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北京,低海拔区域的开花植物渐少,而高海拔区域的气温已经接近夏末秋初,进入野花争艳的时节。
7月11日去百花山,上山沿路开花植物很少,山顶草甸却是花海。7月25日,依旧从聚灵峡上东灵山,会是怎样的花况呢?
聚灵峡景区入口海拔约米,一路沿溪流而上,生境与玉渡山有些类似。龙牙草、路边青、歪头菜、糙苏等随生全程;前段依水而行,亲水的植物比较多;中段穿梭于密林之下,开花植物很少,仅小草甸一段有比较密集的野花;上段随着渐近山顶,高海拔分布的植物正在花期;海拔米的大草甸花较多,翠雀、牛扁已进入花期。过了大草甸又往山顶爬了一段,如愿见到目标种白苞筋骨草。
这次也是刷山以来最累的一次,粗算往返14公里,耗时8小时。
照例,按海拔记录重点植物~
~~~~峡谷段分割线~~~~
一路菊科的植物不少。
1.毛连菜
菊科毛连菜属
毛连菜全株被绿色硬毛,叶片背面也密布硬毛,摸起来很是扎手。
2.牛蒡
菊科牛蒡属
没想到牛蒡的植株能长到一人多高!
牛蒡的叶也是很大的宽卵形或心形,头状花序的总苞片披针形,顶端勾状内弯,可借此附于动物身上——前几天有个热门视频,就是一个小姑娘把牛蒡粘在头发上做成假发,然后,摘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哈哈~
3.烟管蓟
菊科蓟属
终于见到开花的烟管蓟,下垂的头状花序,是烟管蓟一个重要的识别特征。
4.和尚菜
菊科和尚菜属
我会一直记得这种植物的——因为这个名字~
5.北麻花头
菊科麻花头属
其实并不会分辨它和其他麻花头总苞片的区别~~先记录一下吧。
还有很像蓝刺头的日本续断。
6.日本续断
忍冬科川续断属
日本续断开花了真好看,梦幻的淡粉色~
日本续断的叶也挺特别:叶对生,羽状深裂,叶柄和叶背脉上均具疏的钩刺和刺毛。
水边则是各种常见的亲水植物~
7.水金凤
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果然是常见植物。
8.豆瓣菜
十字花科豆瓣菜属
可惜没有看到距离近的植株,只能用望远镜观察它略肉质的植株和白色的小花。
9.柳叶菜
柳叶菜科柳叶菜属
说实话感觉柳叶菜的花有点俗艳——可能是因为花有点大的缘故,还是小花柳叶菜比较精致~
10.落新妇
虎耳草科落新妇属
一路没看到浅裂剪秋罗,但落新妇不少。
沿途还有众多伞形科植物,能一眼认出来的就是短毛独活。
11.短毛独活
伞形科独活属
短毛独活也是亲水植物。之所以能一眼认出它,除了植株高大,还是因为它花絮边缘的花瓣辐射状增大。
12.小窃衣
伞形科窃衣属
为什么叫做“窃衣”,据说是因为窃衣果实上通常有内弯或呈勾状的皮刺,可以黏附在人或动物身上,得以传播种子。
小窃衣的复伞形花序上花很小,叶片多回羽裂,果长卵形,有斜向上内弯的钩刺。
13.?
