大山里,不同的节气,不同的心情,但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端午节里的气氛,在匆忙的城市生活中,也许只剩下一句问候了,如果你还能想起,那便是家的味道、大自然的味道,还有心中美美不曾忘却的回忆,端午快乐~!
如果您有哪些关于山间的美好回忆,也可下方留言给我们~!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啊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