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这个内脏是一个上进,怕湿的孩子

朋友们好,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脾的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就是说脾气具有向上运动的特性。这个特性有什么作用呢,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把水谷精微向上运输;二是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

1

把水谷精微向上运输又称为升清。

这个清字就是指的胃肠消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由于脾气具有向上运动的特性,所以就会很自然而然的把水谷精微输送到人体的上部,包括心,肺,头部等。

输送到肺,这样肺就有力气干活了,由于肺主气,所以肺就铆足了劲呼吸,为身体生成气。

输送到心,心也是干劲十足,马上就和肺配合,把一部分水谷精微生成血,然后干劲十足地把血输送到全身各处。

这样人体所需的气血就有了。

输送到肺的水谷精微,肺除了自用以及和心配合生血之外,其他的都通过肺气肃降的作用布散到全身。

这就好比地上的水蒸发到天空中,然后又通过下雨的形式灌溉万物,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充分利用了肺的高位和肺气肃降的特性。

其他脏腑得到雨露之后,也有干劲了,都各忙各的,全心全意为您服务。

脾气上升的生理特性,促成了脾气主运化的生理机能。

站在五脏总体的角度来看,各个脏腑独特的生理机能都形成了各自相应的生理机能,所以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但是,万事万物的运动都可能会受到某种条件的制约,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随心所欲想干嘛就干嘛。

正常情况下,脾气可以很好上升,发挥生清的作用,可是如果脾气虚弱了或者脾气被湿气困住了,那么脾气就不能好好的上升了。

既然脾气不能好好上升了,那施展乾坤大挪移转运水谷精微的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接着,心肺收到的货就少了,真是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自用还得用来化生气血,结果就是两头不讨好,原材料不够气血的生成少了,自用不够没力气干活。

那其他眼巴巴等着肺下雨和心打鸡血的脏腑呢,自然也是吃不饱咯。

总结起来就是脾气升动失常,水谷精微输布失常,气血的化生和输布障碍,从而导致连锁反应,出现各种病变。

另外,脾气不能好好上升,对胃来说影响很大。

大家都知道脾胃是一对好搭档,脾气和胃气组成了人体的中气。其中脾气是上升的,负责生清;胃气是下降的,负责降浊。

正常情况下,一升一降,中气运行得很好。可是当脾气不能好好升的时候,那胃气也就不能好好降了。

就像踩自行车一样,两只脚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才能好好的骑车。

营养物质得不到好好的利用,消化后的浊物也不能顺着胃肠道好好下降,于是发生了瘀堵。

水谷精微得不到好好的利用,那么人就会感到头晕目眩,没有力气,精神疲惫,而且因为水谷精微不升则降,大量的营养物质到了肠道中会使大便变稀,于是身体就会用便溏,泄泻的症状告诉你:浪费啊,赶快治好吧。

浊物不能顺利排出,就会有腹胀,嗳气,食欲不佳,口臭,排便不正常等症状。

2

脾气可以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

脾气上升除了可以输送水谷精微之外,还可以托举内脏,使各脏腑不下垂。常见的内脏下垂有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很多医家治疗内脏下垂都会用到补中益气汤。

这个经典的方子出自于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

组方为黄芪,人参,甘草,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功效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要想能好好托举,气的分量不能少,于是方中黄芪,人参,甘草都是补气的,再用当归补血,因为气血的分量要相适应,光补气是不行的。

气补足了,还得让它正常向上运动,于是升麻和柴胡出场了,他们俩负责督促帮助脾气上升。

另外,还有白术是健脾的,脾健康了,气血生化就有源头了,不能老是靠药来补气血啊,那只是权宜之计。

最后,因为脾胃是好搭档,有帮脾的白术,也要有帮胃的橘皮。橘皮可以理气和胃,这样吃下去的补药就不会滞在胃中。

喜燥恶湿

这个特性就是说脾喜欢干燥一点的环境,不喜欢太湿的环境。

注意,是太湿不行,而不是一点湿都不能有。

脾的五行属土,我们可以通过土的干湿状态来比类脾的状态。

大家都知道,农业作物要想长得好,土的含水量很关键。对于大部分的作物来说,干旱的土地是长不成的,水涝的土地作物也会死掉。

因此,脾虽然是喜燥恶湿,但喜的这个燥,也不能太过了。虽然讨厌湿,但也不是说一点湿润都不要。只是说,是湿和燥之间,脾是愿意靠近燥的。

既然喜燥恶湿是脾的生理特性,那么当脾所处的环境太湿的话,是会影响它的生理机能的。

这就好比你非要逆着一个人的性子要求他,他的工作是做不好。

那么,湿漉漉的环境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是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因素。

内因:因为某种原因,脾气虚弱了,就不能好好施展乾坤大挪移正常输布津液,这样的话,津液在体内就开始游手好闲,于是产生了痰饮水湿。

换句话说,津液能被好好利用就称之为津液,如果不能被好好利用就会变成身体的负担——痰饮水湿。

水湿产生了之后,脾就更加不得劲了,在原来气虚的基础上,被水湿包裹着,更加施展不开,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

外因:长期呆在潮湿的地方,或者某段时间外面湿气太厉害,导致湿气侵入人体。

由于湿邪是阴邪,所以人体的阳气奋起抗争,但是打不过,于是阳气大伤。然后,脾恶湿,怕什么来什么,湿邪最喜欢找脾的麻烦,所以阳气大伤的脾气抵不过湿邪,然后就被困住了。

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最后的局面都是湿困脾,脾运化不力又生湿。

要解决这个困局,只能是祛湿和健脾同时进行。

祛湿后,脾气受到的束缚就解开了,该干嘛就干嘛去。

健脾后,脾气力量壮大了,津液的输布效率高,就不会生水湿。

这就好比要救一个被绑着困住很久的人,不光要解开绳子,也不要忘了给他补充体力。

常用的健脾祛湿的方子有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

其中四君子汤适用于脾气虚弱导致的脾气不振,湿气较轻的时候;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气虚,湿气较重的时候;

补中益气汤适用于脾气虚弱,湿气不明显,中气下陷,内脏下垂的时候。

好了,脾的生理特性就聊到这儿,明天我们接着聊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或医案分享,欢迎私信,或发邮件到

qq.







































白癜风治好大概要多少钱
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pf/4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