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中的“治鬼药”探析
《本草经》中涉及“治鬼”之药,约有50种。
按自然属性分类:
矿物药有:朱砂、雄黄、石膏、代赭石、龙骨等(5种)。
动物药有:蜈蚣、蚯蚓、犀角、羚羊角、羖羊角、丹雄鸡、、牛黄、麝香、燕屎、豚卵等(11种)。
植物药有:徐长卿、鬼臼、卫矛、桃花(桃凫、桃毛)、赤箭、升麻、石长生、巴豆、黄环、芫华、钩吻、女青、马先蒿、狼毒、白芨、蜀漆、恒山、钩吻、莨菪子、鸢尾、蘼芜、地胆、彼子、石龙刍、蓝实、木香、贝子、雀瓮、班苗、商陆等(31种)。
特殊药物有:大豆黄卷、荧火、露蜂房等(3种)。
以上49种药物中:
颜色属“红色”者:朱砂、代赭石、丹雄鸡、桃花(桃凫、桃毛)、赤箭等;
有“特殊刺激性气味”者:牛黄、雄黄、麝香、木香、卫矛、马先蒿等;
自带“灵性”者:犀角、羚羊角、羖羊角、龙骨、蚯蚓(地龙)、六畜毛蹄甲(马、牛、羊、猪、狗、鸡)等。
自带“毒性”者:蜈蚣、鬼臼、狼毒、钩吻、地胆、商陆等。
自带“解毒”者:大豆黄卷、升麻、鬼臼、蓝实。
自带“鬼性”者:荧火(鬼火)、鬼臼、徐长卿(鬼督邮)。
从功效上看:
可以“杀鬼物”之药有:蜈蚣、丹雄鸡、麝香、卫矛、桃花(桃毛)、赤箭、女青、钩吻、大豆黄卷、商陆。
可以“杀精物”之药有:雄黄、丹沙、代赭、龙骨。
治“邪鬼”之药有:犀角、石膏。
治“鬼注”之药有:蜈蚣、蚯蚓、六畜毛蹄甲(马、牛、羊、猪、狗、鸡)、燕屎、豚卵、鬼臼、黄环、荧火、马先蒿、蜀漆、鸢尾、蘼芜、地胆、彼子、石龙刍、贝子、雀瓮、班苗、代赭、龙骨等。
食之令人“见鬼”之药有二:莨荡子、麻贲。
无记载“治鬼”功效,但以“鬼”命名的中药有:
白英(鬼目草)、羊桃(鬼桃)、人参(鬼盖)、紫葳(鬼目)、羊蹄(鬼目)、甘遂(鬼丑)、藁本(鬼卿)、元参(鬼藏)、石南(鬼目)。
由上可知:成书于东汉中期的《神农本草经》,不尽是一本“药用本草”书,亦是一本“巫用本草”书。其“巫用经验”较“药用经验”,或许更为古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