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
以补益药为主,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
分补气、血、阴、阳、阴阳双补几类。
注意事项:分气血阴阳之不足,结合脏腑相互资生关系,予以补益;辨别真假;补而不滞,可加理气和胃醒脾之品;慢火久煎;空腹或饭前服药。
补气剂
针对脾肺气虚证,配伍规律:补气药+利水渗湿药、行气药、升阳举陷药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气短乏力,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缓。
特点:气之基础方,补脾+利湿,合脾喜燥恶湿之性。
命名由来:四药甘温缓和,呈君子中和之气,故以"君子"命名。
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山药、甘草、莲子、砂仁、薏苡仁、桔梗、大枣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夹湿证,症见气短乏力,肠鸣泄泻,舌淡胎腻,脉虚缓。
特点:健脾渗湿止泻常用方,补脾与利湿并用。
鉴别:参苓白术散与四君子汤均可益气健脾,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之功专,为治脾胃气虚之基础方,参苓白术散补气健脾与渗湿止泻并重,为治脾虚夹湿常用方。
七味白术散为四君子汤+藿香、木香、葛根,尤善补脾而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主治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证,症见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烦渴欲饮。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炙甘草、当归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血证;气血下陷证;气虚发热证;以中气虚弱或清阳下陷或慢性发热,症见少气乏力,面色晄白,舌淡,脉虚软为辨证要点。
特点:补气+升提
鉴别:升陷汤与补中益气汤均补脾益气,伍升提之品,升陷汤重用黄芪配升麻、柴胡以升阳举陷,佐以知母凉润制黄芪之热性,桔梗载药上行,主治胸中大气下陷证;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及气虚发热之证
生脉散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气阴两伤证,症见气短,乏力、咽干、舌干红、脉虚数等
特点:气阴双补,补敛结合
玉屏风散
组成:防风、黄芪、白术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证,症见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等
鉴别:玉屏风散与桂枝汤皆治表虚自汗,桂枝汤治表虚是与麻黄汤所治之表实证对应而言,属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本方所治自汗为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桂枝汤之汗可伴有表证。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中医:胆经一通,万病无踪,一个穴位通肝胆,相关疾病全解决中医:两个穴位,每天按按,可调脾胃,眼睛更“晶亮”中医:脾好,命就好;脾虚,命就虚!你的脚上有个穴位可以养脾救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