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葛根芩连汤阳明湿热良方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

[原方组成]

葛根半斤(24克),甘草炙,二两(6克),黄芩三两(9克),黄连三两(6克)。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治则方解]

病机:太阳病误下,表邪不解,邪热内陷。

治则:清热止利。

方义:方中葛根外疏风热,内醒肠胃,升津液而止利。黄连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止利。甘草和胃安中,并调和诸药。

[辨证要点]

本方具有解表清里,坚阴止利之功,临床上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小儿腹泻、慢性泻泄等病,症见发热口渴,泻下臭秽,尿短而赤,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者,皆可选用。

本方虽为表里双解之剂,但侧重于清里热,止热利,其病位并不局限于肠,某些肺热壅盛者亦可选用,但须根据表里邪热之轻重以及其兼症随证加减。

黄芩汤、白头翁汤与葛根芩连汤均可治疗邪热下利证。黄芩汤主治太阳与少阳合病所致下利;白头翁汤主治热毒深陷厥阴血分,下迫大肠所致下利;葛根芩连汤主治湿热壅滞大肠所致下利,病位在大肠,病以腹痛,下利,肛门灼热为主要特点,治当清热燥湿止利。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与葛根芩连汤均主下利。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所主下利均由邪热与肠中糟粕相结,燥热之邪迫津从旁而下,所下之物为清水而无粪便。葛根芩连汤所主下利,由湿热之邪浸淫而扰乱大肠气机所致,利下之物多为臭秽浊之物,治以清热止利为主。

临床示例:

岳美中葛根芩连退高热医案

黄某某,男性,3岁,于年8月20日入院,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入院时,高热达40℃,有汗,口渴,面赤,唇干,呕吐,舌苔黄而润,大便日2次,微溏。脉数,右大于左,认为暑邪已人阳明气分,予辛凉重剂,白虎汤加味。处方:生石膏45克,知母6克,山药9克,连翘9克,粳米9克,炙甘草3克。

21日晨二诊:热反加高到40.5℃,舌黄而腻,大便日3次,溏薄。仍进原方,石膏量加至60克。午后再诊,体温升到40.9℃,更加入人参服之,热仍如故。大便溏泄不减。

22日三诊:前后大剂白虎汤连用2天,高热不但不退,而且溏便增至4次,闻声惊惕,气粗呕恶,病势趋向恶化。但汗出,口渴,高热,舌黄胀大而数,均是白虎之适应证,何以服后诸证不减反有加重呢?苦思良久,忽悟到患儿人迎脉数,面赤,高热,汗出,微喘,是表有邪;舌黄不燥,呕恶上逆,大便溏泻且次数多,是脾胃蕴有暑湿,乃挟热下利证。前此屡投治阳明热之白虎,既犯不顾表邪之错误,又犯膏、母凉润助湿之忌,无怪服药后高热和溏泻反有增无减。患儿既属挟热下利,纯系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因为处方:葛根12克,黄芩9克,黄连1.5克,甘草3克。一剂甫下,热即减至39.4℃,二剂又减至38.8℃,大便转佳,呕恶亦止,很快痊愈出院。

吴修飞治颈动脉斑块案

提起葛根芩连,有的同学就说,这是治疗腹泻方子,怎么能治疗上肢麻木(颈动脉斑块)呢?掌握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就可以了。

于,男,56岁,年5月2日

主诉:左手麻三天,住院1周,狭窄处跟住院时候,没有变化。现伴有胃部灼痛,不反酸,心烦脾气急爱生气,怕冷,胸闷气短乏力,有汗,尿不黄,大便稀,睡眠可,脾气急爱生气。脉弦微细。

葛根3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半夏10克,白芍15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片姜黄10克,桑枝20克,络石藤15克,炙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

分析:患者虽然麻木,但是症状表现还有腹泻舌红,从六经辨证再辨方证角度考虑,属于热,泻,因此考虑葛根芩连合适,但是舌象又有气短乏力气阴不足,所以又加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白芍柔肝,丹参川芎桑枝片姜黄络石藤,活血化瘀通络,其中半夏配合太子参麦冬又有麦门冬汤之意,也是益气养阴。而患者心烦爱生气,又是肝火表现,其中芩连泻肝火足以,不必再加其他泻肝火之药。

二诊:5月7日

左手麻好了,胃部灼痛好多了,不反酸,心烦爱生气好了,怕冷有一点,胸闷气短乏力好多了,颈椎仍有不适感。

有汗,夜间口干明显,尿不黄,晚间夜尿二三次,大便正常睡眠可,脾气急,右脉寸关细弱尺沉,左脉弦,舌一侧有疮,舌根无苔明显。

桑叶10克,丹皮10克,葛根30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石斛15克,枳壳6克,丹参30克,熟地生地各15克,甘草3克,五剂日一剂,

分析:二诊效果卓著,症状减轻只是八九,然而我想颈动脉斑块未必消除,只是暂时减轻,守方加减。

后又滋阴祛风通络,用过甘露饮,防己地黄,最后出现太阳病,改方小续命汤等加减谨守病机,调理四个月;最后双手血压正常,可惜未去检查,算是临床治愈。本案为远程会诊病例,亚明同学采集症状!

吴修飞治牙龈肿大案:

孙某男,54岁,主诉:牙龈肿大,口气,喝酒加重,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

考虑喝酒加重显然胃热加酒毒,但是舌苔薄白腻,考虑脾胃湿邪,因此必须清理脾胃湿热为主,选方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减:葛根30克,赤芍10克,升麻10克,黄连6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忍冬藤30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二诊:效果卓著,肿消大半。再守方加减:葛根30克,赤芍10克,升麻10克,黄连6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白芷10克,公英15克,甘草6克,五剂日一剂,分析:葛根芩连本来治疗热邪下迫大肠,下利等疾病,属于阳明湿热下利。但是牙龈属于阳明,肿涨,酒后显然就是酒毒上冲;因此葛根芩连清热解毒,再加忍冬藤蒲公英加强解毒消肿作用;葛根还能解酒毒。平胃散燥脾祛湿,升麻解毒;当归赤芍丹皮活血祛瘀,诸药合用效果卓著,也说明辨证精准,效如桴鼓!这是典型脏腑经络辨证;对于伴有下利颈部不适,有颈椎病我也喜欢葛根芩连加减,凡是阳明经络疾病符合葛根芩连阳明湿热毒邪都有效果,非单纯治疗下利。吴修飞

打赏随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yp/7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