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治「戴阳」的方剂特质
我们接下来看通脉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人参二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上次讲到白通汤的时候,我也说了,我们要治疗戴阳──身体里面阴寒太重,阳气好像戴帽子一样浮上来──的时候,通常在经方里头是用到葱白这味药的,而通脉四逆汤的葱白是九根,却是写在加减法里头,不是本方的一部分,所以后代就好像理所当然地把白通汤想象成是主要拿来治疗戴阳的方剂了,因为白通汤又有加人尿、又有加猪胆汁,还有葱白在里头,感觉上好像比较完备一点。
可是我们真的在临床上遇到这种相当严重,阳气要脱的戴阳病的时候,标准的打法还是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的药性比较够,一方面附子跟干姜都比较多,另外它到底是有甘草的方子,因为遇到这样症状的人,他差不多就要心脏衰竭了,而通脉四逆汤的药物组合,以今天的临床来讲,就是用来救心脏衰竭的方子,像大陆的李可老中医,他破格救心汤用药的方法,差不多就是从这个方子衍化出来的。
我也不知道跟张仲景时代相隔快要两千年的今天,附子的质量如何,张仲景就说生附子用大的一颗就可以了,可是我们今天临床,如果是拿这个方子救心衰竭的话,炮附子大概一开都是两百公克到三百公克,就是六两八两这样子开下去。这个先知道一下。
这个方子如果要处理心脏衰竭,它比白通汤要好的地方,是它到底是个有甘草的方子,因为有甘草才能够让药效是稳定维持的,如果你是用只有附子、干姜而没有甘草的方子,你用下去,他的心脏很快地跳得很激烈,然后,就死掉了。这样子的问题还是会存在,所以我们至少记得一下,真正遇到戴阳、或者是心脏衰竭的病人,那还是要用通脉四逆汤会比较恰当。
而后代很多人在看这个条文的时候,也觉得「说不定是有条文上的编排错误」,因为它的主证,本来就有「脸色发红」,既然脸色发红是「主证」而不是「兼证」,加葱白的法,就不会是写到加减法里面才对。所以通脉四逆汤要开的话,有戴阳的现象,就直接葱白加进去,这样是没有问题的。
戴阳的脸发红,红得会蛮娇艳的,大约在颧骨这里好像搽了淡妆的腮红那样的,比较常见。相反地〈太阳篇〉「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的那个「缘缘正赤」,那是「涨红」,偏到猪肝色的整张脸暗红;两种看起来不一样。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条文:少阴病,下利清谷……
我想整本《伤寒论》里头,遇到下利清谷,一定是从四逆汤开始开嘛。下利清谷的时候,你也不能够开没有甘草的方子,要让药性持续稳定一点,才比较有温养的作用。
然后「里寒外热」,这个「里寒外热」它在讲病机,不是在讲证状,一个人在那边,你要怎么样从「证状」看出他里寒外热?
张仲景他给的是「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也就是这个人如果你摸他的头,他还是在发烧的,可是这个发烧的人他手脚是冷的,而脉没有力到极点,几乎都把不到了,当然,也很可能有下利。
不过呢,张仲景给的这样一个状况,你也可以说它只是当年张仲景临床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一个情形。那我们今天如果要开通脉四逆汤的话,你说他是不是一定「手足厥逆」?
也不一定哦;如果这个人真的是已经病到这个程度了,阳气要脱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全身发高烧的,而他发高烧的时候,说不定手脚也并不冷的哦!
那你说他「脉微欲绝」,是不是一定这个脉就虚到极点?你说一个人体质很寒的时候脉是跳得很慢的,这都是医者一方的「理想」,可是我们历代医家在用通脉四逆汤的时候,有时候会发现,当一个人阳虚到极点,脉反而是代偿性的跳得特别地快,
比如说,有一个李东垣的医案,一个病人在这个情况之下,他的脉是「一息九至」的──我们一般说正常人的脉是一个呼吸来四次,多一点到五次──那他一个呼吸来九次,那就是一分钟可以跳到一百五十下了。那这样子的情况也可以包含在心脏完全无力的通脉四逆汤的脉证里面。
所以同学记得,「脉微欲绝」是个标准的状况,但是临床如果你遇到病人一开始已经是阴证了,然后再慢慢地转化、或者说恶化的过程之中,他的脉跳到快成那个样子的时候,你不要觉得说「脉跳得快是阳」,不是的,这是阳虚到极点的脉哦!一般热很重的那种脉,跳到一分钟一百二十下、一百三十下就很了不起了,再超过那个频率的话就是脱阳了。
而张仲景又给了一个让我们在临床必须很小心的辨证点:「身反不恶寒」,一般来讲,如果你是得很标准的真武汤证或者是当归四逆汤证,不管你有没有在发烧,总是喜欢盖棉被的,真武汤证、当归四逆汤证都爱盖。
那你说,这种「怕冷」的感觉,有没有太阳病麻黄汤证那么激烈呢?少阴病,大约都没有。少阴病的「冷」感,大都一副摸鱼装死的样子,通常不激烈的。
而这里的通脉四逆汤证,它不但不是很怕冷,反而是「完全不怕冷」──病人都已经阴气独大、把阳都赶到外头去了,你叫他如何怕冷?──阳气旺的人,稍微吃到一点冷东西、稍微受点风寒,就嫌冷。
「怕冷」的感觉,是对比、衬托出来的,你得那个人体质上还有点阳气,才能呈显这种反差。得了阴证,在这种感觉上,多多少少已经有点「飞雪连天射白鹿,黑人半夜追乌鸦」的调调了。
到了这种脱阳的高烧,病人本人的身体感已经糊掉了,医者要从别的鉴别点下手。「你怕不怕冷啊?」、「烧得热不热呀?」这种问题,问了也没什么帮助,他说觉得热或者冷都有可能的,徒增混乱。
所以张仲景前面给的「下利清谷」这个辨证点,就显得重要了,我们是由这一点认出他是寒的;但是,我们临床,有时候,通脉四逆证的人,他就是没有下利啊;那你就得找别的辨证点,一定要很小心地去认出来:这个人本质上到底是寒还是热。
这是比较麻烦的,当然我们现在讲〈少阴篇〉,说麻烦也不是很麻烦,反正不是阴就是阳嘛,二选一很轻松,好像电影里剪炸弹引线一样。
嗄?「剪错了怎么办?」电影里剪错了主角就往窗外跳,还不会死哩;我们若剪错了,也找个窗口从十二楼跳出去吧。
我觉得,以后教到厥阴病的时候,那个时候才会让人感到很麻烦。因为厥阴病,厥阴肝经有寒的人,有时候他身体反而这里那里发炎,那脉把起来还是「热」的,这样子的话,就更加让人错乱了。少阴病,还好啦!
