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小周,今天我们继续讲十种根茎类的药用植物。包括赤芍、白芍、黄连、升麻、防己、北豆根、延胡索、板蓝根、地榆、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
知识点:
白芍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省,均系栽培。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药材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略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饮片白芍:呈类圆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
赤芍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及川赤芍的干燥根。
芍药主产于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川赤芍主产于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多系野生。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药材呈圆柱形。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长的皮孔样突起,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黄连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味连主产于重庆石柱县,四川洪雅、峨眉等地。湖北、陕西、甘肃等地亦产。主要为栽培品。为商品黄连的主要来源。雅连主产于四川洪雅、峨眉等地,为栽培品,极少野生。
云连主产于云南德钦、碧江及西藏东南部,原系野生,现有栽培。
药材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饮片黄连片: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细小的须根。切面或碎断面鲜黄色或红黄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极苦。
升麻
为毛莨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亦产。 药材为不规则的长形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有坚硬的细须根残留,上面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下面凹凸不平,具须根痕。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裂隙,纤维性,黄绿色或淡黄白色。气微,味微苦而涩。
防己
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
药材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称为车轮纹。气微,味苦。
北豆根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
药材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和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细,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延胡索(元胡)
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湖北、湖南、江苏等省亦产。多为栽培。
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药材呈不规则扁球形。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饮片延胡索:呈不规则的圆形厚片。外表皮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细皱纹。切面黄色,角质样,具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板蓝根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药材:呈圆柱形。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地榆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
地榆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长叶地榆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药材 地榆: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具纵皱纹,粗糙。质硬,折断面较平坦,略显粉质,皮部淡黄色,木部粉红色或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而涩。
绵地榆:根呈长圆柱形,稍弯曲,着生于短粗的根茎上。表面红棕色或棕紫色,有细纵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皮部有多数黄白色或黄棕色绵状纤维,木部淡黄色,放射状纹理不明显。气微,味微苦涩。
苦参
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主产于山西、河南、河北等省。
药材: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具异型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气微,味极苦。
山豆根
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
主产于广西、广东,习称“广豆根”。
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药材: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葛根
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
药材: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外皮淡棕色至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的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
饮片:呈不规则的厚片或边长为5~12mm的方块。切面浅黄棕色至棕黄色。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
粉葛
为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
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多为栽培。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外皮,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或斜切成厚片,干燥。
药材呈圆柱形、类纺锤形或半圆柱形;有的为纵切或斜切的厚片,大小不一。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呈灰棕色。体重质硬,富粉性。横切面可见有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气微,味微甜。
饮片呈不规则的厚片或立方块状。外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切面黄白色,横切面有时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体重,质硬,富粉性。气微,味微甜。
练习题:
1、(多选)板蓝根的药材性状特征主要有
A.呈圆柱形,稍扭曲
B.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
C.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
D.质坚硬,断面强纤维性
E.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2、白芍主产地是
A.浙江
B.福建
C.河南
D.吉林
E.江苏
3、防己药材横切面显
A.星点
B.云锦状花纹
C.朱砂点
D.车轮纹
E.菊花心
答案与解析:
1、ABCE
本题考查板蓝根药材的性状鉴别。板蓝根药材呈圆柱形,稍扭曲(A对)。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C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B对)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D错),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E对)。
2、A
白芍主产地是浙江(A对)、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省。
3、D
防己药材横切面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习称“车轮纹”(D对)。星点(A错)是随部异型维管束,为大黄根茎横切面特征。云锦状花纹(B错)是皮部异型维管束,为何首乌横切面特征。朱砂点(C错)是指药材断面散在的红棕色油点,为茅苍术等横切面特征。甘草药材横切面显菊花心(E对),菊花心是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形如开放的菊花,有“菊花心”特征的药材还有黄芪﹑白芍等。
小周药师说:
今天讲了十种药材,重点药用植物的科属要知道,比如白芍、黄连都是毛茛科,苦参是豆科,菘蓝是十字花科。此外,特征性结构也需要掌握,防己的车轮纹,黄连的过桥,以及重要中药板蓝根的基本特征,考过很多次。其次是一些药用植物的主产地,板蓝根的产地在河北,芍药的产地是浙江。标蓝的地方重点记忆,其他过一遍有个印象就可以。
白颠初期的表现卡介苗疫苗是否适合白癜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