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火气虚湿的不同症状与治疗

上火的常见症状:咽喉不适、口腔溃疡、耳鸣、便秘

1、实火:红、肿、热、痛。咽喉疼、容易鼻腔出血、大便干燥。

1、耳鸣:火车声;2、口腔溃疡:舌尖,多为一过性。3、咽喉肿痛。4、便秘:干结难下、难以忍受。5、体型壮实、6、舌红苔黄。7、手掌厚且大小鱼际红热。8、遇热则汗。

专家推荐:降实火用:栀子豉汤、绿豆汤、牛黄清心丸(灭实火、不腹泻)。

2、虚火:1、耳鸣:蝉鸣声。2、反复口腔溃疡、咽舌部溃疡:舌侧,反复发作。3、咽喉干燥。4、便秘:状如羊粪,不太难受。5、偏瘦。6、舌红无苔。7、手掌薄且手心红热。8、盗汗。

专家推荐:降虚火宜用:地黄丸:较轻用:六味地黄丸;较重用:知柏地黄丸。五心烦热重、耳鸣重,尤其是出现口疮的时候,或者舌边两侧有点肿、有点辣、有点疼:知柏地黄丸含服缓解口腔溃疡;猪肤汤。养阴清热消食饮:马蹄20个、银耳30克(湿的)、乌梅15个、冰糖适量,煮水代茶饮。

慢性口腔溃疡:治疗上一定要祛湿。专家推荐:导赤散、平胃丸,两个药配一起吃,去心火,燥脾湿,祛除中焦湿气。推荐滋阴祛湿方:生地黄10克、木通6克、淡竹叶6克、生甘草6克、苍术15克、厚朴10克、陈皮6克。

提示:不分实火虚火,儿茶含服缓解口腔溃疡,还治口气。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庆国·7·7)

3、心火旺:口舌生疮、牙龈出血、舌尖红(心火、肺火)。心烦心悸、失眠多梦、口渴生疮

肾虚的人容易心火旺,心主火,肾主水。

专家推荐:栀子豉汤:

提示:肠胃不好的人用生栀子泡水代茶饮,栀子寒凉不宜久服。

心火:手掌大鱼际发红、心烦、胸闷、失眠。

心火、小肠火:专家推荐:用导赤散治疗。降心火利小便。莲子心:去心火。苦瓜可泻心火:口腔溃疡与胃火和心火有关,西瓜皮与西瓜白瓤可去胃火,苦瓜可泻心火。蜂蜜拌苦瓜:苦瓜性寒味苦,可除邪热,泻六经实火。用蜂蜜拌苦瓜既可以调和味道,又可以固护胃气,同时,蜂蜜还有助于口腔溃疡面的愈合。去心火的中药有:生地、竹叶、生甘草(清热解毒也清心火)

导赤散方:生地黄15-30克、竹叶9克、通草6克、生甘草3-6克。(大人小孩都能用)。

尿急尿痛:西医称泌尿路感染,中医叫心火下移到小肠。单纯治疗泌尿感染不行,不除根,还可能会变成慢性泌尿感染,要除根必须清心火,生地是清心火最好的中药,清热养阴。就用导赤散。

清心祛暑饮:鲜荷叶6-10克、金银花6-8克、莲子芯5克、甘草5克。适用于大多数人、老年人、夏天养阴。禁忌:脾胃功能弱的人、喝后觉得腹胀的人慎用。

4、肝火旺:心情不畅。

肝阳上亢:目胀头痛、伴有头晕、面色发红。专家推荐:薄荷菊花茶:肝火犯胃,也会引起口臭,所以在去胃火的同时,也要清肝火。菊花清肝火,薄荷配上菊花对于缓解口臭会呈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肝气郁结: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喜欢叹息、胸胁或两乳胀痛、皮肤黑斑、肝血不足。口苦、咽干。(久郁生热)。腿抽筋:肝气郁结,肝血不足。专家推荐:逍遥丸。用天麻钩藤煮水喝。用5天停7天。三次为一疗程。按揉太冲穴:清泻肝火、解肝郁。缓解肝郁代茶饮:合欢花10克、桑叶10克。解郁安神清热。

