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ldquo升清降浊法r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慢性肾衰是以乏力、恶心、纳呆、小便不利或浮肿为主症的疾病。中医认为该病由脾肾功能失司,致浊毒内蕴,属本虚标实。我们将其病机归纳为虚、瘀、湿、逆,即肾虚血瘀为本,浊毒内蕴为标,用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治疗,对"浊毒”采用升清降浊的方法。

本期为大家介绍“升清降浊法”治慢性肾衰之浊毒内蕴。

“升清降浊法”治慢性肾衰之浊毒内蕴

浊毒内蕴是该病的重要特征,浊毒可以化热,所在部位最常见于中焦,严重者弥漫三焦。生理情况时,脾主升清气、胃主降浊气,形成中焦的升降功能。若脾胃虚弱,饮食入胃后不能被脾脏运化,成为湿浊,进一步湿浊内蕴日久酿为浊毒,阻于中焦,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脾不健运则纳呆;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脾主四肢、脾主肌肉,湿毒内阻则周身乏力困重;湿阻气机、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甚至浮肿。浊毒形成的原因我们认为与脾肾两虚、瘀血内停有关。

治疗慢性肾衰强调升清降浊,药用升麻与大黄,升麻升举清气,大黄荡涤肠腑降浊。

升麻在《神农本草经》中无“升举”之义,“主解百毒,辟温疾、瘴邪”。慢性肾衰中的浊毒之邪应为百毒之一,温疾和瘴气虽有特异性,但与浊毒和湿热有相似的性质。李东垣在补中益气汤中用升麻“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治疗中气下陷、气虚发热时用升麻升举下陷之中气。《脾胃论》曰:“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张锡纯治疗胸中大气下陷时也强调升麻有升举之义,取“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与“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共同升举下陷之气,“至若少腹下坠或更作疼,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需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

升麻的升清作用有两个含义:其一,升麻性甘微寒,性能升散,有宣发透散的作用;其二,升麻可引下陷的脾胃清阳之气复其原位。慢性肾衰患者湿浊、浊毒内蕴导致纳呆、呕恶,清气下陷还会出现尿蛋白、尿潜血等精微外泄,所以升麻既可向上宣畅气机,又可升举中气,达到升清的目的。

《神农本草经》中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古人对大黄的功能认识已经很全面了,而今人用大黄多取其通腑排大便的作用。其实大黄的通降作用不单指下肠道积滞,还有下瘀血、破癥积、清利湿热,只有瘀血、宿食、癥积、湿热清除,才能推陈致新、安和五脏。

我们用升麻与大黄作为对药调节中焦气机,一方面使“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下陷精微得以提升,一方面使瘀血、宿食、癥积、湿热得以荡涤下行,最终使湿浊上下分消得以化解。

《素问·六微旨大论》记载:“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清降浊法即调节气机,用大黄、决明子通腑泄下湿浊、湿毒、瘀血、宿食,轻取升麻、苏叶辛散向上,提壶揭盖,一升一降,恢复脾肾升降出入的功能,推陈致新。

党办宣传

编辑:孙静

校对:雷春香

责编:陆静

往期精彩内容

名老中医大咖齐聚为您健康把脉,市中研附院“名医馆”试开诊啦!

强身防疫先预防体质辨识帮您忙

小艾灸防大病——市中研附院中医治疗科专家为您支招

脸上长痘掉头发?别慌,市中研附院皮肤科专病门诊为您解忧

汤药是个宝,服用有讲究——市中研附院药学部专家为您讲述中药汤剂的服用与保存

点击“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pf/5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