我们前面关于少阴病已有过那么多的闲聊,同学大概就能在若有若无之中,嗅得出少阴病的味道了吧;已经是老朋友了,就算他有点造作、有点化妆,你还是能够认得。
药味与加减
甘草二两,是基本的剂量,那么附子呢,它是「大者」一枚,我想同学买附子都看过吧,大的附子比小的附子,可能重量上有多到两三倍哦。所以比起一般的四逆汤,附子的剂量是多到两倍不止的。之前说过,我们今天也不知道附子的药效退步到多烂,恐怕要用到更重。
然后,干姜三两,基本的四逆汤是干姜一两半,所以干姜也加倍了。再用人参二两,这人参二两宋本是没有的,可是我想既然叫「通脉」四逆汤,还是要有人参才是对的。关于人参的问题我们等一下再来说。它的煮法跟四逆汤一样,煮成相当浓的剂量,分两次喝,一次喝零点六碗。
「其脉即出者,愈。」喝完了,脉就把起来较有力了,这样就算药生效了。
那么,它说的加减法:「面色赤者,加葱九茎」第一个是脸色发红的人呢,加九根葱,当然我们临床上不一定要连葱绿也加下去,用到葱白就很有效了。
我们也晓得,白通汤只有用到四根葱,通脉四逆汤用到九根葱,所以戴阳来讲的话,当然是通脉四逆汤比较有用。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腹中痛者就不加葱,加芍药。我想,加葱主要是要把阳气作内外交通,脸若不红,就不加了。而肚子痛加芍药,能够让肚子松开来,几乎大部分的肚子痛都是这么开的,我们都晓得。
「呕者,加生姜二两」那呕吐的话,就再加二两的生姜,当然我们知道干姜虽然比较暖,但是干姜没有什么止呕的效果,所以这个地方加生姜。
那你说为什么不是选半夏?我想,在这种寒证的时候,生姜帮忙去水毒比较有意义啦。一旦是少阴病的框架,你就往水毒想就是了;不像杂病的呕吐往痰饮想。这个时候就比较不是杂病止呕的那种半夏的用法。
我们临床的时候,如果你呕吐加生姜的话,还可以再加一把白米,煮起来会比较有效。
到这里,它并没有写「去芍药」,可见方子里说不定还是有芍药的?生姜、芍药同用的结构,从前讲真武汤的时候说过了厚。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如果是喉咙痛的时候,你就不可以加芍药了,我们都晓得,加了芍药之后,药性会被收敛在里头,喉咙痛,你需要把药性通到比较高的地方,那芍药就不要加。相对来讲呢,我们说喉咙痛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桔梗,它好像扭抹布一样,把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挤出来,所以就加一些桔梗,让药性开上来。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如果这个人他肚子不拉了,可是脉也没有回来,那么他差的是什么呢?它说:你人参就再加重;再加二两的人参,到原来的二两上面,变成四两。那当然,桔梗在这种事情上面,是没什么意义的药,不是喉咙痛桔梗是不必的。
人参与「复脉」
「利止脉不出」的情况下用人参,即使是阴证,当他是「阳虚无脉」的状况,在张仲景用药的逻辑中,会加重人参。
通脉四逆汤在救治的这种衰竭,如果我们是一路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学医术来学过来的学习者,这种情况,重剂量的附子,大概二话不说就开下去了。
可是同样一个情况,如果你放到后代医家的观念里面,比如你是看后代编的方剂学的书,像是《医方集解》这一类书的时候──如果你是从后世方派的角度去学中医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开什么?会开「独参汤」,就是一味人参这样开下去。
那么,独参汤,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用呢?
