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
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外感寒热之邪,內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脾虚传送无力,糟粕内停,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胃与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盛,燥屎内结,可成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燥热下移大肠,则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肝主疏泄气机,若肝气郁滞,则气滞不行,腑气不能畅通;肾主五液而司二便,若肾阴不足,则肠道失润,若肾阳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而传送无力,大便不通,均可导致便秘。
为什么说“便秘是百病之源”
1.便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淋巴都分布在此。也就是说,70%的免疫力都集中在我们肠道内。长期便秘必然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
比如有些人经常地感冒,吃药、打针都不见效;有的人肠胃常常闹毛病,吃东西容易拉肚子;有的人动不动就觉得累,犯困;有的人不小心弄破了手指,伤囗好久都没有愈合等。这些免疫力弱的表现,都可能因为便秘所致。
2.便秘容易引起血液中毒
便秘时间久了,人体肠道内的有害细菌和毒素会无法及时排出体外,滞留在肠道里面,容易被肠壁毛细血管吸收,融于血液。而被污染的血液输送到其他地方,容易引起其他部位的疾病。如有毒血液进入脑部,损害中枢神经,易诱发中老年人痴呆症;到达肝部,加速肝硬化,导致肝癌;流经心脏,则易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
3.便秘会损害容貌和形象
宿便绝对是皮肤的头号“克星”。因为肠道中的毒素堆积,可能导致皮肤粗糙无光泽,形成色斑和暗疮。长此以往,人很容易衰老。另外,还有一些体臭和口臭等问题,也可能是宿便在作怪。
辨证论治
『实秘』
肠胃积热
症状:大便于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泄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此方泻而不峻,润而不腻,有通腑气而行津液之效。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养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
气机郁滞
症状:大便于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
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可加厚朴、香附、柴胡、莱菔子、炙枇杷叶以助理气之功。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
阴寒积滞
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导滞。
方药:大黄附子汤。
方中附子温毕散寒,大黄荡除积滞,细辛散寒止痛。可加枳家、厚朴、木香助泻下之力,加干姜、小茴香以增散寒之功。
『虚秘』
气虚
症状: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临厕排便困难,需努挣方出,挣得汗出短气,便后乏力,体质虚弱,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气润肠,健脾升阳。
方药:黄芪汤。
方中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为方中主药,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若气虚较甚,可加人参、白术、“中气足则便尿如常”,气虛甚者,可选用红参;若气虚下陷脱肛者,则用补中益气汤;若肺气不足者,可加用生脉散;若日久肾气不足,可用大补元煎。
血虚
症状:大便干结,排出困难,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脉细。
治法:养血润肠。
方药:润肠丸。
方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火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引气下行。可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若兼气虚,可加白术、党参、黄芪益气生血,若血虚已复,大便仍干燥者,可用五仁丸润滑肠道。
阴虚
症状: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肠通便。
方药:增液汤。
方中玄参、麦冬、生地滋阴润肠,生津通便。可加芍药、玉竹、石斛以助养阴之力,加火麻仁、柏子仁、瓜蒌仁以增润肠之效。若胃阴不足,口干口渴者,可用益胃汤;若肾阴不足,腰酸膝软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阳虚
症状:大便或干或不干,皆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觥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得热痛减,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润肠。
方药:济川煎。
方中肉苁蓉、牛膝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润肠;升麻、泽泻升清降浊;枳壳宽肠下气。可加肉桂以增温阳之力。
若老人虚冷便秘,可用半硫丸;若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可用理中汤加当归、芍药;若肾阳不足,尚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
便秘的食疗方
1.杏仁当归炖猪肺
原料:杏仁15克,当归15克,猪肺克。
做法:将猪肺洗净切片,在沸水中氽后捞起,与杏仁、当归一起炖熟即可。
功效:润肺,润肠通便。
2.松子粥
原料:松子仁15~20克、粳米60克。
做法:松子仁研碎,同粳米煮粥。
功效:养阴润肠。
3.杏仁芝麻糖
原料:甜杏仁60克、黑芝麻克、白糖克、蜂蜜克。
做法:甜杏仁打碎成泥,黑芝麻淘洗干净,白糖、蜂蜜熬化,加入黑芝麻、甜杏仁搅匀,冷却即可。
功效:养阴润燥,润肠通便。
4.鲜笋拌芹菜
原料:鲜嫩竹笋克、芹菜克。
做法:将竹笋煮熟切片。芹菜切段,用开水略焯,控尽水分与竹笋片相合,适当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润肠、通便。
5.胡桃粥
原料:胡桃仁4个、粳米克。
做法:将胡桃仁捣烂同粳米一起煮成粥。
适合人群:适用于体虚肠燥的孕期便秘患者食用。
曰常调理
①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最好每天早饭后定时排便,根据“胃——结肠反射”的机理,进餐后易于排便反射的产生。
②养成集中精力排便的习惯。上厕所不宜看书报、听广播、抽香烟等,消除一切分散诱发便意及延长排便时间的下良习惯。
③不能忽视便意。经常忽视便意或强忍不便,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久,大便容易干燥,从而引起或加重便秘。
④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体力劳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注意腹肌的锻炼,如仰卧起坐、跑步、跳绳等活动。避免久坐、久卧、久站。
⑤自我腹部按摩,简单的方法为:仰卧位,以腹部为中心,用自己的手掌,适当加压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约10分钟。可促进消化道的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⑥自我保健,经常做体操、缩肛训练、气功、太极拳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