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世家健康行食疗养生系列之黄芪

主持人:“传播中医药文明,感受中医药魅力,倡导中医药健康”。朋友,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我们与中国百强企业烟台中医世家联合策划播出的中医文化节目--《中医世家健康行》,以下是《魅力中医药》。

  

听众朋友,走进烟台中医世家,如同走进中医药博物馆,在那里通过“医疗”“医药”“文化”“科研”“教育”“保健”六位一体的展示,向我们全面展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历史,成就和现状。中医药特色的优势、规范、资深在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彰显。尤其是名家义诊、科普宣传等活动的开展,使更多人走进中医药、认识中医药、收获中医药带来的魅力。今天,中医世家特聘讲师鹤清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老字号的展示,帮助听众提升中医素养、了解中医知识,使大众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更有参与意识。

  

主持人:鹤清老师好。

  

嘉宾: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好。

  

主持人:听众反馈信息,很喜欢《魅力中医药》这个栏目,可以听故事,感悟中医药美丽。今天,带来什么精彩的内容?

  

嘉宾:我想说说首屈一指的补气中医药--黄芪。

  

主持人:我知道,中医药名的背后都有一段很美好的故事。

  

嘉宾:是啊,黄芪这个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中医,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坠崖儿童牺牲。老人形瘦,面色淡黄,人们称他为“黄耆”以示尊敬,意为面黄肌瘦的老者。老人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将其墓旁生长的一种草药起名为“黄芪”。

  

主持人:中医药故事里,总会带出精神层面的东西,让我们非常感动。

  

嘉宾:下面一则有关黄芪的传说,看会给您带来什么呢。《旧唐书?6?1方技传》记载唐朝许胤宗在南陈新蔡王手下做官时,柳太后突然患中风说不出话来,请遍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柳太后因为口噤不能服药,眼见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众医束手无策,新蔡王更是心急如焚。而精通医药的许胤宗不但不着急,反而提出用热汤气熏蒸法为太后治病。于是用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数十斛,放到柳太后的床下,药汁弥漫,烟雾缭绕,柳太后当天晚上就能说话。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太后便康复同以前一样了。

  

主持人:鹤清老师,从药物学的角度看,中药故事传说显然不能当作考究药物起源的依据,也不能当作实际应用的药典,因为它是在流传中不断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传说故事在解释各种特定药物的药性及其如何被人们发现的过程时,往往也是符合一定的客观规律的。

  

嘉宾:你说的非常的好。就像刚才我们说的柳太后猝患中风,是因年老体弱、气血失调的结果。而黄芪性温,善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风性微温,善散风胜湿止痛。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说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二者相伍,既能补气固表而健体,又能散风行滞而调气血,恰中病理。再加上热蒸气既能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又能润肌肤、开毛窍,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故能在较短时间内收效。主持人:鹤清老师,您今天说起中药黄芪,我记忆当中著名学者胡适先生很喜欢中医药黄芪。

  

嘉宾:哎,你怎么有这样的印象?

  

主持人:很久以前,我在一个资料上看到过一些记载。

  

嘉宾:您的记忆是对的。胡适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他对中医也有些偏见。但是,他却与中医药黄芪结下了不解之缘。年秋天,胡适患病吃了不少西药,却总不能完全见好,后来幸得名医陆仲安先生诊治,施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治疗,结果其病迅速痊愈。时隔不久,胡适的友人马幼渔的弟弟患水肿病,肿到两眼都不能睁开,众医均束手无策,又是陆仲安先生重用黄芪等药,不出百日便治好了。也就从那时起,“洋气十足”的胡适先生,便对中医药黄芪的作用产生了新的认识。中年以后,他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果然作用很好。特别是在讲课之前,先喝几口黄芪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他于是便将这个“诀窍”告诉了周围的人,也使他们受益匪浅。

  

胡适先生曾期望以科学实验的方法来探讨黄芪等中药的奥秘,今天已变为现实了,越来越多的药理研究实中医学有关黄芪的药效认识是十分正确的。据每日邮报报道,目前,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丽塔?6?1埃弗罗斯,从中药黄芪植物中提取而成的药物,可增强人体免疫细胞抵抗病毒,并对人体一些器官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灌服黄芪的动物,增重快,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高,游泳时间延长,尿量增加。黄芪还可降低动脉压,减慢心率,舒张冠状动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防治循环衰竭。对实验性肾炎也有很好的疗效,可使肾脏病变减轻,尿中蛋白定量减少。

  

主持人:这么说,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嘉宾:可以肯定的说,用途很宽泛。

  

主持人:长期饮用黄芪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嘉宾:体质虚弱的中老年朋友也可以像胡适那样,每天用10克左右黄芪,开水泡后代茶饮用,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另外,除了泡水,还可以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当归,这样补气养血的效果也不错。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虽然补而不腻,但由于属于补益类中药,对于常有烦热盗汗的阴虚内热体质或内有实热、常爱上火的体质的人,都不宜经常服用。

  

另外,取黄芪加防风、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适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取黄芪配伍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可治盗汗。以黄芪配白术、防己、生姜、大枣,可治水肿。黄芪与党参、白术、甘草、枳壳、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脱肛、子宫或内脏下垂。用黄芪配伍陈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产后便秘。用黄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关节、肌肉疼痛。以黄芪加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银花、白芷,可治痈疽内脓已成而不破溃。取黄芪、生薏米、赤小豆、鸡内金、陈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存浮肿。但需要明确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肾阴虚者,不宜服用。

  

主持人:在鹤清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得知,黄芪确有明显的强体作用。它的药理是什么?

  

嘉宾: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肺经,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功效,兼有升阳、益卫固表、脱疮生肌的作用,主治肺脾气虚咳喘、气虚自汗、气虚水肿尿少、气血不足之贫血、气虚血滞之偏枯等症。中医认为,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所以,清代名医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一书中将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较”。与人参相比,黄芪的补气之力虽不及,但人参没有升阳、固表、内托、利水的功效。

  

主持人:鹤清老师,黄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多少年?

  

嘉宾:有多年了,黄芪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

  

主持人: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份自豪感。也愿这份对中医文化的热爱之情,延展到更久远,不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消失了。因为,这是无数先人对我们期望。

贞芪扶正系列,汲取更多活力

贞芪扶正颗粒

贞芪扶正颗粒主要成分为黄芪和女贞子。黄芪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女贞子也能诱发淋巴细胞增殖,起到免疫增强的作用,两药都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合用后可显著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患病率及疾病的复发率,并对多种疾病具有防治作用。贞芪扶正颗粒适用人群广、效果确切,老少皆宜、男女都适用。

您的







































白癜风是什么样症状的
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com/smyp/2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