我个人觉得,用独参汤就有点赌博的感觉。
怎么说呢?我们从后代「比较不太爱用附子」的那些医家的角度,来回过头来看古方派用附子这件事情,我就觉得,好像后代医生会觉得:「古方派的人胆子好大哦,附子这种大毒之药也敢这样子用!」
可是相对来讲,从古方派的角度看后代的人用独参汤,也会觉得:「胆子好大,你买到的是什么参你都不知道……」
这个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因为张仲景时代的人参,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现在开经方都贪便宜,就用党参就算了。那么今天的什么高丽参啦、吉林参啦,它的药性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几乎没有办法拿来套用在张仲景「用参」的方剂之中,人参的作用和张仲景书里头期待的效能,有些不太一样。
我们之前讲张仲景的方子里头,人参是用来补津液的,那你现在高丽参吃下去能补津液吗?是口干舌燥、会上火的呀!勉强好像粉光参有一点接近了,可是很多家的粉光参又是蛮寒的,好像补了一点津液、补了一些气了,人又觉得凉凉的开始冒冷汗了。
今天的东北参、外国参,跟张仲景那个时代药用的中原人参已经不一样了,我们只好取一个「虽然药性来讲好像差一点,但是调子比较像的」党参来代替,而党参根本跟人参不是同一科的啦,是不同类的植物了。
用独参汤这件事情,如果我们回到《神农本草经》里面「人参」的描述来想的话……我们说过,《神农本草经》好像在某一些陈述上面,会特别地标示这味药的「阴」或「阳」的调性。
比如说红枣或酸枣仁,这种枣字辈的,它就特别让你看到:这个药好像是行在一条什么经络上面,走营(脉管之内)不走卫(脉管之外),营卫之间它会选择比较阴的方向。
同样地,人参这味药《神农本草经》也是写「补五脏」,没有写「补六腑」,所以很明显地人参这味药,是比较往「阴」的方向走,比较走入脉管之中的。
张仲景的用药法,还蛮能凸显出《神农本草经》里面说的人参的药性:他拿人参来「复脉」──恢复你的脉搏──我们后代的生脉散,其实也是类似的调性。而如果要说仲景方的话,那就是「复脉汤」啊!炙甘草汤里面,就有人参,帮助你血管之中元气的运行。
用人参来帮助你脉管之内元气跟津液的运行,这种事情在后代的用药,就不是那么严格;也可能是后代的人参品种本身就散架了,你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严格了。
但是张仲景用人参就有一定的法度,他在某几个情况下才会用到人参,而在通脉四逆汤里头用人参,它的法度就是你至少要有那么多的生附子,确定让这个人的「管道」打通了、有让阳气回来的空间了,你才能够用人参这个药,走到经络脉管之中去复脉。这是张仲景的药法,也就是人参在张仲景的药法,是偏滋阴药,不是补阳药。
如果这个人是阳虚到了极点的状态下,比如说通脉四逆汤证,那后代的医家就会觉得:这个人虚到极点、马上就要衰竭了,要用「独参汤」来救。
有没有可以救的?有,但有先决条件:你人参有买到好的。不能买现在一般那种补不进去空上火的。
听班上同学说,他曾经看病看久了,跟彭奕竣比较熟,说彭奕竣批人参批来十根,他抽出一根说:「这根可以用。」其他九根都作废,后来还跟药商讲说:「反正我也会照付这个钱,同样付这么多钱,你就拿可以用的那一根来就好了,也不必作样子啦。」听说后来药商还真的知道「好的那一根」是哪一根。我连这个都分不出来哦,就是有这种神医,用人参是这样子挑的。
不过,即使你用的是够好的、算是有效的人参。你用人参来救的那种虚脱,跟我们少阴病阴证的阳虚虚脱,通常是不同一种的哟:
人参比较好用的那种虚脱,是这个老人家,比如说没有感冒,完全没有外感,手脚也没有发冷,有一天你看他坐在那边,看起来人呆呆的,喘喘的,然后你帮他一把脉:「哎哟,怎么脉开始越跳越慢了?没有脉了。」也就是这个人没有寒热阴阳向度上的问题,纯粹只是「气虚无脉」的时候,你用独参汤帮他复脉是对的。
但是如果感冒已转到阴证了,你用独参汤去救,有可能会要掉他的命的。因为人参既然是专门走在脉管里头的,就是阴药,不是阳药,那这样一下去,他最后一点点的阳气都被人参吸收掉了,就死定了。
所以独参汤不一定能拿来医治少阴病的脱阳。
可是反过来讲,如果你是附子放得很够,那就是要靠这个人参来帮这个人复脉,所以我们去看比较偏火神派的中医的案例或著作,他开药的附子跟人参的比例,要有意识地去观察它,这比例是不能够随便倒过来的;你不确定附子补到阳气够了,不可以随便人参放太重的。
当然,今天的人参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啦,就像有些质量没有很好的高丽参,吃了就一直上火,也不知道能补到哪里的阴。
所以,人参的用途我们认出来,它跟附子的用途,是有一线之隔的,在很多时候不能够混杂地去使用它。
少阴versus厥阴
那么我们刚刚也讲到说,这样的情况之下,要让这个人稳定地回阳的话,通脉四逆汤结构,比白通汤要安稳,因为白通汤没有甘草,留不住这个阳气的。
你说这个人里面太寒了,所以阳气都已经要分裂了被格拒出来了,阴阳格拒的问题,到底在什么样的程度之内,要算成少阴病;而什么样的程度以上,要算成厥阴病呢?
我倒是要说,厥阴病──因为我们等一下会教到──厥阴病跟少阴病在根本上,是调子很不一样的病。也就是说,厥阴病要产生,并不需要这个人「阳虚」或者是「亡阳」,厥阴病的关键,只是在于这个人阴跟阳分裂掉而已,它失去的是「黏合/调和力」,这跟哪个强哪个弱并没有绝对的关系,整件事的向度是不一样的。
而少阴病,它纵然有阴阳分裂的问题,格拒也好,戴阳也好,但它的本质来讲,都是这个人太过于阴寒了,所以阳气被排挤出去。这么一种「寒化」为主的阴阳分裂,我们还是把它归类在少阴。不以寒化为主的,单纯的阴阳分裂,那就算在厥阴。
所以你可能会问说:厥阴病跟少阴病,到底哪一种病的人,身体比较虚啊?很难讲耶,虚在不一样的地方。就像我拉肚子拉了十天,跟我不小心被铁门夹断两根手指,这哪一个比较虚?不一样的向度,对不对?大概是这样的感觉。
再讲具体一点:少阴病的「阳虚」,给我们一种「免疫力不足」的语感;而最近很多人在讲的「自体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力强到自己打自己的病,却常常是带着厥阴病的调调;不够的免疫力,和太过的免疫力,哪一种算比较「重病」呢?天天不回家的老公、和天天回家却什么事都要念不停的老公,是哪一尊比较讨人厌呢?
