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好文,各位见识秦伯未的诸多退热法,

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7637171.html

一、通便退热法

伤寒和温病邪传中焦,胃中热盛,势必消耗津液,影响及肠,大便秘结。此时非但发热不退,而且热势蒸蒸,有增无减,日晡更剧,严重的出现烦躁不宁,神昏谵语,舌苔黄腻而糙,或生芒刺。治疗宜下法通便,譬如釜底抽薪,水自不沸。

通便是退热的重要治法之一,在一般的发热证上,可以结合其他治法使用。我在临床上最常使用凉膈散,因其具有清热和通便双重作用,对一般比较严重的发热兼便秘患者,有相当疗效。

发热证用通便法,目的是使通便后退热,所以兼有清热、解毒、护阴、生津等作用,与一般通便不同。

二、催吐退热法

发热证心中懊恼,或曾经下后身热不退,心下结聚作痛,张仲景曾用栀子豉汤催吐。后来此法少用。

对有些发热患者,挟有胸膈痰浊,胃中停滞,本来就欲吐,可以一吐为快,却用降下之剂,也能逆其性而发生变化。

我尝治一患者,发热五日不解,处自服银翘解毒片,继增胸闷泛漾,改用汤药,亦以银翘散为主,加入黄连、枳实等。我诊其脉滑数,舌苔黄腻板滞,身热不甚高,口不渴,大便秘结。经考虑后,认为痰滞内阻,复感外邪,遂使浊阴不降,不同于表邪入里化热。既有泛漾欲吐,可因其势而利导之。愈用清降,更难疏散。以栀子豉汤加厚朴、橘红化痰通滞,桔梗、枳壳调畅胸中气机。服头煎后,觉胃中松动,随即吐出痰涎宿食;再进二煎,得大便,身热亦退。

三、和解退热法

用于少阳证。发热证中有忽寒忽热,一天内可以数次发作,称为“寒热往来”。所说和解,是和其里而解其表,和其里不使邪再犯,解其表仍使邪从外出,含有安内攘外的意义,目的还在驱邪。小柴胡汤用柴胡、黄芩清热透邪,人参、甘草和中,佐以半夏、姜、枣止呕而和营卫。

这方法不仅用于外感发热,内伤杂证出现不规则的寒热往来,也能用来加减。邪正不并立,不是正气胜邪而病退,便是邪胜正气而病剧,根本不能协调。和解退热法主要用于外感内伤错杂的证候,用调和的方法来解除外邪。

比如藿香正气散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食,出现寒热、头痛、呕恶、胸膈满闷等症,用藿香疏散和中,兼治表里,苏、芷、桔梗散寒利膈,帮助发表,朴、夏、陈、腹化湿行气,帮助疏里,再用苓、术、甘草补益正气。

凡是具有安内之力及攘外之能的,都属于和解的范围。至于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虽亦不离和法,但作用不同。

四、表里双解退热法

表热当汗,里热当清当下,这是大法。假如发热时表里证俱见,或传变后表证未除,又见里证,可以疏表清里或汗下同用,称作表里双解法。

三黄石膏汤:治疗表里、上下均热,脉象洪数,麻黄、豆豉解表热,石膏、山栀、黄连、黄芩、黄柏清内部上中下三焦之热。(此方值得推荐!!)

凉膈散:薄荷、山栀、连翘、黄芩疏表清热,芒硝、大黄攻下。

防风通圣散(很常用的一个药方):治疗寒热,目赤,鼻塞,口苦口干,咳嗽,咽喉不利,便秘溲赤等症,麻黄、防风、荆芥、薄荷、桔梗宣肺散风,黄芩、栀子、石膏、滑石清里热,芒硝、大黄泻实通便,又因饥饱劳役、气血怫郁,加入当归、芍药、川芎、白术、甘草等调肝健脾。(配伍全面且严谨。)

另外,对于两经同病,如太阳阳明合病用葛根汤,少阳阳明合病用柴胡升麻汤,也可称为双解法。

五、清化退热法

用于湿热证。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一经结合,不易分解。发热证中最常见的湿温病,治疗时如剥茧抽丝,去了一层,又来一层。

湿温病:身热上午较低,午后增加,两足不温,伴见头痛、自汗、心烦等热证,及胸闷、恶心、舌腻等湿证,又有口干不欲饮,饮亦不多,且喜热汤等矛盾现象,严重的出现神昏,亦时明时昧,不同于纯热证的狂躁不安。

治疗湿温必须清热化湿兼顾,并考虑湿邪偏胜或热邪偏胜,斟酌轻重而用药,同时结合宣透、疏郁、淡渗、缓泻等方法,来分解病势。常用方为三仁汤。

三仁汤:竹叶、滑石的清,厚朴、半夏、蔻仁的化,杏仁的宣,通草、薏苡仁的利;

甘露消毒丹:黄芩、石膏、连翘的清,蔻仁、藿香、菖蒲的化,薄荷的清宣,木通、茵陈的清利,再结合川贝、射干化痰利咽。

其他如杏仁滑石散、黄芩滑石汤、薏苡竹叶散等。

即使到神昏阶段,用神犀丹而不用紫雪、至宝,也是取其清热安神之中兼有化浊开窍作用。

湿热证清热不难,化湿较难;如果不化湿,很难使热清解。对一般的湿热证,我主张在清化的治则上侧重化湿,也应结合宣透,用藿朴夏苓汤为主,参考其他成方。

最忌见热清热,不仅热不能清,反使湿愈凝滞,造成缠绵的局势。

湿热证以清化力主,在发热证上不能单靠清化,尤其初起多挟表邪,应兼宣透疏解。

六、清营解毒退热法

用于温邪或温毒或伤寒化热传入营分发热,须用清营解毒。清营和清气是退热中的两个重要治法,应该清气而早用清营,反使邪郁不解;应当清营而仍用清气,亦使邪热燔灼滋变。

如何辨别邪入营分?最明显的是舌尖红,渐至舌质俱绛,伴见心烦、神昏、出血和斑疹等。常用(清营汤、清宫汤)。吐血、衄血严重者用犀角地黄汤,神昏谵语者用紫雪丹、牛黄清心丸等。

发斑发疹由热入营分引起,身热不解,肌肤出现红点红斑,一般用银翘散去豆豉、荆芥加生地、丹皮及化斑汤,严重的用犀角地黄汤。

清营解毒并不专恃凉血,因为邪入营分大多由气分传入,已经传入营分之后犹可望其转入气分,如果一派凉血清血,反使愈陷愈深。当然,这是指一般而言,倘若热势深入营分,甚至动血,只需凉血清血,无需再用清气。

如大头瘟证,初起发热微恶风邪,数天后即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面红肿、目不能开,宜普济消毒饮。

薄荷、柴胡、牛蒡清泄风热,

黄连、黄芩、连翘、玄参、板蓝根等重点泻火清营解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jg/10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