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化社会,很多女性朋友会出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月经不调,其中有一部分深受月经量大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月经量大的那些事儿。
月经过多中医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较正常明显曾多称为月经过多亦称“经水过多”,月经过多传统理论认为辨证当分为寒、热、虚、实(虚、实)本病发展过程中,病由实转虚或虚实兼夹,临证中须详察,并灵活施治。
认识月经量少3个中医分型1气虚证主要症状:月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或兼见面色晄白气短懒言,肢软无力或小腹空坠。
发病原因:这一型的女性平时身体虚弱,或者久病后脾气受损。有的平时太劳累,又吃过多寒凉的食物,终致脾气受损,中气虚弱,气不摄血,以致月经经量过多。
治疗原则:补气摄血固冲。
中药推荐:人参、黄芪、白术、甘草。
方剂选择:举元煎《景岳全书》本方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中益气,升麻助黄芪升阳举陷,气升则血升,不治血而有摄血固冲之效。若正值经期,血量多者,酌加阿胶、艾炭、炮姜、乌贼骨以固涩止血。
2血热证主要症状: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粘稠或有小血块伴口渴心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发病原因:女性有小产、人工的病史,其体内比较容易积聚瘀血。有的是因为长期心情郁闷,导致体内瘀血停聚。当瘀血不去,则新血就不能在经络中正常运行,以致于月经会过多。
治疗原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中药推荐:地榆、茜草、马齿见、黄柏。
方剂选择: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地榆、茜草、马齿见、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本方中生地清热凉血、熟地、白芍养血、黄芩、黄柏清热泻火,直折热邪。山药、续断补肝肾,固冲任,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之效。
3血瘀证主要症状:经行量多色紫黯,有块,经行腹痛或平时小腹胀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
发病原因:这一型的女性属于阳盛体质,平时爱吃辛辣煎炸的食物。有的平时心情郁闷,以致肝郁化火﹔有的思虑过度,以致心阴不足、心火偏亢﹔有的是因为感受到外界的热邪,热邪迫血妄行,所以引起了月经量多。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止血。
中药推荐:蒲黄、五灵脂、三七等。
方剂选择:失笑散《和剂局方》中蒲黄活血止血、五灵脂散瘀止痛,二药和用,有活血散瘀,止痛止血之效,加血余炭、止血消瘀、加益母草、三七、茜草加强活血祛瘀止血之功。
认识月经量大4个西医原因1妇科疾病引发(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功血”,即无器质性病变的月经失调,常表现为月经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严重时会出现大出血等症状。
(2)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育龄女性常见的生殖器肿瘤,发病率很高。月经过多常见于肌间和粘膜下两种类型的子宫肌瘤。
(3)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症是引起阴道异常出血的常见原因。炎症发生时,局部血管变得脆弱,行经时的出血不易凝止,往往引起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
(4)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单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本来长在子宫壁内层的组织出现在其他位置上。这些“异位”了的子宫内膜干扰生殖器官的各种正常功能,常常会伴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等症状。
2血液病月经和人体其他出血现象一样,同样受到自身凝血系统的调控。某些血液病影响凝血,也会导致月经失调和月经过多,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3避孕方式不当(1)宫内节育器
节育环是普遍采用的避孕方式,它所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明显增多和经后淋漓出血等。
(2)避孕药物
如未按照说明书服用避孕药,或者漏服、错服,容易导致机体内的生殖激素水平紊乱,子宫内膜的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异常出血。
4其他气候及季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情绪紧张、过度疲劳、饮食不当等,有时也会引起月经过多。
注意事项!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扰及冲任而为月经疾病。
2、要根据气候环境变化,适当增减衣被,不要过冷过凉,以免招致外邪,损伤血气,引起月经疾病。
3、劳逸结合,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过则易伤脾气,可导致统摄失职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经疾病。
4、饮食要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引起月经不调。
5、重视节制生育和节欲防病,避免生育(含人流)过多过频及经期、产后交合,否则损伤冲任、精血、肾气,导致月经疾病。
???小文的咖啡厅∣给您一杯咖啡的时间,思考与阅读
爱医药,更要爱生活
长按白瘕风能治疗吗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