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管家
升麻
1.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本品发表力弱,一般表症较少应用,因其透发作用,故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配合应用。
2.用于热毒斑疹、牙龈浮烂恶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疡等症。
本品清热解毒以治胃火亢盛的牙龈浮烂、口舌生疮及咽喉肿痛,临床常与石膏、黄连等配伍;对热病高热、身发斑疹以及疮疡肿痛,升麻又可配银花、连窍、赤芍、当归等同用。
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
来源
升麻,中药名。为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根茎。多年生草本,高1~2m。本品体轻升散,能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治外感风热(包括时疫毒邪)所致的头痛、咽痛、发热不甚,以及斑疹初期(初发热时)、斑疹透发不畅等症。
别名
西升麻:又名川升麻、绿升麻、绿色升麻、鬼脸升麻。为植物升麻的干燥根茎。主产于陕西、四川、青海、云南。此外贵州、新疆、河南亦产。北升麻:又名窟窿芽根、苦老菜根。为植物兴安升麻的干燥根茎。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亦产。关升麻:为植物大三叶升麻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吉林、黑龙江、辽宁。鸡骨升麻:西升麻的一种。因其体状细瘦,故名鸡骨升麻。主产于青海。亳升麻:产于安徽亳县者。以上商品均以根茎肥大、质坚、干燥、外皮黑褐色、断面黄绿广东升麻:为菊科植物麻花头的根。主产于广东、福建。在当地作升麻使用,此属混用,非升麻正品。
产地及环境
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陕西、河南西部和山西。在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升麻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当年幼苗在-25℃低温下能安全越冬。幼苗期怕强光直射,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光照,怕涝,忌土壤干旱,喜微酸性或中性的腐殖质土,在碱性或重粘土中栽培生长不良。
主治
甘,苦,平,微寒,无毒。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蛊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身长年。安魂定魄,鬼附啼泣,游风肿毒。——摘自《本草纲目》第五版上册,草部第十三卷
升麻的食用
一、升麻芝麻炖猪大肠
材料:猪大肠克,升麻15克,黑芝麻克,大葱10克,姜8克,盐2克,黄酒5克
做法:
1、升麻、黑芝麻装入洗净之猪大肠内,两头扎紧。
2、放入沙锅内,加葱段、姜片、盐、黄酒、清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至猪大肠熟透。
养生功效:升提中气,补虚润肠。适用于脱汗、子宫脱垂及便秘等症。
二、人参升麻粥
材料:粳米30克,人参10克,升麻3克
做法:将人参、升麻水煎取汁,与粳米同煮为粥。
养生功效:补气摄血,升阳举陷。适用于气虚月经过多,过期不止,色淡质稀清如水,面色白,气短懒言,心悸,肢软无力等症。
使用注意
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①《本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
②《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③《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露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匿。
⑤《纲目》:消斑疹,行窃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上盛下虚,阴虚火旺及麻疹已透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阴虚火动,肾经不足,及气逆呕吐,惊悸怔忡,癫狂等病,法咸忌之。"
②《得配本草》:"伤寒初病太阳,痘疹见标,下元不足,阴虚火炎,四者禁用。"
升麻传说故事
从前,有一户姓赵的人家,爹在外做小买卖,娘在内持家,女儿青梅帮助别人家洗点衣服补贴家用。日子虽然清苦,倒也和和美美。不料青梅娘得了子宫脱垂病,没几天竟卧床不起,不能进食,面色苍白。青梅父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请郎中治疗,几剂药下去没见好转,看来青梅娘快要不行了。
一天,青梅对双眉紧锁的爹说:“爹,发愁也没有用,这样吧,我们贴个告示,谁能治好娘的病,我就嫁给他。”青梅爹十分吃惊:“女儿呀,婚姻大事岂能儿戏!”青梅劝道:“家中穷苦,我们没有钱给娘治病。娘劳苦一生,我们可不能让她就这么走了。我已经决定了,不论富贵贫贱,残老鳏丑,只要能治好娘的病,我就嫁给他。”青梅爹看看女儿,想想日子一贫如洗,只得同意了,于是贴出了治病招亲的告示。晚上,青梅梦见了一位老神仙对她说:“青梅呀,你救母的一片孝心感动了上苍。玉帝派我告诉你一句话:‘竹马到来日,洞房花烛时。’切记切记!”青梅醒来后百思不解其意。
说来也巧,有一个穷苦的青年,父母双亡,以采药为生。一天晚上,他也梦见一位老神仙对自己说:“牢记‘竹马送来日,洞房花烛时’,快上山挖仙药,能成就好姻缘。”第二天,他就听说了青梅家治病招亲的事儿。于是,他立刻背上药篓去找老人们曾说过能治疗子宫脱垂病的“竹马”。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一片野草下发现了跟传说吻合的棕黑色的“竹马”,急忙挖出来,给青梅家送去。青梅娘喝了几天用“竹马”熬的药后,病渐渐地好了起来。青梅和那位青年成了亲,一家人恩恩爱爱,过着幸福生活。人们由此知道了“竹马”的神奇功效,一传十,十传百,天长日久,“竹马”被传成了“升麻”,于是就作为一味中药名传了下来。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部分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常识。
道地药材天然源萃
“药材好,药才好”
「科学解读本草智慧」
本草君
新浪微博:
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