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祛除体内瘀血的办法益母草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罗大伦博士原文——

介绍健脾益气的中成药——香砂六君丸。

痰湿体质的人不能进补,该怎么调理呢?

生活妙方

益母草:性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将常见中药材按“上、中、下”三品划分,而益母草就归属于上品之列。

《本草纲目》有云:“益母草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诚为血家之圣药也。”

临床中适合什么样的症状呢?

闪跌血崩

简单点说,就是女子在月经期或者月经前期,出门时摔了一跤又或者干活时撞了一下,而后开始的阴道断断续续的流血,流血的量不是很大,但就是持续不止。这期间或许也经过一定的治疗,又或服用了一些止血药或者补血药,但治疗效果都不是很明显的情况,就是傅青主所说的“闪跌血崩”了。

此种血崩根源于,“摔了那一跤又或者撞的那一下”从而造成的体内“瘀血”。调理此种“崩漏”,我们也应该以“疏”为主,这样瘀血得以清除,离经之血才可归位。

2

月经过少

此种月经量少,还会兼见月经颜色深暗,常夹杂血块。月经初起几日小腹刺痛拒按,随着血块流出而疼痛减轻。

有的人会连带胸部刺痛,还有的人会在月经前期到月经初起出现偏头胀痛、刺痛的情况。此类患者舌下脉络较其他人深,唇色较暗。

3

难产或产后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绝

这两种情况,好像指向相反的病机,“难产或胞衣不下”,说明产妇宫缩乏力,不足以将胎儿娩出;“产后恶露不绝”,说明子宫持续痉挛,造成阴道流血不止。

而上述情况,只需一味益母草就都可以解决,大剂量益母草可以兴奋子宫,起到增加宫缩的作用。

再说产后恶露不绝。新产后多属气虚血瘀之证候,气虚无力固摄,血瘀又加重出血情况。小剂量的益母草可以达到去瘀生新的作用,助瘀血排除,鼓动新血重生。“程咬金偷采草药救母”,说的就是益母草去瘀生新的作用哦!

4

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皮肤瘙痒

益母草虽名中有“益母”之意,但却不是专为女子而用,此药性微寒,可以治疗男性的小便短少、灼热等不适症状;“治风先治血”,“血和则经脉流行,肌肤得养”,益母草活血散瘀以止痛,清热解毒以止痒消肿,益母草煎汤外洗可以治疗风热毒邪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状。

既然这么好,是不是可以作为保健产品长期使用呢?

益母草非药食同源之物,不建议作为保健药物长期使用。

益母草颗粒:是由益母草一味中药,经现代技术提取浓缩制成颗粒,保留了益母草的功效又增加便于携带,益于服用的优点。

在治疗崩漏或月经量少时可以在月经前一周左右开始服用。一次一袋,一日两次。可以选择早晚饭后半个小时服用。以2~3个月经周期为度。注意:阴虚血少者、气血两虚者不建议服用选择益母草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是益母草加四物汤、木香、红糖熬制成膏的复方成药。红糖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的功效。可以消减益母草的微寒之性,使膏方更加平和。

议在晨起和晚睡前空腹状态下服用,这样更利于补益药物吸收。调理月经病时,建议在经期前一周左右开始服用,经期停服。以3~4个周期为度。注意:复方膏剂增加补益之品,所以素体痰湿之人不适合服用,由于当归、地黄有滑润之性,脾虚泄泻之人也不建议服用。

“以简驭繁”

其实中医是复杂又简单的啊,西医仅仅皮肤病的名称,就有几千个。

中医内科的调理,就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这四个虚;

阻碍经络运行障碍,大致只有瘀血、痰湿、气郁这三个。

中医大致用这七个类型,对应西医成千上万的病名,哪个更复杂吗?

日常调理常用方剂

附子理中丸:温脾散寒,止泻止痛。用于脾胃虚寒、手足不温等。组方: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归芍地黄丸:肝肾阴虚(妇女)。滋阴养血、柔肝补肾,妇女经期失血过多会伤阴。

组方: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当归+白芍

适用病症:妇女肾虚而引起的崩漏、头晕、乏力、腰腿酸疼、耳鸣、足跟痛等。桂附地黄丸: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老人尿频。组方:六味地黄丸+肉桂+附子

主治:肾阳虚和阴阳两虚

适合人群:阳虚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舌苔色淡而多苔者。适用病症: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适用人群:肾阳虚伴随着小便不利,腰腿不便。组方:六味地黄丸+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组方: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生脉饮: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组方:人参三克、麦冬三克、五味子七枚玉屏风散:补益剂,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组成:防风、黄芪、白术。黄芪建中汤:温养脾胃,治疗虚寒性胃痛,腹中拘急疼痛,自汗。组成:黄芪、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饴糖。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木香、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组方: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远志。加味逍遥丸:为和解剂,具有疏肝清热,健脾养血之功效。组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

四逆散:为和解剂,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组成: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

方解: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

适用:调理肝气不舒导致的气机郁滞,出现身体表里、上下不能调和,阳气郁闭于内,四肢逆冷的情况。

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血虚兼血瘀证适用。

组方: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

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其他

组方:当归九克、生地九克、桃仁十二克、红花九克、枳壳六克、赤芍六克、柴胡三克、甘草三克、桔梗五克、川芎五克、牛膝九克。

功效:调畅气机,活血化瘀,养血。用途甚广,严重低估。

罗大伦博士:原文作用被远远低估的血府逐瘀汤

生活妙方

八珍汤:四君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物汤(熟地、当归、芍药、川芎)

功效: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主治气血两虚证

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四物汤+黄芪+肉桂

功效:温补气血,治诸虚不足。

桔梗元参汤: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功效:调理脾胃气机升降,调畅肺气(清鼻涕的肺气虚寒型鼻炎患者才可以,儿童用量减半,没有中成药)。

方解:茯苓祛脾中湿气,升脾之阳气,半夏降胃气,甘草和中,桔梗宣发肺气,元参(玄参)清咽利喉,起肾水上行,杏仁降肺气,陈皮开肺气,生姜暖中散寒。

中医惠民,惠及苍生!

中医惠民,惠及苍生!

正安答摩一学就会

-End-

喜欢就在右下方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yp/6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