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寐
栀子豉汤加味治失眠重证白某,男,40岁。
患失眠症已半年,曾服中西安神药剂,均未获效。自觉困倦乏力,食欲不振,总觉胸脘不适,入夜心烦意乱,辗转床笫,有时通夜不能入睡,小便黄。入院后,服安神镇静剂无效,要求用中药施治。切其脉,濡数无力;视其舌,苔白厚腻。予曰:病系湿热阻于中宫,心肾不交,单独宁心滋肾,安神镇静,无益也。宜先治其病,病去自然神安,神安则自易入睡,失眠不治而治。法宜引水液上升,泄湿热下行,水火济,阴阳和,病必能除。拟栀子豉汤加味治之。
淡香豉1g,焦栀子1g,生苡仁15g,白杏仁9g,京半夏9g,带皮茯苓18g,川厚朴9g,广藿梗9g,大豆黄卷31g,鲜荷叶31g,佩兰叶9g,瓜蒌壳9g。
三剂,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药尽三剂,白腻苔退,胸脘舒适,诸恙大减,继以三仁汤加减清理而安。
诊治心得:栀豉汤加味本为治余热留扰胸中,心中懊恨之证,本案患者失眠,为湿浊内阻,热扰胸中,病机相同,故治之亦愈。
杞菊地黄汤治心肾阴虚头晕失眠
湛某,男,4岁。
患者述经常失眠,一夜只能合眼一两小时,甚为恼火。尤其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易怒,耳鸣眼花,腰酸背疼,口燥咽干,不欲饮水,食欲不振,大便微结,小便色黄;舌红,无苔;六脉细数。症属心肾不足,阴虚阳亢之候。法宜滋养肝肾,宁心潜阳为治,拟杞菊地黄汤加减:
生地4g,枣皮1g,麦冬1g,茯神9g,泽泻9g,丹皮9g,菊花9g,枸杞1g,炒枣仁1g,炒知母9g,生牡蛎(先煎)4g,珍珠母(先煎)31g。
三剂,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药后诸病渐减,能入睡5小时以上,头晕脑胀减轻,以病属慢性,须较长时期服药以巩固疗效,嘱续服杞菊地黄丸以善后。
诊治心得:本案为心肾亏损,阴虚阳亢失眠症。失眠一症,多由忧思过度,大脑功能活动失调,精神因素致病。属近代医学之“神经衰弱”,中医则为心肾受病,以脑为髓海,为肾所主,心主神明,凡人之思维,心肾关系最为重要,故本案治法,以宁心滋肾为主。
归脾汤加减治心脾两虚心悸失眠
艾某,女,40岁。
患者面色苍白,目眩头晕,心慌心悸,夜难入寐,合目则梦,胃纳不佳,记忆力减退,月经不调,差前落后;舌质淡,苔薄白;六脉细弱。病属心脾两虚,气血亏损之候。法宜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为治。拟归脾汤加减:
党参4g,黄芪4g,当归9g,白术1g,朱茯神1g,炒枣仁1g,炙远志6g,广木香3g,龙眼肉15g,炙甘草6g,龙齿(先煎)15g,牡蛎(先煎)15g。
三剂,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药后症减其半,饮食增进,能入睡四五小时。继以党参养荣丸调理一月而安。
诊治心得:本案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失眠症。近代医学所谓“神经衰弱”,多由心脾肝肾亏损所引起,思虑过多则伤心脾,脾虚血少,无以养心,则心悸、健忘、多梦诸症纷起。抑郁伤肝,肝伤则肝阳易亢,阳亢则肾阴虚衰,于是头晕、目眩、心烦、易怒等症,更为加剧。治病求本,故以补脾养心为主,不拘泥于治失眠之一症也。
鸡子黄连阿胶汤加味治阴虚阳亢心烦不眠
成某,女,49岁。
患者近一周来,虚烦不得眠,心悸怔忡,记忆力差,精神衰疲,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六脉细数。病属(心)阴虚阳亢之候。法宜滋阴清火,补心安神。拟鸡子黄连阿胶汤合甘麦大枣汤治之。
黄连6g,酒黄芩6g,白芍9g,鸡子黄(每次搅服一枚)3枚,阿胶(烊化兑服)9g,甘草6g,小麦31g,大枣9g。
三剂,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药后诸症减轻,能入睡5小时,嘱服天王补心丸一月以善后。
诊治心得:本案为阴虚阳亢,心火独旺失眠症。方用黄连直折心火,佐白芍以收敛神明,阿胶以滋阴,鸡子黄入通于心,佐芩、连于泻心火中以补心血。水升火降,心肾相交,则虚烦解而得寐矣。又得甘麦大枣之养心安神,甘润缓急,则安眠之力更优。