通脉四逆汤的使用机会
通脉四逆汤在临床上头,我们将来教到厥阴病的时候,还有一个辨证点:厥阴病也有通脉四逆汤,那厥阴病的通脉四逆汤的辨证点是什么?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是这个人「出大汗」了。所以在刚刚讲的阴证亡阳的脉络之下,如果这个人是全身大汗狂冒的,你也要考虑一下这个人是不是要脱阳了,可能要用通脉四逆汤了。
将来〈霍乱篇〉还有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的作法──标准的霍乱病是以阴证为主的──就是当这个人脱水到抽搐了,用四逆加人参汤复脉还不够,你还要再加一些别的东西,去救助这个人干掉的津液,这以后再来讲。
我们临床方面用通脉四逆汤,有些时候,比如说前面讲过一些什么「温下法」:大黄附子细辛汤啊、走马汤啊,那是专对「大便不通」在讲的。可是如果一个人的体质是寒到极点的时候,我们说「肾主二便」,体质寒到极点乃至于他大小便都不通的时候,那是用通脉四逆汤。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一种「关格」,吃不下去拉不出来的时候,也有可能用到通脉四逆汤的。
另外就是我们桂林本〈太阳下篇〉讲到五脏结的时候,是有给五脏五组方子;可是如果你看宋本《伤寒论》的话,脏结病,就没有那么多的方子可用。宋本《伤寒论》是讲说,这个人脏结,痛连接到下腹,连接到性器官那边,身体这一块都抽紧了,人就完蛋。
宋本讲的那种「脏结」的现象,内脏都已经寒到纠起来了,通脉四逆汤也有机会处理。当然这种时候,你可以用天雄来代替附子,也可能用乌头来代替附子,也就是掺杂一点点「大乌头煎」的方法。
方
我们桂林本还有一条〈六气篇〉的,寒邪攻心的时候,也是用通脉四汤。
寒病,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喜悲,时发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脉四逆汤主之;其着也,则肘外痛,臂不能伸,甘草泻心汤主之。
还有你说这个人寒气纠结住,而「什么都不通了」,大小便不通是一种;而另外,如果一个人体质太寒,有天发不出声音了,寒而失声的,这种情况也是用通脉四逆汤。
那么四逆汤这个家族,我们之前有介绍过茯苓四逆汤,一个人亡阳之后如果又烦躁的话,那你要采取茯苓四逆汤的法,在里头再加一点茯苓,这也是可以的。这个方子,大概这样子就可以学会用它了。
我想,这些条文,我教起来往往有一种「使不上力」的感觉,我很想用力的说的是:「这个方子是非常重要的方子,在生死关头要用的!」可是,同时,这个方子的很多辨证点,都是可有可无的。
就好像你说他需要不要发烧?可以有可以没有。有没有手脚冷?可能会可能不会。那脉是不是要很细很沉?可能会,也可能是浮大的。出汗呢?下利呢?脸红呢?……
所以,要给一个确切的辨证点,我倒是没办法;但是,相对来讲,我们学医也学到现在了,在一个人生病的过程之中,要观察到这个汤证的存在,我想并不是很难吧。所以,辨证点,事到临头再来掰也没关系,但同学至少要记得这个汤的存在,有些重要的时刻会需要用到它的。
当然,类似的方剂,你要用李可的破格救心汤,或者是温碧泉的温氏奔豚汤,都可以啊,那些方子在结构上都是很类似的。
文源:doc
转自岐伯有道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内容简目
JT-為小青龍湯發出吶喊
JT-中醫牙科導覽:從細辛的藥性岔題
JT-傷寒金匱方論-本草學研究-龍骨童話
JT叔叔-重审桂枝汤
JT-厥阴病麻黄升麻汤癌和心脏病水病
JT-栀子汤系
JT-桂枝汤推广用法
JT叔叔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
JT叔叔伤寒杂病论
JT叔叔:薯蓣丸是补药之王
JT叔叔:逸病和劳病
JT叔叔:心理能量与厥阴病
JT叔叔:很适合夏天的生脉散
JT叔叔讲中医-肝不能郁
JT叔叔中医基础讲座-第四讲
JT叔叔中医基础讲座-第三讲
JT叔叔的中医基础讲座-第二讲
JT叔叔的中医基础讲座-第一讲
JT叔叔的中医基础讲座-前言
JT叔叔:左阴右阳,腹阴背阳
JT叔叔:中医基础
JT叔叔论药势-提升你对中医药的认知水平
JT叔叔肾气丸课程内容
麻黄附子细辛汤JT慢慢教-24
死证六条2-JT慢慢教23
死证六条-JT慢慢教22
少阴向愈-JT慢慢教21
少阴汗禁-JT慢慢教20
三阴篇的重叠现象-JT慢慢教19
少阴提纲-JT慢慢教18
吴茱萸的危险性-JT慢慢教17
吴茱萸汤与吴茱萸-JT慢慢教16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5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4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3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2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1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0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9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8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7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6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5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4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3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2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
浅谈中药-水煎服和颗粒剂-龙博探宝
心血管病之六-龙博探宝
心血管病之五-龙博探宝
心血管疾病之四-龙博探宝
心血管疾病之三-龙博探宝
心血管疾病经方治疗之二-龙博探宝
心血管病的经方治疗-龙博探宝
枇杷-龙博探宝
铁拳头-龙博探宝
柴胡桂枝汤-龙博探宝
望眼识病-龙博探宝
中风先兆-龙博探宝
山药-龙博探宝
枇杷果-龙博探宝
扁担功答疑-龙博探宝
青木香传奇-龙博探宝
阳台种植食疗~栀子花-龙博探宝
骨盆调理八卦推方法-龙博探宝
霜桑叶-龙博探宝
减肥临床浅谈-龙博探宝
阳台种植食疗:百合-龙博探宝
阳台种植食疗~麦冬-龙博探宝
龙家扁担功-龙博探宝
阳台种植食疗~麦冬-龙博探宝
腹胀病历之二-龙博探宝
腹胀病历(一)龙博探宝
喉源性咳嗽-龙博探宝
失眠的针灸-龙博探宝
失眠经方治疗之三-龙博探宝
失眠经方治疗之二-龙博探宝
失眠-龙博探宝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腹胀-龙博探宝
泻心汤治疗腹胀-龙博探宝
五苓散治疗腹胀-龙博探宝
腹胀-龙博探宝
鸡屎白传奇-龙博探宝
诊病一二事-龙博探宝
阳台种植食疗-韭菜-龙博探宝
阳台种植食疗~四叶参-龙博探宝
小建中汤补血方-龙博探宝
阳台种植食疗~薤白-龙博探宝
阳台种植食疗~萝卜-龙博探宝
龙博探宝-葱白
龙博探宝-祝由和心理学
龙博探宝-甘麦大枣汤治夜啼
龙博探宝-小孩子生病是父母给滴
龙博探宝-归脾丸治疗神经衰弱
龙博探宝-说说艾灸坏话
龙博探宝-车前草的用法
龙博探宝-感冒好不好呀?
