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升麻
金毛七、铁杆升麻、阴阳虎。
为虎耳草科落新妇属植物落新妇的根茎或全草。
多年生草本,高40-80cm。根状茎肥厚,具多数须根;茎直立,被棕褐色长毛和腺毛;基生叶为2-3回3出复叶,具长柄,小叶片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也有倒卵形的,长1.5-8cm,宽1-4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浅心形,边缘有重锯齿,叶上面疏生短刚毛,下面毛较多,脉上尤密;秋开淡红色或红紫色小花,圆锥花序对茎生叶而生;花轴密生深棕色长绒毛,花密集;几无梗。蓇葖果,成熟时橘黄色。
生于海拔-m的山坡林下或林缘、路旁、草丛中小多见。
药材特性夏、秋雨季采挖,除去茎草及须根、鳞片及绒毛,晒干。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或团块状,偶有分枝,有明显的疙瘩状突起,大小不一,长3-6cm,直径2-5cm;表面棕褐色至红褐色;顶端有数个圆锥状顶牙及凹陷或突起的茎痕,其周围密被黄棕色绒毛和褐色的膜质鳞片;下面有多数须根痕;质坚硬,难折断,横断面近边缘处有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环,中央棕褐色。气微,味微苦、涩。
以质坚实、断面棕褐色者为佳。
除去杂质,生用。
红升麻功效辛、苦,平。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止咳,散瘀止痛。主治感冒,头痛,身痛,咳嗽,跌打损伤等证。
1.《云南中草药》:活血去瘀,除湿止痛。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血祛瘀,调经行水。
3.《本草经集注》:(根)解毒。用叶挼作小儿浴汤,主惊忤。
4.《四川中药志》:清热止汗,治头痛项强及腰脊疼痛。
5.《贵州草药》:清热解表,祛痰止咳,敛汗。
10-15g。外用适量。
红升麻应用l.用于风热感冒,可与六月寒、透骨消等配伍。
2.用于风寒感冒,头身疼痛,可与长春七、路边梢、偏头草必桂枝等配伍。
3.用于风热咳嗽,可与鼠曲草、鱼腥草等配伍。
4.用于痰饮咳嗽,可单味煎服;或与大头翁、长春七等配伍。
5.用于风寒头痛,咳嗽,可与荔枝草、偏头草等配伍。
6.用于跌打损伤,关节筋骨拘孪,刺痛,可单味用;或与桃儿七、红毛七等配
伍。
临床配伍1.伤风头痛,偏头痛,遇风则重:红升15g,偏头草10g,长春七15g,藁本10g,太羌10g,川芎10g,当归10g。水煎服。(穆毅)
2.头风疼痛:红升麻10g,偏头草12g,长春七12g,防风15g,黄芪15g,白术12g,水煎服。(华有)
3.跌打损伤、刀伤、手术后等,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红升麻g,水2ml,煎2小时,去渣,浓缩成ml;每次服10-20ml,每日服3次。(魏苏雄)
4.跌打损伤,可用本品30g,黄酒蒸,分3次于饭前服,或水煎加少许黄酒(魏苏雄)
5.跌打损伤肿痛:红升麻、透骨消各适量,研粉;以水酒各半,调敷患处。(张志旭)
6.风湿性关节炎:红升麻9g,徐长卿9g,大头翁10g,千年健10g,水煎服。(张志旭)
7.治风热感冒:马尾参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8.治肺痨咳血、盗汗:马尾参、土地骨皮、尖经药、白花前胡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