安神定志汤加味治心虚胆怯失眠
纪某,男,35岁。
自述因生活不安,思想包袱重,忧思过度,心虚胆怯,遇事犹豫不决,少决断,入睡易惊易醒,不能较长时熟睡;舌质淡,无苔;六脉细数无力。病属忧思过度,心虚胆怯。法宜补益心气,壮胆安神。拟安神定志汤加味:
潞党参1g,白茯苓1g,朱茯神15g,炙远志9g,生龙齿(先煎)18g,石菖蒲9g,琥珀末(分三次冲服)3g。
三剂,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药后入睡较易,轻微惊动不感恐惧。效不改方,复诊守原方进退续服六剂以竟全功。
诊治心得:本案为心虚胆怯失眠症。病由忧思过度,神志不易安定,故难熟睡。此症近人患之者颇多。方用潞党参以补益心气,远志、石菖蒲以壮胆安神,龙齿、琥珀以镇惊,茯苓、朱茯神以补心,共奏安神定志之功,气足胆壮,病自向愈。
温胆汤加味治痰湿壅阻胃中不和失眠
况某,女,50岁。
病者述睡眠不好已半年,遍尝中西安神镇静药无效。入夜久久不能入寐,胸膈气闷不舒;白天头晕脑胀,四肢乏力,口淡无味,饮食不香,苔白厚腻,六脉缓濡。病属痰湿壅滞,胃中不和。治宜和中,涤痰,化浊。拟温胆汤加味:
水竹茹1g,炒枳壳1g,法半夏1g,化橘红18g,白茯苓1g,生姜9g,生苡仁18g,广藿香1g,酒黄芩1g。
三剂,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药后白腻苔退,胸膈闷满减,饮食知味,夜能入睡4小时以上。复诊守原方化裁,续服六剂以善后。
诊治心得:本案为痰湿壅滞,胃中不和失眠症。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湿痰阻滞中宫,心肾不能相交,故难入寐。温胆汤和中化痰,扫清心肾通道之障碍,心肾相交,则不治失眠而自能安卧。
朱砂安神汤加味治心火亢盛失眠
项某,男,50岁。
患失眠症已八日。入夜精神特别兴奋,稍睡即醒,心烦口干,舌红无苔,六脉数。病属心火亢盛之候。法宜清火安神,拟朱砂安神汤加味:
黄连6g,生地18g,当归6g,甘草3g,朱砂末(分三次兑)3g,合欢花1g。
三剂,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药后入夜能安睡4小时,口不干,心烦止。继以酸枣仁汤化裁连服三剂以善后。
诊治心得:本案为心火亢盛失眠症。方用黄连为君以直折心火,生地、当归以滋阴养血,朱砂、合欢花以抑制精神之兴奋。经云:“阳入于阴则寐,阴出于阳寤。”心火亢盛,犹之杲日临空,晴空万里,夜气何由来临,必也日落西山,夜气乃至。本方清火安神,制其兴奋,引阳入阴,神志得安,自无失眠之患矣。
人参养荣汤加味治思虑过度心脾两虚健忘
蔡某,男,58岁。
述近半年来,因用脑过度,感记忆力差,健忘厉害,想起前,忘了后,回忆往事,老是想不起来。此种现象,不知是否是病,特来求治。予曰:以年纪论,近六十岁之人,年老神衰善忘,为生理自然现象,不足为病。但以症状论,却非正常现象,实为健忘之候。查舌质淡,脉细弱。病系气血两亏,心脾虚损,脾失健运,心神失养,而为健忘之证。法宜补气血,养心神。拟人参养荣汤加味:
红参(先煎,另兑服)6g,炙黄芪1g,陈皮6g,桂心3g,白术1g,酒当归1g,炙甘草6g,酒白芍1g,熟地黄1g,五味子6g,白茯苓1g,炙远志肉6g,红大枣6g,石菖蒲3g,抱木茯神1g,煅龙齿4g,朱砂末(分三次兑服)3g。
三剂,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药后无不良反应,记忆力尚未见显著好转,嘱将原方续服六剂后,再配四剂研末,炼蜜为丸,长期服用,徐徐图功。
诊治心得:本案为思虑过度,心脾两虚健忘症。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由是而知心肾亏损,髓海空虚,实为健忘之主要因素,而脾为心之子,脾主思,故与健忘有密切关系。患者健忘,即因脾失健运,血不养心,心神失养所致。本方大补气血,以人参养营汤治其本,健忘可以渐愈,不能立求速效,故为丸徐徐图之。此方老年服之,可以改善健忘症状。
-END-有用就扩散有用就点在看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熊寥笙中医难症诊治心得录》
作者/熊寥笙,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