龙博探宝-半夜吃东西之二
龙博探宝-半夜想吃东西
龙博探宝-酸枣仁粥
龙博探宝-腰椎间盘突出
龙博探宝-自试感冒方
龙博探宝-牙疼
龙博探宝-鲜艾治疗方法之三
龙博探宝-鲜艾治疗方法之一二
龙博探宝-鲜艾临床方法
龙博探宝-肺部感染后遗症之三
龙博探宝-肺部感染后遗症之二
龙博探宝-耳鸣续
龙博探宝-肺部感染后遗症
龙博探宝-耳鸣
龙博探宝-乳腺增生民间治疗方法
龙博探宝-荨麻疹之四:食疗
龙博探宝-荨麻疹治疗之三
龙博探宝-慢性荨麻疹
龙博探宝-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浅谈
龙博探宝-打嗝
龙博探宝-阳虚失眠
龙博探宝-小建中汤治疗心悸
龙博探宝-湿气经方治疗之三
龙博探宝-湿气经方治疗之二
龙博探宝-湿气的经方
龙博探宝-腰肌劳损
龙博探宝-咳喘食疗之四
龙博探宝-日常预防流感小方法
龙博探宝-神药两助
龙博探宝-三阴证
龙博探宝-龙家经方三个三
龙博探宝-伤寒论不可汗
龙博探宝-穴位化痰止咳
龙博探宝-桂枝汤临床经验
龙博探宝-桂枝汤和精神病
龙博探宝-原发性心肌炎
龙博探宝-心脏病食疗
龙家心脏八卦推
龙博探宝-简单打坐休息方法
龙博探宝-春温
龙博探宝-病毒性心肌炎
龙博探宝-桂枝人参汤龙博探宝-虚劳
龙博探宝-桂枝汤治疗心脏病
龙博探宝-龙家“小儿发热”临床经验
龙博探宝-冬季流行感冒
龙博探宝-流行感冒问答
感冒咳嗽-苓桂朮甘湯
龙博探宝-丝瓜络治咳嗽
龙博探宝-预防病气桂枝人参汤
龙博探宝-食疗萝卜:咳嗽哮喘
龙博探宝-舌诊
龙博探宝-临床十八脉诊
龙博探宝-咳嗽
龙老师治冠心病
龙老师治冠心病
龙老师治冠心病第四
龙老师治冠心病
-龙老师治冠心病
胸痹-
龙氏八卦腹部按摩法
龙氏中医治疗小孩神和受惊的感冒发热
小青龙汤浅谈
医生治病,不能“治了病,反害了命”
虚火上炎,李可教你用陈士铎的引火汤
中医大家李可健康讲座
中医大家李可健康讲座
中医大家李可健康讲座
中医大家李可健康讲座
李可:一生学做中医55年,如何闯过剂量关和毒药关?
李可:临床最实用的30个方剂
大医李可妙用经方十首
小青龙汤李可临床经验
“救命先生”李可和他的弟子们
用圆运动治病的病案五则
97岁女中医死后刻在墓碑上的秘方
黄煌怎样用桂枝茯苓丸
17张人体全息图
中醫蠡測——你也可掌握些醫道
拜谒名医姜春华,痹痛验方传天下
罗大伦:血虚体质的人试试这几个方
家传秘方“如意黑白散”治疗白癜风
刘渡舟:活用经方抓主证
《简事集》
经方合方治疗股骨头坏死、哮喘等病
记失误医案四则
黄煌:经方治疗咳喘
病危父亲的中医救治
秦济航
扶正祛邪是养生防病的关键
熊继柏-我是怎么读书的
如何用好猪苓汤
何绍奇学方四境界
温胆汤临床该怎么用
蜀中名医:冉品珍精彩医案两则
冉二陈老先生的传说(下)
倪海厦谈六经辨证论治
要我看病先把病人身上的“管子”拔了再说
引火归原讲解
柯琴“六经为百病立法”之说
万变不离其宗,看中医大家活用真武汤
经方黄连阿胶汤两剂治好顽固性失眠
朱良春治疗顽固头痛的验案验方
日本汉方医学衰落轨迹
无私分享,提醒你治感冒盲目追求速效错在哪
一位名中医眼中的“健康人”
苏东坡建“医院”是真的吗?
罗大伦老师用药经验小妙方集
《伤寒论》桂枝各方的临床今用
5位医家临证锦囊5则
用药如用兵?丨君臣佐使的排布,真正体现一个中医的水平!
黄帝内经里的13个方剂
如何与压力共处
民间道医高手的临床笔记
叶天士用小柴胡法
针灸入门一夜通
理中汤的加减及变方
介绍调理心脏“偷停”的炙甘草汤
经方牛人娄绍昆用方集锦
刘渡舟谈失眠问题
經方的用量
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咳嗽
感冒后残余的顽固性咳嗽
幸福医话-试谈用好“小柴胡汤”的关键
可笑的西医治糖尿病的三部曲-倪海厦
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成功之路
新型肺炎危重病患的中醫誤治
方法多些,才是人民的希望丨我如何看李跃华事件
芍药甘草汤治各类病的配伍大汇集
唐略-中医古籍有大量的误导内容
五味子治咳宜忌谈
用药如用兵?
四味药治疗带状疱疹
神奇的中医“时间医学”
古代读书人适用方
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
微量苯酚穴位疗法来自大量临床实践
周有光先生的养生之道
很多人艾灸是在泄自己元气?
麻黄汤医案三则
三黄泻心汤治疗顽固心脏病一例
桃核承气治好了肩周炎
论补中益气汤的化裁运用
舌诊歌诀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用的八十一味药
我的中医之路
一句话的伤寒论方
中医传诵千年的临床语录
胡希恕等大医临证锦囊5则
五行「生克」的本意是什么?
五积散-李先生万病用一方
人体穴位名称解析
治疗腰痛的经方
你的下巴为何反复长痘?
国医大师朱良春善待民间中医的故事
临床50年运用经方的经验
血府逐瘀汤是治怪病之特效
中医泰斗-关幼波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宝命真诠》不简单
为什么要在背部拔罐?