肝气郁结的表现:1、体重迅速增加、胖。2、不厌油腻。3、嗜食肥甘厚味。4、疲乏不耐劳动。5、右胁疼痛或伴右胁痞块。6、大便黏腻不爽。7、舌苔白或白腻、舌质暗、脉沉滑。8、可见血脂异常。针对肝郁脾虚,徐院长给出了调理方:青矾散+碧玉散+白金丸,能祛湿化痰、舒肝利胆、活血化瘀。这个方子治疗早期脂肪肝尤其有效。青黛、明矾、草决明、生山楂、醋柴胡、郁金、丹参、泽兰青黛有清肝泻火的功效,明矾能够燥湿,醋柴胡既能疏肝,还不会导致乏力,郁金能清肝利湿理气,丹参、泽兰是两个活血药,能活血化瘀。

这个方子需要找专业的医生配伍,切忌自行服药。

如果觉得自己有肝气郁结的表现,也可以学习一下徐院长给出的舒肝解郁代茶饮,它的主要食材是一味花类药。白梅花饮白梅花5克,沸水冲泡,冰糖调味饮舒肝、和胃、化痰急躁易怒、口渴咽干等有热象者,可加入菊花;纳差食少者,可加入生山楂。所有的梅花都有理气解郁的功效,但是白梅花对胃肠刺激更小。脾虚人群,白菊花可以只放两朵;肝火旺人群,白菊花可以放5朵。

口苦口臭:多由肝胆湿热引起。专家推荐:用茵陈大枣茶。茵陈10克、大枣3枚。煮水饮。功效:清热利湿、退黄利胆。薄荷菊花茶:肝火犯胃,也会引起口臭,所以在去胃火的同时,也要清肝火。薄荷缓解口臭:胃火上炎会引起口臭,因为上火会使胃里发酵过程加速,发生反味,引起口臭。薄荷清热,属凉性,可清胃火和肺火,适合用来缓解口臭。菊花清肝火,薄荷配上菊花对于缓解口臭会呈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口酸:与脾胃或肝的功能失调有关。肝郁肝火也可能出现口酸。

莲藕有清肝降火、祛热除烦、凉血散淤

调肝茶:黄芩叶、夏枯草各3克,代茶饮,每日3次。清肝火散郁结。

5、脾火:口疮、口腔溃疡反复发作,都是虚火。脾火没有实火,都是虚火。

清脾火:治疗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降脾火不能单纯用降火药,脾气下陷会出现脱肛、子宫脱垂。胃火:偶尔出现口腔溃疡,不易复发,急性胃火。专家推荐清脾火代茶饮:防风30克,石膏30克。煮水代茶饮。治疗反复口腔溃疡,不适用急性口腔溃疡,急性的可以吃带芯的莲子。

心脾阳虚的症状:下肢水肿、疲乏无力、四肢沉重、头晕目眩、脉沉弱无力、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气短懒言。

心脾阳虚代茶饮:茯苓10克、桂枝5克、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适合于:四肢倦怠、头晕目眩、畏寒、下肢水肿。煮水开5分钟即可代茶饮。禁忌:阴虚、火热、舌质红无苔、口干、心烦、失眠、耳鸣、牙疼者。

6、胃火:牙龈红肿、肿痛、出血。胃经行至牙齿、口腔偶尔出现溃疡,不易复发,急性的是胃火,绿豆去胃火。口苦伴随口疮,多由胃火引起。专家推荐:清胃泻火茶:野菊花5克(清胃火治牙疼、通便)、枇杷叶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水煮15分钟代茶饮。适应症:牙龈出血、牙龈肿痛。黄连去火汤:黄芩3克、黄连3克、生甘草3克。清热泻火、解毒和胃。清胃散:生地15克、当归12克、牡丹皮10克、黄连6克、升麻9克。清胃凉血;西瓜皮与西瓜白瓤可去胃火:口腔溃疡与胃火和心火有关,西瓜皮与西瓜白瓤可去胃火,苦瓜可泻心火。凉拌西瓜白瓤:西瓜清热生津,外部的绿皮清热、清暑、益气效果最好,以用来入药;西瓜白瓤清热、利湿;中间的红瓤生津解渴,还可固护胃气。薄荷缓解口臭:胃火上炎会引起口臭,因为上火会使胃里发酵过程加速,发生返味,引起口臭。薄荷清热,属凉性,可清胃火和肺火,适合用来缓解口臭。专家推荐:薄荷菊花茶:肝火犯胃,也会引起口臭,所以在去胃火的同时,也要清肝火。菊花清肝火,薄荷配上菊花对于缓解口臭会呈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饮食不节是冬天上胃火的主要原因。白菜有利尿通便清胃火作用

