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民学术思想及辨治外感热病方药经验

编辑推荐语

刘惠民先生是毛泽东主席保健医生,从医近60载,精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特别是在治疗感冒、流感等外感热病中,在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等方面,确有独创见解,主张外感病早期要解表清里两施,善用重用生石膏,同时重视顾护脾胃。

[摘要]刘惠民先生从医近60载,精于各科病证的辨治,对外感热病的治疗颇有见地。刘老研读大量经典医籍,尊古不泥,善于突破,如对酸枣仁的运用,既主张用量宜大,又强调生熟并用。临证时重视整体观念,审证精准,在处方用药方面注重药物的品种、产地、炮制、煎法,并根据药物的药性及患者的证候,对证选择合理剂型。同时,重视药后调护,对患者要护理得法。刘老对感冒、流感等外感热病的治疗强调以太阳经病为主,善用发汗峻猛之剂,主张外感病早期要解表清里两施,善用重用生石膏,同时重视顾护脾胃。

刘惠民先生(~年),名承恩,字德惠,号惠民,山东沂水人,毛泽东主席保健医生,全国名老中医。刘老从医近60载,研读大量经典医籍,博采众长,临证时审证求因,尤其在处方用药方面力求精准,全面兼顾,且尊古不泥,善于突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特点。刘老精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特别是在治疗感冒、流感等外感热病中,在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等方面,确有独创见解,论述如下。

1学术思想

+

1.1勤思敏求,师而不泥

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是确保疗效的基础。刘老强调研究经典医著是学好中医的基础和关键。然而,他又反对对经典的生搬硬套,提倡应用要有创造性,应师古不泥古。例如,刘老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对酸枣仁的运用,就颇有见地。酸枣仁为养心安神要药,常用治心悸不寐。其剂量古今医家多用10~30g,“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中载其用量仅为10~15g。《神农本草经》载酸枣仁可“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名医别录》中亦有“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能令人肥健”的记载。刘老认为酸枣仁不仅能养心安神,久服还可养心健脑、滋补强壮。因此,临证成人每次用量为30g以上,最多可达75g,小儿用量一般为6~15g。刘老指出,临床上酸枣仁用量的酌定,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以及病情的轻重缓急,只要配伍得当,大多可应手取效且无不良反应。《本草纲目》中曾载酸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生用疗胆热好眠”,为后世医家所熟知。刘老亦认为,酸枣仁生用可醒神,炒用能安神,其生熟之别,主要是兴奋或抑制的不同。因此,刘老临证中每遇精神思维活动失常为主的患者,对于酸枣仁常生熟并用,尤其是体质虚弱者更为适宜。

刘老曾经诊治一位神经衰弱的患者,头痛、头昏、失眠多年,劳累后加重,伴心烦、消瘦、便干,舌苔微黄稍厚,脉虚弱。刘老认为患者是因心肾两虚、脾胃不和、痰火内阻所致,治宜滋肾养心,健脾调胃,清热豁痰。方用酸枣仁(生熟各半)37g,养心安神,用为君药;配伍菟丝子、枸杞子、黄精、天冬、柏子仁滋补心肾;栀子、淡豆豉清心除烦;白术、鸡内金健脾和胃。服用20余剂后,患者饮食、睡眠均有好转,舌苔、脉象已正常。遂嘱患者原方继服,以巩固疗效。

1.2注重整体,辨证精准

刘老临证探讨病因病机时,非常重视整体观念,认为脏腑之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以其治疗胃痛为例,刘老认为胃痛的发生常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调所致,其病机多为“不通则痛”,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脾、肾、心密切相关,主张以“通”为治疗原则,并结合疏肝解郁、理气健脾、滋肾养肝、养心安神治法,充分体现了其重视脏腑、整体调理的学术思想。

刘老在临证中不但重视整体观念,而且审证精准,胆识过人。年夏天,毛泽东主席在青岛开会期间,患了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几经诊治未见好转。与会的山东省委书记舒同推荐刘惠民赴诊。刘老考虑毛主席发病虽在盛夏,但由于青岛昼夜温差较大,仍是因外感风寒日久,表未解而里热盛所致,于是处以大青龙汤重剂加减,以表里双解。服药1剂后,毛主席热退病消,又服1剂而痊愈。

1.3用药精准,医护并举

传统的药物理论既包括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主治,又包含品种辨析、炮制方法、煎服方法等内容。前者往往备受医者的重视,而后者常常被忽视。刘老精通药理,熟谙药性,认为药物的品种是否道地、炮制是否规范、煎法是否适宜,都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强调在处方中应对这些内容仔细注明。

在用药方面,如台党参、川黄连、杭菊花等,均写明其品种产地。在炮制方面,如枳壳(麸炒)、酸枣仁(炒捣)、白术(土炒)、厚朴(姜汁炒)、生石膏等,都明确其炮制方法。尤其对有毒中药的炮制,刘老尤为重视。如治疗痿证,刘老善用马钱子,然其功效峻烈且有大毒,内服不宜生用,需经砂烫后方可降低毒性,且便于粉碎,因此刘老处方中皆写明使用精制马钱子粉。刘老还重视药物的煎煮方法,特别是煎法比较特殊的,处方中均加以注明,如阿胶(烊化)、琥珀(研粉冲服)、冰片(后入)等。由此可见,刘老处方用药十分精准。

除此之外,剂型的合理选用同样重要,亦应引起医者的重视。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剂型选用标准的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刘老十分重视对剂型的选用,根据药物的药性及患者的证候,对证选用合适的剂型。在《刘惠民医案》中载附方32首,从剂型来看,汤、丸、散、膏、酒、汁、片等剂型俱全,如感冒清热汤、清肺利咽丸、润肠导滞散、十珍益母膏、冠心活络酒、首乌桑葚补脑汁、降压片等。

刘老临证中不拘泥于一两种剂型的选用,特别是治疗病情较复杂或疑难病证时,常以汤剂为主,以药引、药粉、药酒或丸药为辅。如刘老曾诊治一位2岁的脑炎后遗症患儿,症见左半身瘫痪,肌肉萎缩,不能行走,伸舌障碍,两眼球固定,食欲差,睡眠不宁,易惊,舌苔根部白厚,脉虚数,指纹青紫,达风关。辨证为脾气不足,肺气失宣,风痰阻络,治宜健脾益气,息风活血,通经活络,清热化痰。刘老先治用葛根、生石膏、钩藤、天麻、千年健、桔梗、天竺黄、白术、麦芽等煎汤服用,以清热生津,息风化痰,健脾助运。同时又予以药粉方,天麻、全蝎、僵蚕、蜈蚣以息风止痉,白术、人参补气健脾,乳香、没药、当归、红花活血化瘀。汤剂和药粉同时服用了两个多月,患儿症状大有改善,肢体肌力增强,自主运动显著进步,眼球活动恢复正常,食欲良好。

临证中,刘老还强调对患者要护理得法。例如感冒、流感等外感热病,刘老每用发汗方药即嘱患者入晚服药,避免外出,以防外邪复感。并效仿仲景《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用法,药后啜粥以助汗出。刘老对患者有无汗出、汗出多少甚为







































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的饮食医疗问题和影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com/smyp/2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