十种重病的经方治疗
越累越胖、越忙越肥,你知道原因么?
汗吐下法亲历记
赵真用经方口诀
几十种中药量同效不同的不传之秘
开九窍,打开关
欧阳履钦先生经方治杂病的经验
6个小方治大病
经方辨治失眠九法
手诊七触
施今墨用药经验摘要
补阳还五汤的异病同治临床应用
中药煎煮与服法
刮出来的痧和淤血是一回事吗?
《红楼梦》作者的医学修养
养生当顺应自然规律
治疗咳嗽成败得失98岁国医大师毕生用药经验倾囊相授
令人意想不到的经方变通用法
李跃华治病用的是西医还是中医方法?
无意子谈抗生素、素食和癌症治疗
“二四平胃小柴胡”,一辈子只记住这几个方就够了
全国首创无症状感染者中药方获批
3天治愈一例反复四个月的小儿咳嗽!
中医养生随想
吴又可冒死救“瘟疫”
无意子:养生功法与气功区别
秦兆虎谈中医
秦兆虎:现代人的健康之路
秦兆虎医生创造的生命奇迹
陈瑞春谈临床常用的13张柴胡类方
研究50余年的心血,我运用经方的思路
民间大医董草原治癌思路和方法
挖掘民间中医:从绝症病人到中医高手,董草原亲历癌症的感悟
民间中医有抗病毒的秘方
新冠肺炎恢复期中药处方
精确到小时!运用中医理论10年前预测本次疫情结束时间!
道破天机:《易经》与《黄帝内经》里隐藏的生命真相
大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武汉民间中医救治新冠肺炎例,3天见效,无一死亡
什么时候该刮痧,什么时候该拔罐,什么时候该按摩?
医院关于新冠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流程
确诊和疑似病人全部康复,医院千名职工0感染!医院怎么做到的?
名老中医郭生白对瘟疫的治疗思路
青岛赵杰关于经方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初探
常用中药显著特性总结
常用多种中成药使用说明
黄煌教授谈新型冠状病毒的经方防治
武汉新冠肺炎患者遇到广州中药……
董草原中医诊所:当前疫情防治之中医食疗
中医宋柏杉:对新冠肺炎中医治疗的思考(附疫情医案)
倪海厦老师谈SARS(非典)的治疗
卢崇汉:针对新型肺炎的中医治疗原则及卢氏桂枝法的分步应用
中医大家蒲辅周先生访谈录
小柴胡冲剂的20种用途
四色拼盘
照书生病照书给药
专病专方的二三选
专病专方的首选
家庭医学
龙家正骨就是牛(2)
专病专方
请遵照医师指示服药
把握当下治病及时
当归生姜羊肉汤
甘草和蜜=炙甘草?
療效太快而驚訝的头痛醫案
医生怕治嗽
冬日进补
耳穴
乾坤大挪移
舌上疮,面赤如新妆-大泻心汤
不辩论(下)
不辩论(中)
不辩论(上)
个人式碎碎念的医案
吃桂枝汤的良辰吉时
几个桂枝汤的加减-慢慢教笔记
家庭第一常备良药-理中汤
家庭常备良药-藿香正气散
龙老师治疗及指导之记事
伤寒杂病论之胸痹篇吃的氧气机—生脉散
烦躁欲死的吴茱萸汤
甘麦大枣汤-慢慢教笔记
水气病脉证并治-慢慢教笔记
泻心汤-慢慢教笔记四逆汤-慢慢教笔记
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慢慢教笔记
葛根湯-慢慢教筆記桂枝人参汤
五苓散补充及推扩用法-慢慢教笔记_
五苓散条文讲解-慢慢教笔记
柴胡桂枝汤-慢慢教笔记感冒期間吃什麼?
一个台湾妇女-吃药期间,可以吃蔬菜水果吗?】
一个台湾妇女--温馨感的薯蓣丸一个台湾妇女--女性的救星-温经汤
一个台湾妇女--牙齿保健
一個台灣婦女-惊惧恐怖的小青龙汤
一個台灣婦女之四龙老师的女病人
一個台灣婦女之三开始学庄子
一個台灣婦女-中医和庄子的共同点
一个台湾妇女—美肌圣品--猪肤汤
一个台湾妇女--女生的「好朋友」
一个台湾妇女-默默的矿工—温白丸
一個台灣婦女-冬天进补
一个台湾妇女-可以用茶來吃藥嗎?】
一个台湾妇女-蔬菜水果是人生的必需品?