伞形科藁本属
不知道是哪个种,只看到它的叶裂得稀碎——科学的说法叫做叶羽状全裂,末回裂片条形。
除了龙牙草和路边青,一路还有不少开着黄花的植物。
14.北柴胡
伞形科柴胡属
北柴胡的茎生叶很有特色,条状披针形,具7-9条纵脉,上面鲜绿色,下面淡绿色,常有白霜。
15.异叶败酱
忍冬科败酱属
败酱:植株高大,茎生叶对生,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先端尖,边缘具粗锯齿。雄蕊稍超出或几不超出花冠
异叶败酱:植株要矮小纤弱一些,茎生叶对生,羽状深裂,中央裂片最大,雄蕊伸出花冠外
16.薄叶皱叶委陵菜
蔷薇科委陵菜属
经过几个月突击辨识委陵菜,我可以自豪的说,因为种类众多,委陵菜已经全部认混了~~
之所以敢认薄叶皱叶委陵菜,因为见它生在石缝中,且看上去叶质较薄~~
唇形科的植物也看到几种,除了遍布的糙苏,一路又看到3种。
17.麻叶风轮菜
唇形科风轮菜属
上次玉渡山匆匆一瞥,这次重点观察了一下。麻叶风轮菜(又叫做风车草),下唇形状和甘露子不同。
18.益母草
唇形科益母草属
花冠下唇比上唇长,益母草没错了。
19.蓝萼香茶菜
唇形科香茶菜属
顾名思义,蓝萼香茶菜的花萼蓝灰色,雄蕊外露。
沙参开始进入花期。有意思的是,峡谷段以细叶沙参居多,过了小草甸,则逐渐被展枝沙参替代。
20.细叶沙参
桔梗科沙参属
细叶沙参的叶不见得就是条形,也有椭圆形的~所以还是要看其他的特征:细叶沙参叶互生,萼裂片丝状,花冠白色或淡蓝色,花柱明显伸出花冠外。
细叶沙参的叶并不见得细~
21.展枝沙参
桔梗科沙参属
展枝沙参叶3-4枚轮生,圆锥花序塔型,萼裂片椭圆状披针形,全缘。花冠钟形,花柱略伸出。
发现聚灵峡很有意思,单看某种花,数量都不算多,但种类不少。
22.大叶铁线莲
毛茛科铁线莲属
有观点认为大叶铁线莲和卷萼铁线莲应归并为一种——这样好,不用找不同了。
23.东亚唐松草
毛茛科唐松草属
是东亚唐松草还是展枝唐松草?
二者的区别之一是瘦果——东亚唐松草2-5(宽短),展枝唐松草1-3(窄长)——没看见果实~~
二者的区别之二是茎和花序形状——展枝唐松草二歧分枝——可什么是二歧分枝~~
24.白首乌
夹竹桃科鹅绒藤属
观花其实和观鸟很像,一旦你见过了某种植物,就会反复见到它,比如白首乌~~
25.狼尾花
报春花科珍珠菜属
越看越可爱的一种植物,偏向一侧的花序,真有点毛茸茸的感觉~
26.苦参
豆科苦参属
人喜新厌旧的心理可真可怕——才第二次见到这种植物,我就有点不在意了~
27.水蔓菁
车前科水蔓菁属
路上也看到一株草本威灵仙。对比看二者区别还是挺大的。
28.露珠草
柳叶菜科露珠草属
露珠草只有2个花瓣,顶端2浅裂。为啥叫露珠草?私以为它毛茸茸的小果子,乍一看很像露珠~
垂果南芥也在花期。胡桃楸果实已经很大了。
~~~~小草甸分割线~~~~
边爬升边看花,加上午餐耗时近3小时才抵达小草甸。小草甸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有一些喜欢高一些海拔的植物开始出现了:石竹、蓝花棘豆、斜茎黄芪……整体以紫色调为主。
29.蓝花棘豆
豆科棘豆属
一年过去了,这个季节开花的豆科植物,又都不认识了~
蓝花棘豆算是最挺拔的一种,我甚至在大草甸上,把一株个体矮小的蓝花棘豆认成了手参~~
30.斜茎黄芪
豆科黄芪属
斜茎黄芪总状花序腋生,花序长而密集,萼齿狭披针形。
31.花苜蓿
豆科苜蓿属
其实花苜蓿算好认的了——羽状三出复叶,花聚成伞形,黄色花冠外面带紫色。
32.野亚麻
亚麻科亚麻属
再复习下野亚麻的识别要点:萼片边缘有黑色腺体。
(野亚麻灵魂照)
33.黄芩
唇形科黄芩属
还没分清京黄芩和并头黄芩呢,黄芩本种又来了~
黄芩叶对生,条状披针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萼基部有囊状突起的盾片。
34.蓝刺头
菊科蓝刺头属
最爱蓝刺头~终于快开花了!
