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三17清暑益气汤

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s://m-mip.39.net/nk/mipso_5877525.html

脾胃论译注》卷中

第三部分《气运衰旺图》(17)

前文回顾《脾胃论》第三部分

第一篇:《脾胃论》(三)气运衰旺图(1)—“两辅、两泄”法则

第二篇:《脾胃论》(三)气运衰旺图(2)—“如何做一个健康的人”

第三篇:《脾胃论》(三)气运衰旺图(3)—“胃气为本”

第四篇:《脾胃论》(三)气运衰旺图(4)—“脾胃气虚之症”

第五篇:《脾胃论》(三)气运衰旺图(5)—“实证与虚症”

第六篇:《脾胃论》(三)气运衰旺图(6)—治疗脾胃气虚之症“补中益气汤”

第七篇:《脾胃论》(三)气运衰旺图(7)—热中、寒中证

第八篇:《脾胃论》(三)气运衰旺图(8)—肺与大肠的病症

第九篇:《脾胃论》(三)(9)调理肺与大肠和暑期津液欲脱危症之方“黄芪人参汤”

第十篇:《脾胃论》(三)(10)补气养阴生津—生脉散

第十一篇:《脾胃论》(三)(11)中暑与中热(新解)

第十二篇:《脾胃论》(三)(12)厥证与痿证

第十三篇:《脾胃论》(三)(13)厥痿二证的治疗之方—改进的黄芪人参汤;除风湿羌活胜湿汤

第十四篇:《脾胃论》(三)(14)调中益气汤

第十五篇:《脾胃论》(三)(15)调中益气汤的变化

第十六篇:《脾胃论》(三)(16)为什么要清暑燥湿?

上文我们讲了为何要清暑、燥湿,这篇文章我们继续介绍如何清暑气、燥湿气。

正文

《内经》说:“人体阳气的生理作用是,抵御入侵人体的外邪,坚固肌体表面”。“人体遇到过热,则卫气外泄”。现在暑邪干涉入侵人体(卫气),所以出现身热、自汗之证,用黄芪甘温补气为君药;人参、橘皮、当归、甘草,(药性)甘、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药;苍术、白术、泽泻,渗利除湿;升麻、葛根,(药性)甘、苦、平,善于解肌清热,又因祛风可以胜湿。

正值夏季,天气湿热,湿气若胜,则脾脏的运化功能减弱,吃进胃中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而出现脘腹部痞满(腹胀不消化之意)的症状,所以用曲甘辛(炒)、青皮辛温,消食利气;肾脏喜湿恶燥,急用辛味药以润燥,所以用黄柏苦辛寒,借甘味药以清热泻火以补水;肾虚的应滋养其生化之源,用人参、五味子、麦门冬,(药性)酸甘微寒,以救治暑天之热伤庚金大肠为佐药。上药组方,名叫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

组成

黄芪五分(如汗少,则减量)苍术(用淘米的水浸泡,然后去皮)、升麻以上各一钱人参(去芦)、泽泻、神粬(炒黄)、橘皮、白术以上各五分麦门冬(去心)、当归身、炙甘草以上各三分青皮(去白)二分半黄柏(酒洗、去皮)二分或三分葛根二分、五味子九枚

剂量换算:一钱=10分;一钱=今日3g;一两=10钱=30g;

用法用量

上药同切碎,为一服,加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饭后稍长时间服。剂量多少,根据具体病况斟酌。

剂量换算:一盏=今日ml;

这种病都是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脾胃,又遇天暑乘袭而发病(内忧外困而病发)。虽然暑热易伤气阴(津液),但处方中可以有泽泻、猪苓、茯苓、灯芯、通草、木通用以渗湿、利小便。之所以用这类淡渗利湿药是顺从暑湿时令,以泻脾、胃客邪(热邪),以助肺、肾之不足。这是清暑益气汤从权宜之计而订立的。如果没有时令湿热旺盛的症候,或小便已多,肾肝尚未见湿热受邪而误用上方,必然大耗肝肾真阴,竭绝肾精,进而损及双目(所谓,有是证,用是药;病情变,药也变;病若轻,药量也要减)。所以再订立变证的加减和治疗之法于后。

在遣方用药时,必须仔细查证是否符合上述之症,如果确实符合,才能用药;如果有任何异常,都要及时请明医指点,切勿擅自用药。

下篇文章介绍清暑益气汤的变化及应对之症。

(本文完)

习医者

做学习中医知识的践行者!

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fl/5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