一个台湾妇女-万方之祖-桂枝汤
一个台湾妇女-吃药期间,可以吃蔬菜水果吗?】
一个台湾妇女-旅行必备良药
一个台湾妇女-失恋良方—甘麦大枣汤
一个台湾妇女-中医界的维骨力
一个台湾妇女-好久不见—真武汤
一个台湾妇女-
一个台湾妇女-炮附子
一个台湾妇女-
一个台湾妇女-万用钥匙—真武汤(一)
一个台湾妇女-万用钥匙—真武汤(二)
身体的水道工程师—五苓散(上)
身体的水道工程师—五苓散(下)
国民补药—小建中汤
御寒小物—理中汤
皮肤病?-一个台湾妇女
苦酒湯
麻杏甘石汤医案
聽說感冒常用的葛根湯
-一个台湾妇女
唯女子与小人好养也—小柴胡汤(一)
来谈小柴胡汤的瞑眩反应-小柴胡汤(二)
先谈一下小柴胡汤证从何而解-小柴胡汤(三)
小柴胡汤肠病毒-小柴胡汤(四)
减法的人生(一)
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减法的人生(二)
人生的减法是进行式-减法的人生(三)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减法的人生(四)
不想面对自己人生-少阴人(一)
少阴证的一个重大特征是人会变笨-少阴人(二)
开始学中医
中医补习班
第29节肾结石尖锐湿疣湿疹口疮
第28节吴茱萸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
第27节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第26节失眠栀子豉汤百合系汤承气汤
第25节猪苓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
第24节肾气丸真武汤糖尿病
第23节鼻窦炎失精肌无力皮肤痒前腺肿
第22节荨麻疹青春痘盲肠炎口疮拉肚子
第21节咳嗽痰饮方
第20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第19节中风麻黄汤青龙汤
第18节桂枝类方麻黄汤
第17节桂枝汤
第16节桂枝汤
第15节桂枝汤
第14节桂枝类方
第13节桂枝类方
第12节绞痛月经痛厥阴方补方
第11节假性近视手脚麻自闭症多动症
第10节三阴方
第9节太阴少阴厥阴方
第8节阳明少阳方
第7节JT影子脉太阳病方
方劑十日衝刺班-把脉
方劑十日衝刺班-五行符码
JT中医哲学
中医两张图开方
眩晕胆结石
JT方劑臨床能力十日衝刺班
调理亚健康体质的用药步骤(3)
调理亚健康体质的用药步骤(2)
JT叔叔《庄子基本功》读书笔记
恕我不会说“爱”--JT叔叔讲庄子(15)
今天的退烧针打点滴就相当于古时候的下法
在自我疗愈的过程里你必须沉住气不要做过当治疗
五苓散补充及推扩用法
五苓散条文讲解_慢慢教笔记
柴胡桂枝汤_慢慢教笔记
痔疮的治法
王不留行散.排脓散.排脓汤
中医骨伤科用药简述
疮科用药简述.肠痈条文讲解
结束语
中风历节病篇附方讲解及条文
风引汤.防己地黄汤
头风摩散.矾石汤.崔氏八味丸
鸡鸣散.《千金》三黄汤
术附汤.越婢加术汤
《伤寒例》条文3.29至3.32讲解
中风及讲解
水病.小便(消渴)
水肿病的辨证
转气汤.心下坚.腹水的治法
理中汤.大补脾汤.转气汤
风引汤.防己地黄汤
中风历节病篇附方讲解及条文
历节(痛风)症状.病机分析
桂枝芍药知母汤.关节痛
千金防己汤.甘草麻黄汤.越婢加白术汤
水肿病的辨证
水病.小便(消渴)
水肿病与五脏的关系
治水病的重大原则与变通
水肿病.月经
血分病的成因与脉象
痰饮治疗原则.苓桂术甘汤.肾气丸
疟病的定义与分类
疟疾常用药与针灸疗法
疟病辩证与治则
鳖甲煎丸.脾肿大
阴阳毒治法.鳖甲
四时八节.疾病发生时间
狐惑病.苦参.雄黄
百合病的治疗原则
《金匮·五藏风寒篇》
肝脏风寒与死葬脉
肝着.旋覆花汤
心中风寒.心伤与死藏脉
心虚.精神病
脾中风.麻子仁丸
有阳无阴.厥阳独行
漫谈《杂病例》
疾病产生的根源
薏仁.筋急
防已黄芪汤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胡希恕教授的经验
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
湿病用药原则—发汗不要太给力!
李东垣-通关丸.摄护腺炎
《桂本·霍乱吐利篇》开篇
糖尿病.肾气丸
五苓散.消渴
文蛤散.茯苓泽泻汤
半夏泻心汤VS心下痞
小柴胡加茯苓汤.淋病(结石)
糖尿病.消渴
消渴.寸口脉
消渴.趺阳脉
小便利.消渴
寒疝.大乌头煎
乌头桂枝汤主证.瞑眩反应.痛风
女人好用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金匮》下利条文串讲
猪苓散.呕吐(渴)善后
四逆汤.小柴胡汤.呕吐
大半夏汤.胃反.噎嗝
大黄甘草汤.食已即吐
茯苓泽泻汤.文蛤汤
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
呕吐病类的分法
治哕前要处理的问题
小承气汤
栀子豉汤
“下利”的归类
条文讲解
柏叶阿胶汤方
通脉四逆汤方
麻黄升麻汤
干姜苓连人参汤
当归四逆汤的主证抓法
厥阴篇条文11.73至11.76讲解
瓜蒂散方
茯苓甘草汤方
少阴急下三条
条文11.44至11.46讲解
厥阴病漫谈
桂枝当归汤方.乌梅丸方
西岳真人灵飞散
生姜的药性补充
厥阴篇条文
当归四逆汤的推扩应用
乌梅丸证
彭子益.乌梅白糖汤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厥阴病的提纲
厥阴病喝水要小心
张仲景的扶阳思想
厥阴病的转归
厥阴病是寒热分裂的病
当归附子汤方
通脉四逆汤
四逆散
猪苓汤证
少阴咽痛六方概述
半夏汤的证.猪肤汤
甘草汤与桔梗汤
少阴下利的主证框架
当归四逆汤的名称定义
吴茱萸汤使用体会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使用
麻黄附子甘草汤
黄连阿胶汤
附子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方
第十部分注释
条文10.19至10.21讲解
半夏茯苓汤方
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方
乌头桂枝汤主证.梦遗.败血症
当归生姜羊肉汤.厥阴血分
柴胡桂枝各半汤推括.走马汤.紫丸
阳明宿食病.大承气汤.瓜蒂散
《痰饮篇》结束.《水病篇》提纲
五苓散.茯苓饮
久咳不愈的治法
水病的分类与治法
痰饮治疗原则.苓桂术甘汤.肾气丸
百合病.精神病
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石汤
