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认为本病多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临床上没有动脉硬化的年轻人患高血压病也变得十分普遍。众所周知,高血压病的治疗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但在中医看来,事实并非如此,请看案例:
裴某,女,27岁,年3月18日就诊。头晕冒眩,周身沉困,恶心呕吐,心慌乏力,体胖,大腹便便,平素易怒,测血压/mmHg,服用降压药物已半年,服药后血压仍在/mmHg上下波动,大便溏,日三、四行(此症状已持续四五个月),小便不利,舌质淡红,舌体胖大盈口(且自觉舌头大满口),苔白水滑,脉沉,寸关力弱,双尺沉实有力。诊断:眩晕(高血压病),证属脾虚水气上冲。经云:急则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遂处方如下:泽泻40克炒白术20克茯苓30克桂枝15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炒枳壳12克生麦芽30克干姜6克天麻15克炙甘草10克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服上方2剂后头晕明显减轻,呕吐消失,5剂后恶心消失,便溏改善,守方服至17剂后头晕、恶心呕吐均消失,身困及便溏明显改善,血压下降至-/80-96mmHg,舌体已无胖大之象,仍乏力,冲气已平,水气将化,缓则治其本,嘱患者停用降压药,并调整处方如下: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炒白术20克当归12克陈皮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牡蛎30克泽泻30克天麻15克炙甘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服上方10剂后乏力消失,大便已完全恢复正常(利小便以实大便),前述诸症俱消,舌脉基本复常,血压稳定在-/80-90mmHg,体重下降。上方稍事加减以善其后。按语:高血压病多阴虚阳亢,风、火为患,平肝潜阳、滋阴降火、镇肝熄风等为治疗常法,然气虚阳虚,痰、虚作怪者亦复不少,本例患者虚胖肿满,恰属后者。胖人多痰湿,多气虚,易患水气病。水气为病,四处流行,见证多端,如困脾犯胃则脘痞呕恶,凌心射肺悸动咳喘,上冲头面则昏蒙眩冒,下走肠间则便溏泄泻,阻滞气机则周身肿重,影响气化则浮肿尿少等等,本病患者兼而有之,当属水气病无疑。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者主诉有明显的乏力,脉象显示寸关脉小而无力,双尺脉沉实有力,显系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于阴中,清阳不升之象。本虚标实。水液代谢失常,气不化水,饮停心下,水气上冲,冒眩呕恶,血压升高,为当务之急,急则治标。回顾《伤寒杂病论》原文:①“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②“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③“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主之”④“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⑤“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⑥“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据以上经文及患者脉症,首选泽泻汤、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组成复方治疗以行水降冲,温阳化气,助阳消阴,取效后邪去正虚,故转攻为补,用补中益气汤合牡蛎泽泻汤健脾益气,升清降浊以治本。标本相得,邪气乃服。
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仅仅是疾病的一个症状,是现象不是本质,“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之一,故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理念和方法与西医不同,治疗的关键不在针对高血压这一疾病现象,而在对引起血压升高这一外在现象的内在本质进行治疗,而且治愈后是可以长期停药的。然而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是十分复杂的,中医也不可能治愈所有的高血压病患者,这需要志同道合者联手攻关。二十一世纪是中医药腾飞的世纪,在国家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政策指引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急性传染病和一些疑难疾病方面,一定会有所突破,走在国际前列的。
附:原始处方两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