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颠疯如何确诊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08/5985095.html
口甜
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临床上可分为两大类:脾胃湿热所致的甜味和脾胃内热或外感邪热所致的过度食用辛辣稠味产品所致的甜味。前者的特点是口感甘甜口渴,偏好饮水,经常进食易饥,或唇舌肿痛,大便干燥,舌红苔干,脉数强。后者大多由年老或长期病伤脾胃引起,导致气阴两伤,内生虚热,脾液灼热。其特点是口感甜美、口干饮水不多、气短、疲倦、食欲不振、安徽腹胀、大便干燥软。
1.脾胃湿热证
主症:口甜,脘腹闷胀,纳呆欲呕,尿黄,便溏而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沉细而缓。
治疗:清热祛湿,甘露消毒丹(茵陈、黄芩、连翘、藿香、石菖蒲、滑石、木通、白蔻仁、射干、薄荷、川贝)加减。
方中茵陈、黄芩、连翘、藿香、滑石等清热利湿,白蔻仁、木通配藿香加强健脾祛湿作用。
加减:发热,呕吐,加黄芩、半夏、竹茹。脘腹胀满,便结,加大黄、枳实。舌红或绛,加生地黄、丹皮。
2.脾胃实热证
主症:口甜口渴,喜食善饥,脘腹胀满,尿短赤,便结,舌红,苔黄干或腻,脉滑数。
治疗:清胃醒脾,清胃散(黄连、当归、生地黄、丹皮、升麻)合泻黄散(藿香叶、栀子、石膏、甘草、防风)加减。
本方主治胃中积热,具清胃凉血作用。方中黄连清胃热,配升麻散火解毒。黄连得升麻,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虑,并作为引经药。用生地黄、丹皮凉血止血,清热养阴;当归和血养血。泻黄散可泻脾胃伏火。方中生石膏为清除胃火要药,栀子清热除烦,配防风疏散脾经伏火;用藿香理气和中,又可助防风疏散脾火;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加减:胃火炽盛,齿龈红肿,便结,脉大苔黄者,可加玄参,并用大黄通腑泄热。口干,舌红少苔,脘腹胀满,加枳实、石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