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辨证用药准确名医黄代才经典医案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选择一名好的中医来调理身体成为很多患者非常迫切的愿望,那要怎样才能找到一名好的中医呢?其实一名好的中医应当辨证精当,用药准确,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显著的疗效。

黄代才

名医档案

中医主任医师,黄代才专家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从医40年。致力于民族民间医药和名医验方验案的研究与运用,幸得多位名医教导。获首届国际民族医药论文奖,出版专著《专方治病备览》,参编养生专著《中国民族药食大全》,在《中医杂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等刊发表论文,并入选《中国医学文库》。“验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励和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

经典案例一

顽固性失眠

患者:李女士,52岁

主诉:失眠多梦月余,曾就诊某医,诊为肝脾失和,服中药半月未见好转,遂更医再治,诊为脾虚湿盛,服药仍然未效。

初诊:年9月3日经人介绍找到黄代才老师诊治,诊见:夜难入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偶有腹胀,烦躁焦虑,神情恍惚,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晃白,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诊断:阳虚内寒,心肾不交

治疗:温阳安神,交通心肾。

处方:炒白术、炒酸枣仁、醋柴胡、醋五味子、当归、党参、豆蔻、茯苓、附片、合欢皮、黄芪、牡蛎等,用大葱白煮水冲服。每付3包,每日3次,共7付。

复诊:至年9月20日患者复诊共四次。

治疗结果:自述已能快速入眠,通宵不醒。余证消除,神清气爽,面有光泽,舌脉正常。

按语:该患者属于阳虚里寒,心肾不交。方中以白通汤为基础方。以交通心肾,扶阳安神为主。由于阳气不足,心气虚弱。故见失眠,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老师收集资料注重细节,辨证准确,用药得当。

经典案例二

痛证

患者:廖女士,58岁

主诉:骶骨左侧疼痛难忍半月,无红肿,医院诊为坐骨神经炎,但服止痛抗炎药只能短暂缓解。

初诊:年9月10日,患者疼痛难忍,苦不堪言,按压局部疼痛加重。皮肤微微发凉,肢体有怕冷感,坐起困难,需要搀扶。舌淡苔白,边见齿印,脉沉细。

诊断:阳气不足,寒湿阻络。

治疗: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处方:醋延胡索、独活、附片、葛根、桂枝、鸡血藤、牛膝、生姜、透骨草、威灵仙、蜈蚣、盐续断等,共6付。

治疗结果:药后追访,疼痛消失,一月后再访未见复发。

按语:该证属于阳虚寒湿阻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见按压局部疼痛加重。皮肤微微发凉,肢体有怕冷感,坐起困难。舌淡苔白,边见齿印,脉沉细。由于识证准确,辨别清楚。故遣方投药得当而获良好效果。本证重在抓住本质所在,所以投以温阳散寒,通络止痛而取得良好效果。

经典案例三

漏证

患者:张女士,35岁

主诉:月经淋漓半月未尽。

初诊:年9月10日诊见患者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微黄。

诊断:肝郁气虚,血不归络。

治疗:补气开郁,活血止血。

处方:阿胶、白术、柴胡、当归、党参、防风、麸炒枳壳、合欢皮、黄芪、蒲黄炭、升麻、生地炭、仙鹤草等,共4付。

复诊:年9月20日,患者喜告血已止。根据患者情况又开4付

治疗结果:药后追访痊愈。

按语:该患者肝郁气虚,血不归络,故见月经淋漓半月未尽。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烦躁易怒,老师以补气固元,升阳摄纳,活血止血为主。辨证准确,遣方选药精当,故服药立竿见影而获良效。学生深受启发,思路渐宽。后见气虚外感,老师以自拟补气解肌汤化裁,药到病除。

咳嗽、失眠、痛经

1.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腹痛、便秘、胃肠溃疡、胆结石、脂肪肝、肝损伤、胃肠功能紊乱;

2.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炎、肾炎、肾衰、肾积水、肾结石、阳痿、早泄、附睾炎;

3.其他疾病: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痤疮、鼻炎、风湿、胸痛、头痛。

北市馆: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北京馆:周二下午、周六上午/下午。

扫码或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cf/4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