脾胃虚寒:症状不同用药也不同。

脾胃虚寒:腕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专家推荐:用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

脾胃虚寒:寒凝气滞、脘腹吐酸、胸腹胀满:专家推荐:用良附丸温肾理气;

脾胃虚寒:食欲不振:专家推荐:用四香贴:丁香、木香、藿香、小茴香各等份,打粉,用黄酒、蜂蜜、香油各等份调和药粉20克贴中脘穴;

脾胃虚寒引起的口腔溃疡:用橘红漱口水:橘红15克、白茅根20克。两味药煮水,温水漱口含嘴里漱即可。功效:清火凉血。

脾胃湿热:厌食、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粘腻、口干口苦。舌偏红、苔黄腻。

胃阴不足:口干咽燥、胃脘嘈杂、痞满不舒、饿却不想吃饭。专家推荐:生津饮:石斛10克、西洋参10克、乌梅2个。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调理脾胃气虚: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各10克。

7、肾火:牙龈出血、牙齿怕冷怕热、牙齿松动。专家推荐:滋肾清热茶:枸杞子10克、莲子30克。水煮半小时以上。饮茶可食用。适应症: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齿怕冷、牙齿怕热。

肾虚:精力不足、腰酸痛、双膝无力、耳鸣、头晕目眩、夜尿多、白天尿失禁。肾气不足会影响到肝:肝胆湿热、肝气不舒。肾虚加咳嗽可用清胃麦味地黄丸。山茱萸(补肾阴)+淫羊藿(补肾阳)调理肾阴肾阳,滋补不燥热。

肾气虚:既阳虚又阴虚:多尿大便次数多、唾沫多、不孕、腰膝酸软发空。1、耳朵偏小、僵硬、肉少骨多、耳垂薄;2、牙齿稀疏、牙齿松动、牙龈根外露、牙缝宽。专家推荐:治疗肾气虚方:可以用菟丝子30克,面粉克。做法:菟丝子洗净加水放入锅中,煎取药液,用药液和面,做成小饼,油锅煎熟,覆盆子果每日15粒,就菟丝子饼吃。适用于①老人夜尿多;②夫妻备孕。

肾阳虚:手脚冰凉、血压偏低、心率缓慢、全身怕冷、体内寒、怕冷、怕风、夜尿多、舌胖大。专家推荐:用金匮肾气丸。调肾阴阳方:生地黄10克、黄精10克、生杜仲30克、桑寄生30克。适合肾阳虚者服用。肾阳虚代茶饮:茯苓10克、芍药6克、白术6克、生姜10克、肉桂3克、红糖20克。禁忌:上火的人、阴虚的人不能用。补肾阳贴:肉桂粉用黄酒调和成膏状贴敷于肾腧穴、命门穴。

肾阳虚水肿的症状:下肢或腰以下水肿、按之没指、恶寒喜暖、面色晦滞或晄白、四肢冷湿、腰酸膝软、舌淡嫩苔氺滑、脉沉微或欲绝、心脏病后期、糖尿病肾病后期、慢性肾病综合征后期、甚至有些肌酐都高、尿素氮也高了、肾功能都不好了、失代偿时、也有肝病重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肾阳虚的水肿、再严重就会出现肾功能衰竭了。肾阳虚用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肾阴虚:体内热、盗汗、手脚心热、潮热汗出、口鼻干燥、脸发烧、发红、咽干、腰膝酸软、四肢发凉、从内到外都冷、腰肩背足都更冷、小便频、夜尿多、尿失禁、手苍白、昼力不足、头晕耳鸣。舌体出现:地图舌、裂纹舌、镜面舌(无舌苔、发红),舌瘦小,夜间咳嗽会加重。更年期表现为:口干舌燥、心情烦躁。专家推荐:用六味地黄丸。也可用二至丸:治疗肾阴虚火旺、虚热、虚火。男女咸宜、虚热咸宜、四季咸宜。调肾阴虚方:生地30克、黄精30克、生杜仲10克、桑寄生10克。适合:糖尿病人、中老年人、孕妇便秘者、产妇。

