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风热药易知录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
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行气
:薄荷是发散风热药里面发散能力最强的了(虽然这组药的发散能力整体都不强)而且在使用的时候一般也不分寒热,治疗风寒表证也在用(如荆防败毒散)
:用于风热上扰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麻疹初期、或风邪外束肌表导致的疹发不畅。
:利用薄荷的芳香作用,可以疏肝理气,以及治疗胃肠气滞,还能芳香化湿
:消散风热清利头目头风头痛失音痰嗽皮肤隐疹
:后下不能久煎
牛蒡子
:疏风清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润肠通便
:疏风作用不强,小于薄荷
:荆芥、防风都能透疹,但没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这是牛蒡子的优势
:用于风热上侵
:即能疏风又能清热,即能升散又能清降,是典型的双向药
蝉蜕
:疏风清热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镇静安神
:疏散作用不强,和牛蒡子类似
:作用也不强,但有很好的祛风止痒的作用
:实际上就是清肝明目
:针对肝热生风引起的抽搐,但量要大
:专门针对小儿夜啼
桑叶
: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发散风热力量不强,和牛蒡子类似;
:能清肺热、肝热,同时能润肺燥:益肝阴明目,补益的力量弱。
:弱
: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菊花
: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
:和桑叶类似
:清肝热,益肝阴(弱)
:一般用野菊花,用于治疗疮痈肿痛
注:桑叶菊花相须使用,区别是桑叶兼清肺热,凉血止血;菊花能解毒
蔓荆子
:疏散风热止痛清利头目
:蔓荆子最大的特点是止痛,它是疏散风热药里面唯一能止痛的。
;用于风热上扰所致的头昏目赤肿痛。
柴胡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除了少阳证,也可以用于一般的感冒解表,而且寒性不大,寒热均可。发挥这个功能要10g以上
:肝郁不舒,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发挥这个功能要10g左右
:主要是升举脾的清阳之气,而且必须和补气药配伍才可以,发挥这个功能要3g左右。
: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本经》这个描述是最好的,柴胡如果只有解表、疏肝、升举的功能的话,在《伤寒论》当中的很多用法是解释不通的,所以它还能够把上焦和中焦的一些气结给疏散开来,同时帮助脾胃推陈出新。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升麻的解表能力不强,所以它主要体现在透疹上,因为疹子是人体内的毒素,不能用发散太厉害的药猛透出来,所以只能用升麻,牛蒡子这类的药一般补益人体的正气,一边引导疹子慢慢地出来。
:清热解毒是升麻最特色的功能,当然牛蒡子也具有解毒透疹的功能,一来是对热度类的斑疹升麻和牛蒡子更有针对性,二来可以针对热邪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这个功效和力量与柴胡是差不多的
:升阳炙用,清热生用。
葛根
: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
:葛根的发表主要适用于外感出现的项强,不管寒热均可。
:葛根有升阳气、生津液、通利血脉的作用,综合这三个作用,它可以给祛除肌肉中的瘀滞(主要是热邪入里煎灼津液造成的),濡润肌肉,并引导阳气来温煦肌肉,这也是它能治项强的原因。
:主要是升脾阳,它和柴胡、升麻升脾阳的区别点在于脏器的脱垂用柴胡、升麻,脾气下陷的下利用葛根。
:这个功效和升麻是类似的,所以有一个方子叫升麻葛根汤,用来透疹。
:一些医家认为葛根没有直接生津作用,它是通过清热来生津的,但是《本经》中有明文说它“主消渴,起阴气”,所以笔者认为它不光是间接生津,还能促进人体脾胃生津。
: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葛的花蕾葛花也是一味药,能够解酒醒脾。
淡豆豉
:解表除烦
:关于豆豉的性味主要看拿什么泡它,用麻黄、紫苏泡它就是温性的,用桑叶、大青叶泡它就是寒性的,但不管怎么泡,总得来说它的发散力量都很弱,所以都作为辅助药。
:除烦的表述主要源自于仲景的栀子豆豉汤,但其实起主要作用的是栀子,清心除烦,而用麻黄泡过的豆豉一是用来制约栀子的苦寒之性,二来它其实也是个药食两用的药,可以保护胃气,三来豆豉微微的发散作用类似于苏叶的宽胸理气,主要就是通过这三方面除烦。
小结
1发散风热药的发散力量都不如发散风寒药。
2大多数发散风热药,因为能外散风热,所以都有一定清利头目的作用。
3因为发散风热药多属凉性,所以有清热之功。
赵云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