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水中火
年
12月21日
医案转自民间中医网-经方方药
水中火先生
经方辨证问诊单:
性别:女生辰:年3月12号(阴历二月初八)目前11个月大籍贯:江苏连云港身高:70CM体重:8kg腰围:没量,偏瘦,一摸全骨头肤色:偏白
主要症状:发烧39度,睡眠不安发病经过:1月20日感冒咳嗽,次日早起严重,医院看病。
当时状况:流清涕,咳嗽,有痰音,医生诊断气管炎。
开方如下:
炙麻黄5克,紫苑10克,大贝8克,代赫石15克,炙百部10克,僵蚕8克,防风10克,远志10克,前胡10克,法夏10克,鱼腥草20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蜈蚣1条,生石膏20克。
四付喂下咳嗽没轻反重,并且出现呕吐反胃,食少,手脚冰冷,睡觉露睛,喜卧睡症状。
恰遇春节假期找不到中医,没招只得去看西医,开曲安南和地塞米松,打了六天吊水,无涕,咳嗽轻微,食量好一点,手脚有时能暖和。
得知地塞米松是激素药,停止继续打吊水。
昨日中医专家门诊儿科上班,带宝宝前去问诊,医生说支气管炎不严重,无碍。
开方如下:
桑白皮15克,紫苑10克,鱼腥草15克,黄芩10克,代赭石15克,杏仁10克,大贝6克,生石膏15克,僵蚕10克,炙麻黄5克,法夏6克,蜈蚣1条,苏子10克,细辛2克。
三付,昨晚开始吃第一付,今天白天至下午五点无咳,手脚偏凉,五点半轻咳两声,七点左右喂饭,不思饮食,流一点清涕,手脚发凉,九点时无意中发现有发热症状,无涕,无汗,手心热,后颈热,前额偏热,量体温38.5度,喂了点白开水,十点半再量为39度。
只贴了退热贴,医院挂水,但不晓得怎么办,求助,在线等回话。
是否长期用过激素:打了六天地塞米松是否大量用过消炎药:三个月时打过五天头孢,初四开始打了六天曲安南(因头孢皮试过敏)是否做过内脏手术:未曾请仔细选择下列部位身体状态:(不会把脉请原谅,我是个中医门外汉)面:
两颊潮红眼:
不会看,最近老是揉眼睛,但没发现红肿之类的舌:
舌苔有点白,中间是一个一个红色的点点齿:
只长了六颗牙耳:
无特殊鼻:
下午七时左右流过清鼻涕,后来发现发热了反没有了心和心跳次数:
烦,悸手:
手心热足:
痛,胀,麻,木,软,凉,热,左,右饮:
少,恶甜食:
少,喜米汤或稀粥,恶甜睡眠:
少觉,易醒大便:
今日排便四次,之前一直有便秘,造成肛裂,用了肛泰已好转小便:
无明显异常身体经常有如下症状:平时易出汗,经常咳,有时有痰,呕逆,恶心,烦躁,脾气大,胆特小
七情何者为重:喜悦
QQ问诊:
日期:-2-4
患儿妈妈09:06:20
先生我来了。
昨夜温度往40升,家人非要给喂退烧药,我也没办法了,推拿也没效果,我原本就不会,从前天夜里到现在体温一直没有降到38.5以下,身上一直热。
水先生09:06:56
昨晚吃了退烧药,出汗了吗?
患儿妈妈09:11:13
出了一点,不多。
八点半多,闹人,我以为要吃奶的,怎么也吃不完,后来我妈倒了点水,她指着要喝。
水先生09:21:18
喝了几次?
患儿妈妈09:25:03
一次,5O多ml。
哦,那我该怎么办?
水先生09:29:33
不咳嗽了吧?
患儿妈妈09:35:15
没听到,就是睡觉时有时从嗓子里会有呼呼声,不是痰音,我说不上来。
她刚出生时就有这种声音,问过医生,医生说大了就好了,后来3个月以后就基本听不到了。
醒的时候就没有那种声音。
水先生09:42:15
孩子有发抖吗?
患儿妈妈09:47:51
没有,睡觉总嫌热往被孑外钻。
水先生09:48:31
睡觉嫌热?
孩子总是闹,是不是身体有哪里痛?
患儿妈妈09:52:48
恩,前夜也是,我妈专门把她放薄蚕丝睡袋里,再放进被窝,她嫌热,闹,睡不安,我妈把睡袋拿了,她才安静睡了一会。
水先生09:53:17
孩子总是闹,是不是身体有哪里痛?(再次询问——七月老虎注)
患儿妈妈09:56:50
感觉头可能疼,热贴不给贴,老扯下来,老抓头,一直生病,没洗澡,所以弄不太清是头疼还是头痒抓头的,昨晚上那会前额不太热时就不抓头。
水先生09:58:45
绝对不能洗澡。
她现在就是发烧,无汗,闹,嫌热,其他还有什么吗?
患儿妈妈10:03:51
没了,每次发烧就不吃了,这次吃饭还行跟前两天没太大区別。
水先生10:04:36
昨天已经拉过大便了?
患儿妈妈10:10:15
恩,昨晚点发给你的。
不少,前面三个大屎蛋,后面一大堆稀的,黑绿色。
水先生10:14:44
她是从1月20日开始病的,一直病到现在?
患儿妈妈10:18:25
是,刚量40.1,不想玩,又睡了,我妈说刚才又淌了点清水鼻涕。
我妈喂了大半碗稀饭。
水先生10:24:36
你刚才说你女儿现在多少度?