8、肺热(火):测试:①肺症状:咳嗽、气喘、吐黄痰;②咽喉症状:咽干发痒、疼痛、咽有异物感;③皮肤症状:各种皮炎、皮疹、面部痤疮;④鼻窍症状:各种鼻炎表现。清肺热方:桑白皮15克,地骨皮15克。适用于:咳嗽黄痰。小儿减半。小儿肺炎:3岁以下。用量1/3。清肺热水果:柚子。

肺热咳嗽方:柚子克、大生梨克。洗净煮烂加蜂蜜或冰糖同服。

肺热哮喘方:鲜柚子克、蜂蜜克、白酒克。柚子白酒放入瓶罐密封一夜,入锅中煮至液体将干,加入蜂蜜待冷却装瓶备用。

肺气虚:嗓子干痒、鼻子干、干咳无痰、鼻子干擤鼻涕擤不出来、早上咯痰带血丝、有时鼻涕也带血丝、皮肤干燥。肺气虚除了呼吸道反复感染、咳嗽、气喘外。容易长湿珍,荨麻疹,起痤疮,后背发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过敏性哮喘。专家推荐:用沈氏女科玉屏风散:防风10克,生白术10克,桂枝10克,生白芍10克。功效:顾护卫气,如果口鼻干燥上火了可以暂停,药性平和服用1-2个月没事。

肺气不足容易引起皮肤病。

肺气受损:①面色白而无华;②皮肤干燥瘙痒;③易反复感冒;④流鼻涕打喷嚏;⑤咳嗽;⑥时感咽喉不适或咽痒。专家推荐:用补肺气药膳:黄芪母鸡汤;专家推荐:用玉屏风散。或用补肺气代茶饮:黄芪30克,知母10克。煮水代茶饮。吃7天休息,7天不好再用第二疗程。同时按揉膻中穴、内关穴辅助功效更好。

肺阴虚:干咳无痰、干咳少痰、干咳主要由肺阴虚导致。这种痰:口干、痰少而黏、咽痒作咳、颜色有白也有黄色。还有口干、眼干、大便偏干、有人皮肤也干燥。这种咳嗽:是由于肺的津液不足,肺阴虚了,虚火了。肺阴虚症状:久咳久喘,动则加重,口鼻干燥,口渴不欲饮,汗出恶风。

肺阴亏虚:久咳久喘。专家推荐:用沈氏女科沙参麦冬汤:沙参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白扁豆10克。适合:肺阴亏虚者。假如口鼻干得特别厉害,麦冬玉竹用20克。

肺虚火:一方面敛液成痰;另一方面虚火可以直接灼伤肺津,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肺阴虚日久了就会影响肾阴虚。肺阴虚肾阴虚久了,这种阴虚火旺的表现就更明显,这种人大多形体消瘦,伤及阴液,人体都很瘦。严重的人,手脚心都发热,出汗,盗汗,肾阴虚久了,会导致胃阴虚,影响食欲,肠道的津液不足,大便也偏干燥。肾阴虚舌体出现地图舌、裂纹舌、镜面舌,夜间咳嗽加重。专家推荐:用养阴清肺丸:滋养阴液、清虚热、止咳化痰。属于凉性药物,不能长期吃,症状缓解了,一般再选用平和的或用食疗调理。注意: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应用。

肺热痰湿:肺热痰湿咳嗽多觉得粘咳不净,大便黏腻,总觉得解不净,肚子胀不排气。这种便便,跟肺热有关,肺里痰湿日久生热,这种便秘不能单独治便秘,清肺热便秘自然解除。专家推荐:沈氏女科清肺饮:炙枇杷叶10克,桑白皮10克,桔梗10克,生莱菔子10克。凉水泡一小时,止咳药,最多煮10-15分钟。咳嗽痰特别多、觉得黏咳不净桑白皮用30克。如果大便特别黏腻肚子胀,不排气,生莱菔子用30克。

