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补益剂

第九单元补益剂

1、补气

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益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气短乏力

参苓白术散

莲子肉 山药 薏苡仁 白扁豆 人参 甘草 白术 茯苓 砂仁 桔梗 大枣

记忆:莲薏四君子结斗砂山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面色萎黄

桔梗,开宣肺气,通调水道,以利渗湿;又作舟楫之用,载药上行,有“培土生金”之意

补中益气汤

黄芪 人参 白术 当归 橘皮 炙甘草 升麻 柴胡(无茯苓)

记忆:补中益气赶虎,皮人骑马挡住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脾虚气虚证;气虚下陷证,气虚发热证

甘温除热代表方

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协黄芪升提下陷之中气,以助升阳举陷

补中兼行,补而不滞

生脉散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人参---补

麦冬---润

五味子---敛

玉屏风散

炙黄芪 防风 白术大枣

益气固表止汗

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白

2、补血

四物汤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黄

补血调血。营血虚滞证。

当归补血汤

黄芪 当归

补气生血。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黄芪用量五倍于当归,实则重在补气

归脾汤

黄芪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龙眼肉 酸枣仁 当归 木香 远志 生姜 大枣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心脾气血两虚证。

脾不统血证。

心脾同治,重在补脾。气血并补,重在补气。补行结合,补而不滞。

3、气血双补

八珍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黄 炙甘草(生姜 大枣)

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

炙甘草汤

炙甘草 生姜 人参 生地黄 桂枝 阿胶 麦冬 麻仁 大枣 (清酒)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舌光少苔。虚劳肺痿。

4、补阴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

记忆:熟地山山四,丹泽茯苓三。

填精滋阴补肾。肾阴精不足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左归丸

怀熟地炒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

记忆:三补加龟鹿枸菟牛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真阴不足证。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

大补阴丸

熟地龟板猪脊髓黄柏知母蜜

记忆:伯母睡地板

滋阴降火。阴虚火旺证。

骨蒸潮热,心烦易怒,足膝疼热和酸软,尺脉数而有力

大补阴丸:肝肾阴虚之咳血。百合固金汤:肺肾阴虚之咳血。

一贯煎

沙参 麦冬 当归身 生地黄 枸杞子 川楝子(无白芍、柴胡)

记忆:杀狗当地零卖

滋阴疏肝。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

沙参、麦冬:清金制木(佐金平木)、扶土抑木

一贯煎:肝肾阴虚之胁痛。逍遥散:肝郁血虚之胁痛。二者都疏肝解郁理气治疗肝郁胁痛。

5、补阳

肾气丸

干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丹皮 桂枝 炮附子

记忆:六味加桂枝、附子,易熟地为生地

补肾助阳。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

补阳中配伍滋阴之品,阴中求阳,使阳有所化。

右归丸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

记忆:三补加桂鹿枸菟仲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畏寒肢冷,腰膝软弱

山药滋阴补肾,有阴中求阳之意。

6、阴阳双补

地黄饮子

熟干地黄 山茱萸 石斛 麦门冬五味子 巴戟天 肉苁蓉 炮附子 官桂生姜大枣

记忆:贵妇远地东赴户,急尝鱼肉何味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

石斛、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有金水相生之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cf/5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