患儿妈妈10:24:48
40.1。
烧一直不退,一家人着急,这会喘气粗。
刚重量40.2了。
怎么办,急。
处方:麻杏石甘汤(小儿量)
患者第二天早上发手机短信告诉我(水先生)
/02/:33
服药后一个半小时开始出汗降温了,今早体温降到36.7了。
其他还在观察中。
后来于2月5日晚上发现出疹子。
日期:-2-16
水先生13:28:57
你女儿出疹子出了几天?
患儿妈妈13:30:42
三、四天这样
水先生13:31:03
2月5日晚上发现出疹子的?
患儿妈妈13:31:07
恩。
八号这样最多。
七号也多。
九号就见少了。
十号的时候身上看不到了。
水先生13:33:38
你女儿那天高烧40多度,还真挺吓人的。
患儿妈妈13:33:43
是的呢。
我妈吓死了。
但我网上查说婴儿急疹就是突然的高烧。
我说这次发烧也是莫名其妙的。
本来就是咳嗽就不敢出门。
一直在家。
以前发烧就不吃不喝了。
这次发烧吃还吃,喝也喝。
这两天吃饭还将就。
就是清菜稀饭的。
水先生13:36:53
那天40多度,我给开了*******,这个方子你还记得吗?
吃后就出汗退烧了。第二天早上就是36点几了?
患儿妈妈13:37:01
恩。
我记得的。
我当时顶着很大的压力的,她爸爸不在家的。
我妈带着她,如果不是我妈带着,我要听你的方子去抓药喂,医院,我老公肯定直接跟我离婚。
水先生13:37:55
40多度,医院就是用冰块镇,要不就激素退烧。
患儿妈妈13:38:26
医院就会开消炎药,激素。
除了这两种没啥其他的药方了。
我按你的方子抓药,我妈说万一出什么事,她担不起那责任。
后来我也没理我妈,她在那说,我也不吱声。
我就跟你讲病情,你叫我去抓药,我就跑去抓药,回来煮好了。
水先生13:39:45
40多度,如果不是那天这个方子*********40多度,没有几个家长能承受得了。
患儿妈妈13:39:50
然后就抓过来喂
我那会就想着,如果她烧不退,有什么事,我就跟她一块走了。
多谢你,烧退了,我妈也放了点心。
整个过程我老公都不知道。
他也不关心。
水先生13:46:02
对了,你女儿出疹子的时候吃过什么药吗?
患儿妈妈13:46:09
什么都没吃?
就稀饭、面条、奶。
我跟我妈说的,人家看不到小孩子,只能靠我说的去判断开方子,很不容易的。
而且有时我会看不会看的,注意没注意到的,这都是问题。
水中火:
患者使用的处方:
生麻黄4,杏仁4(捣碎),炙甘草2,生石膏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一个介于太阳表证,与阳明里证的表里双解方。
它她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不管是有汗,还是无汗都能使用。
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之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之主。总以调理人体气机升降为其治疗目的。
麻疹闭肺,就在其治疗范围之内。因为疹发不透,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自身机体的升(宣发)降(收重)失调所致。
坛友互动:
后来赶上发表于/2/:59:49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水中火发表于/2/:07:26
从后面的情况来看,患儿出疹子了。春天本来就是出疹子的季节。从大便的情况来看,也没有直接说明这个时候使用攻下。
微微二两发表于/2/:26:43
可否用升麻葛根汤?(小儿药证直诀)升麻葛根芍药甘草适应症:麻疹初起未发,或发而不透,身热头痛,无汗口渴。小孩儿高烧,口渴,身热头痛,无汗,症状都符合,初看症状,有点像感冒,但是仔细辨别就发现是麻疹的症状。
水中火发表于/2/:19:1
这个患者当时已经烧到了40.2度,表现出无汗恶热,不是恶寒。当即应该辛凉表里双解。升麻葛根芍药甘草这四味药,开闭发汗的力量不如麻黄。
泽灵发表于/2/:51:15
回味一下﹐麻杏甘石﹐簡簡單單。再看看當初那些醫師,還有"中医专家门诊儿科",開的藥﹐完全是按西醫思路。用一大堆寒藥和不相關的藥﹐連蜈蚣﹑激素都給小孩用上﹐問題是病還不好。對比之下﹐經方辨證真的很細﹐用藥則很簡單﹐效果不可思議。人體本來有能力對付外邪﹐只要用對藥﹐順水推舟﹐四兩撥千斤。謝謝版主分享。
morgan发表于/8/:45:14
回看下那个草头医开那么多药居然也包括了正解的四味药…一点药效也没有何解?
泽灵发表于/8/:46:25
主要有三大問題:
1、要用生麻黃,不能用炙麻黃。炙麻黃根本沒那效果;
2、各種雜藥太多喧賓奪主,根本起不了應有的作用;
3、少了炙甘草。炙甘草雖然平常﹐卻是不能少。不僅僅是調和藥味的作用。
七月老虎按:
胡希恕:麻黄伍桂枝攻表邪而发汗,伍石膏清里热,故反治汗出。今于麻黄汤去桂枝,倍用麻黄,增量甘草而加石膏,故治汗出有热喘而急迫者(《经方传真》)。
尤在泾: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于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肺中已自蕴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而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故以麻黄、杏仁之辛而人肺者,利肺气,散邪气,甘草之甘平,石膏之甘辛而寒者,益肺气,除热气,而桂枝不可更行矣。盖肺中之邪,非麻黄、杏仁不能发,而寒郁之热,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抑以缓石膏之悍也(《伤寒贯珠集》)。
王晋三: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寒喘也。今以麻黄石膏加杏子,治热喘也。麻黄开毛窍,杏仁下里气,而以甘草载石膏辛寒之性,从肺发泄,俾阳邪出者出,降者降,分头解散。喘虽忌汗,然此重在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汗即不辍,而阳亦不亡矣。观二喘一寒热,治法仍有营卫分途之义(《绛雪园古方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