肺脾两虚:气短易感、畏风自汗、懒言声低、纳少腹胀、喜温喜按、四肢不温、浑身乏力。(脾主四肢)

肺肾两虚:气短易感、畏风自汗、懒言声低、腰膝酸软、小便清长、面色咣白。(腰为肾之府)

脾肾阳虚: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甚则腹胀如鼓、恶寒肢冷手脚凉、头晕乏力、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脾肾阳虚、肺气不宣)、久泻久痢、五更泄、下利清谷、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腰膝酸软、腹中冷痛。

脾肾阳虚的治疗原则:益气健脾,补肾。阳虚严重了温肾、利尿、清热解毒。多少有点儿血瘀,因为肾血流、脾血流都不是很通畅,所以要活血化瘀,水肿不严重的用五苓散加减;水肿严重时用五苓散加五皮饮。

王老推荐利水消肿茶饮方:黄芪苏叶茶:生黄芪30克、苏叶30克。纯益气健脾利尿。适合脾肾阴虚。不能用于脾肾阳虚。四宝茶:红小豆30克、黑芝麻30克、玉米须30克、薏米30克。有补肾作用,脾肾阳虚可以用。专家提示:脾肾阳虚严重的要及时就医治疗。

脾肾阳虚兼血瘀:症状:水肿、恶寒、肢冷、乏力、尿少、腰痛、便溏。(注:不是全部都有这些症状,大部分具备就可以确诊)。用济生肾气汤加减。也可以用温肾健脾养血药膳:肉苁蓉30克,乌鸡1只,生姜葱白少许炖汤。提示:肾阴虚的人吃了容易上火。适合脾肾阳虚

脾肾气虚:头晕乏力、气短上不来、舌苔薄白,湿重表现的脾虚重一点,大便溏稀、乏力。

痰饮的表现::胸闷、咳嗽、气短、痰多;:胸闷、心悸。: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涎。用健脾祛痰三白粥: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生薏米15克。煮粥。

注意:胃寒的人不宜用生薏米。可以用熟薏米。

9、祛湿:也要辩不同

湿气重的常见症状:口中发黏、头沉身重、食欲不振、大便黏腻。

湿热的典型症状:口苦口臭、不思饮食、口渴但不欲饮、反酸烧心、怕热、长湿疹、小便黄、大便粘滞、舌质红苔黄腻。

王老自用的清热护肾小方:莲子清热粥:苏叶20克,莲子20克,金银花10克,山药20克煮粥。专家推荐:黄芩绿茶饮:黄芩6克、绿茶3克。代茶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李时珍感冒昼夜咳嗽,全身燥热,感觉全身火烧火燎,一味黄芩,浑身清凉,燥热解除、咳嗽也止住了);祛湿热中成药:茵陈五苓丸。

寒湿:小便清、易水肿、怕冷、舌有明显齿痕、腿易水肿、舌质偏淡、舌苔白腻。专家推荐:茯苓山药豆蔻粥:茯苓20克、山药50克、肉豆蔻6克、糙米克。煮粥,一天一剂。功效:补脾胃、祛寒湿;砂仁生姜大枣茶:砂仁3克、生姜10片、大枣25-30克、蜂蜜、红茶适量。做法:大枣加水煮熟晾干,生姜切片加蜂蜜炒至微黄,将大枣、生姜、砂仁、红茶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每日1剂,分3次温饮食枣。也可艾灸委中穴、承山穴、丰隆穴等。祛寒湿中成药:香砂平胃丸。

小孩湿邪:出小疹子、湿疹、不太爱吃东西、有时候觉得有点懒、舌有齿痕、舌苔腻。专家推荐: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薏米煮粥。如果热比较重用生薏米,稍微有点热用炒薏米。小孩暑湿感冒,有湿热还发烧,低热还不吃饭,用鲜芦根10克、茅根10克煮水加赤小豆薏米煮粥,烧退湿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gm/4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