百合地黄汤主证.煮服法
漫谈《杂病例》
胡希恕教授疾呼—风湿病勿火疗
四逆汤与桂枝汤
乌梅丸证
甘草汤与桔梗汤
胆结石.柴胡汤
白虎汤证
旋覆代赭汤
炙甘草汤证
大黄蟅虫丸
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大柴胡汤主证与瞑眩反应
小柴胡汤的煮法
用经方的基本操守
大建中汤.花椒.脱肛
大承气汤.虚性便秘
头痛的分类及治法
猪膏发煎保养法
便秘的诊疗路数
大小承气汤补充
三承气汤主证对比
阳明病提纲
太少并病治禁
痞证类证:大柴胡汤证(续)
顽固胃痛治方:三合汤与四合汤
泻心汤系
结胸类证:太少并病
脏结证治禁与危候
无比薯蓣丸-薯蓣丸子方
癌症补养丸剂
肝硬化专题
大匠示人以矩.不能示人以巧
闲话肾气丸
用肾气丸的小技巧
肾气丸与糖尿病.山药
糖尿病不必降血糖
糖尿病.肾气丸
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张仲景补药方的思路
虚劳的症候群
补药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则
现代人惨烈的饮食生活
柴胡龙骨牡蛎汤与现代疑难病
张锡纯治疗肠梗阻的方法
补中益气汤
益肝散柴胡疏肝散之与抑郁症
躁郁症与美国人病
柴胡汤谱系之舒肝解郁概述
历史名方逍遥散
逍遥散的适用范围
救世主之与受害加害者
怎样爱中医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柴胡汤.太古高文明的创造
小柴胡汤的加减
小柴胡汤辨证技法
用阳药的服药须知
少盐食会得心肌梗塞
高血压是可以根治的
糖尿病最适合的饮食
糖尿病怎么用药
怎么抓真武汤的主证
眼瞎.耳聋.喜卧.抖腿
不要莫名其妙有爱心
真武汤治退化性病
排胆结石最好用的药方之一
家常中失眠好用的方子
栀子豆豉汤的主证
日本人抓主证的方法
用的机会非常多的方
药方加减原则
苓桂术甘汤与眼疾
临床上要怎么抓主证
为什么人吃了当归会上火
川芎-久服使人暴毙
真武汤和高血压
孙思邈医书的读法
肾阳就是肾上腺的类固醇
萧圣扬老师的四句口诀
不以名利权势之心学中医
医术烂的乐趣
历代有名的滋肺阴的方子
癌症病人可使用的补药
咳嗽篇之小青龙汤的医案
治肺气肿的两个汤
小青龙汤的神奇瞑眩反应
清咽袪痰-射干麻黄汤
肥胖是一种阳虚而阴实的状态
以怕为动机去做事就已经在伤肾了
最基本的养肾的方法
五脏情志-肝-重新定义伤肝伤肾的心理的运作
能量血本无归第一的是好辩的人
止嗽散-温和好用的止咳药
我们自己怎么死会比较轻松一点
张仲景这本书就是写给家庭主妇看的
五脏六腑都会让人咳嗽
今天的退烧针打点滴就相当于古时候的下法
在自我疗愈的过程里你必须沉住气不要做过当治疗
莫名出汗怎么办
小青龙汤后续用方略讲
细辛不过钱!?
感冒病毒的医法西医一滴滴都不会
非典型肺炎其实就是麻黄汤系的麻黄证或者是大青龙证
夜晚打电动游戏加班或者跳游园舞蹈什么的都属于冬不藏精
交心肾——让你的阴阳成为泰卦的状态
每天你提醒自己说:我是健康的我是快乐的,意味着你不觉得你健康你快乐
在生活里面有蛮多机会会导演自己生病的
小谈人自身的疗愈能力
医生比宗教更能够轻易的去修改一个人的信念
血虚发热用当归补血汤.气虚发热用补中益气汤
阴阳两虚就先救阳
不要做中医的狂热者.我自己都没有在推广中医
中国的医者不太会用石膏.开药你千万不要开少
2.4.1.4真武汤主证是条文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振振欲擗地”。
2.3.2.8白虎加人参汤用人参来补津液
2.3.2.7张仲景用有限的非开悟者的智能去模拟开悟者可以做的事情
2.3.2.6桂二麻一汤让病邪比较稳定地排除
2.3.2.3烦与躁病毒抓住后脑勺的感觉让人烦
2.2.2.1.1练功夫问题引发的学习中医的动机探讨
2-1.2生机疗法略谈生机食品的利弊
2.1.1生机饮食与桂枝汤禁忌(一)服用经方的饮食禁忌
太阳篇条文讲解15《医宗金鉴》《医方集解》论桂枝汤
太阳篇条文讲解6.08-6.09
太阳篇条文讲解6.14.桂芍甘姜枣药性浅述
桂枝汤证的病机与治则桂枝汤的剂量与煎煮法
太阳篇-条-文讲解6.01-6.03
0.伤寒论慢慢教开讲寄语
第四讲1不满现实
第三讲对错难明国医史阴阳未定人世间
第二讲(5)生脉饮
第二讲(1)天地有情万物还相系是非无谓吾人岂独生
第一讲:得参体中用方识身外天--JT叔叔的中医基础讲座
《医非人人可学论》
瘦因吟过万山归——半个世纪从事医学的教训
黄煌:我临床最常用的16首经方
刘希彦:人类到底有没有可以治病的药?
跟着洋人学中医:海外华人寻找失传的飞龙脉法(上)
跟着洋人学中医:海外华人寻找失传的飞龙脉法(下)
《黄帝外经》如何理解补泻?
老子托梦给我说:“道”就是一个“程序”!
为什么越是无知的人越自信?
生气后马上挽回损失的妙招
用民间偏方滚鸡蛋法:祛黑眼圈
国医大师张琪先生运用附子经验
没有病是被治好的
南怀瑾大师传授的七个方子
修行天机:吸收宇宙能量的奥秘
吃素与不治之症的自愈
吃素50多年,活到岁,95岁还能指导手术的心脏外科医生
想要一辈子不得癌,就这三点: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天水答疑总汇7.10
什么是四勤一忌
如何理解信息水?
永免目患齿痛神方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方剂索引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为什么在欧美没有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
中国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虚寒!
倪海厦-论生死大限
21天辟谷日记—新疆豹哥
治未病
东北和广东的人口问题
刘善人:好病方法
经方的前世今生
悬灸利水神效之法
人真的分等级?你知道自己在哪个等级吗?
人类意识能量级别的奥秘
什么人可以生二胎?
奇葩公司雅马哈
经络动画学习捷径
我学医的动机与目的
中国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虚寒!
琼瑤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
预约我的美好告别
75岁开始旅行,岁考博士
田松:死亡是一种能力(6)
田松:死亡是一种能力(1)
素食主义的前世今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