35.苍术
菊科苍术属
苍术(zhú),头状花序乍一看很不起眼,其实还挺好看,花全为管状,我拍的这株白色中稍带点红色,挺有味道。
苍术的叶边缘有刺状锯齿,头状花序下部的叶状苞片也有刺状的裂片,一看也是个狠角色~
36.薤白
石蒜科葱属
薤白的花序常有珠芽。
37.委陵菜
蔷薇科委陵菜属
叶背白色,叶背白色,叶背白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这株并不白~~
在小草甸还看见一条蛇,藏在一条石缝里,默默得注视着我们。
榆叶梅的果子~
过了小草甸,又走了很久,终于上了木栈道,依旧是密林的生境,依旧花不多。沿途不时出现一两株展枝沙参,还有华北耧斗菜。
38.白芷
伞形科当归属
感觉白芷的复伞形花序也挺有特点的,一是极为浓密(科学的说法叫做伞辐极多),二是整体颜色更接近绿色。
39.华北耧斗菜
毛茛科耧斗菜属
华北耧斗菜过了盛花期,但海拔较高的地方还能看到开花的植株。
华北耧斗菜花较大,雌蕊不伸出花外,距的末端钩状。
40.长柄唐松草
毛茛科唐松草属
萼片早落,仅余雌雄蕊,雄蕊花丝上部略增粗。
41.瓣蕊唐松草
毛茛科唐松草属
也是萼片早落,但雄蕊的花丝增大成棍棒状,明显比花药宽。
42.兴安升麻
毛茛科类叶升麻属
其实距离路边有一定距离,看不清细节,从花序形状看更像是兴安升麻。兴安升麻是雌雄异株的,有机会再仔细观察吧~
43.藜芦
藜芦科藜芦属
从春天就不停见到的藜芦,终于见到开花的植株!最大的感觉,好奇葩——巨大的圆锥花序,暗黑系的花朵。
44.美蔷薇
蔷薇科蔷薇属
美蔷薇除了枝条上的皮刺,萼筒捏一捏,手上有一种松香味,也是重要的辨识特征。
45.野罂粟
罂粟科罂粟属
一看到一株开放的植株,无需多言的美。
~~~~大草甸分割线~~~~
大草甸上就是典型的高山植物了。大致分两个色系:
蓝紫色系:大片的岩青兰和蓝花棘豆,见缝插针的灰背老鹳草,早开的翠雀,石竹、瞿麦、秦艽、钝萼附地菜……
黄绿色系:金莲花、金露梅、狭苞橐吾、牛扁、小花草玉梅、拳参、山蚂蚱草、绢茸火绒草……
46.岩青兰
唇形科青兰属
岩青兰在大草甸是杂草一般的存在,想忽略都难。
47.灰背老鹳草
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
灰背老鹳草教会我,不要轻易的叫出你以为的植物的名字,而是要仔细观察再下结论。
灰背老鹳草花很大,叶掌状5裂,然而花开放时并不下垂,且雄蕊的花丝没有毛——后面二者是毛蕊老鹳草的特征。
48.翠雀
毛茛科翠雀属
我果然是膨胀了,看见翠雀,竟然很平静。退化的两枚花瓣上的可爱小黄点都没能吸引我的注意力~
49.牛扁
毛茛科乌头属
乌头很有点高山植物的feel。
50.山蚂蚱草
石竹科蝇子草属
山蚂蚱草和石生蝇子草很像,但二者的生境不同,山蚂蚱草生长在石质山坡、亚高山草甸。二者花瓣也不同,山蚂蚱草花瓣瓣片两侧无裂片。
51.卷耳
石竹科卷耳属
花瓣5,顶部2裂至1/3处。
52.绢茸火绒草
菊科火绒草属
绢茸火绒草最有特点的是苞叶,今次仔仔细细看了它的花。
53.狭苞橐吾
菊科橐吾属
经不起细看,远看总状花序还挺壮观。
54.金露梅
蔷薇科金露梅属
一念这个名字,就会想起一句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55.白苞筋骨草
唇形科筋骨草属
看到的几株都是有点残的植株,不过已经很满足了。
白苞筋骨草的生境~
白苞筋骨草是典型的的“花不够美叶来凑”的代表,白色或绿紫色的巨大苞片,把昆虫吸引过来,帮它藏于苞片内的唇形花授粉。
本日最大的惊喜其实不是植物,而是昆虫。
宁波尾大蚕蛾
某扑棱蛾子
还有无图无真相的蜉蝣——平生第一次看到蜉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