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听完方阵课,依然不会用六病表之辨

本周六疑难攻坚迎来神秘嘉宾——张圣浩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解肌法和解表法,张老师选择了一个非常有鉴别意义的病案。你在临床上会不会也遇到一些病人,在表有身体酸痛、恶风恶寒,本以为是风寒束表,可仔细一看,患者口干饮多,恶热腹满,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方药呢?且看医案:

初诊医案

患者:陈某,女,70岁

主诉:身酸痛伴有困倦乏力一周余。

既往史:既往有红斑狼疮病史,长期服激素药。

刻下:身体乏力,精神疲倦,头部疼痛,颈部疼痛,身体觉酸痛,身重如裹,自觉如感冒状。容易口干,饮水多,小便色淡黄,无不利,大便日二行,成型,质可,纳不好,无饱胀。怕风冷,怕热,容易出汗,汗后身冷,睡眠不好,头沉重,头部稍疼痛。膝关节疼痛。刻诊手微凉,天冷容易手足凉,偶有胸闷感,面色稍红。甲状腺彩超:甲状腺乳头状CA?待排查。

查体:舌淡紫红嫩苔薄白黄,睑色淡红边稍红,目下卧蚕,下肢皮肤甲错,腹部按满,血络。脉缓。颈部可扪及结节肿大伴有压痛。

患者表里合病,以表为所苦所急。但患者怕热易汗出,腹满面红、口干多饮,可见里位以阳明火证为主,所以这是一个阳明中风病。从这点我们就可以排除了解表的法度,要从解肌法入手。那么患者在表位既有阳明结热的攻冲(外结伴有疼痛),又有津血不足引起的身乏力疲倦酸痛等,这就既要清实热也有清虚热,既要补津液也要散结气。所以选方在解肌法的基础上必然是石膏+葛根同用的处方。选用葛根八物解肌汤:

葛根八物解肌汤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二·伤寒门伤寒疫疠

治时行疫疠病,壮热头痛唇干。石膏汤方

石膏(碎一两)葛根(锉三分)芍药贝母(去心)百合升麻(各半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一分)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豆豉五十粒,葱白三寸,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复诊医案

服药后身体乏力头部疼痛身体疼痛较前明显改善。左侧颈部尚有少许疼痛,牵连到肩部。颈部结节较前缩小。无口干,口涩,饮水不多,小便色淡黄,无不利,大便日2次,成型,偏软,纳一般。夏天怕热,冬天怕冷。容易出汗,刻诊汗出不多,睡眠较前改善,肩部怕风。冬天手足凉,夜间怕冷。眼睛干涩,手稍凉。偶有胸闷感。

舌淡红苔薄白,睑色稍红。下肢皮肤干燥,血络。脉缓。复查甲状腺B超后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患者服药后身疲倦乏力、身体疼痛明显改善。表上的结热攻冲减轻,需要更好的解表。但仍不可选用麻桂类攻表,葱白和麻桂对比,葱白温润而解表,麻桂温燥而解表。故选用葛根十物解肌汤。

葛根十物解肌汤

治时行疫疠病,壮热头痛唇干。石膏汤方

石膏(碎一两)葛根(锉三分)芍药贝母(去心)百合升麻(各半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一分)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豆豉五十粒,葱白三寸,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三诊医案

服药后大便偏烂。身体乏力、头部疼痛、身体疼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

无口干口苦,饮水不多,小便色淡黄,无不利,大便日一次,成型,质可,纳可,无饱胀。无怕风冷,无怕热,汗不多,睡眠可,左侧颈部无疼痛。容易头晕。平素容易晕车。无胸闷。基本无夜尿。视力蒙。

舌淡红苔白,睑色稍红,下肢皮肤干燥,甲错,血络明显。手温,脉缓。

患者结热渐减,此时需照顾里位的津液,同时温化水饮,选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精彩的病案讨论就到这里结束啦。讨论中提到了“太阳阳明合病,解肌法和解表法如何区分?”这个令人头疼的话题,鉴别要点将会在1月25日的“六病表之辨析——麻黄与石膏之辨”课程内进一步讲解。

六病表之辨析立足于临床,甄选临床常用且错用的表药进行辨别,让你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1月25日第一节课为“麻黄与石膏之辨”,这节课中我们将弄清楚这些问题:

为什么阳明病的条文中也有“恶寒”的表现?

是不是有恶寒、身痛的表现,就一定要使用麻黄解表?

阳明中风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解肌法方子里会有麻桂?

太阳阳明合病,解肌法和解表法如何区分?

当然有几则病案,帮你巩固这些要点!

1月29日的第二节课中,我们将继续进行第二个难点的选择,那就是——桂枝和黄芪之辨!

那么明天20:30,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临床系列课——六病表之辨析吧!

课程信息

课程主题

临床系列课——六病表之辨析

课程时间

授课老师

课程费用

本次系列课程费用如下:

原价:元

两人成团价:元

扫以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pf/8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