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剂量参考《胡希恕医学全集》。
升麻鳖甲汤
升麻二两(18g)当归一两(9g)
蜀椒,炒,去汗一两(9g)
甘草二两(18g)
鳖甲,炙,手掌大一片
雄黄半两,研(5g)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14条: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本条论述阳毒的证治及预后。
病机:
阳毒是疫毒入于阳络,阳络循于面,毒气显露于表,透彻明显,所以颜面红赤,有斑点犹如锦缎花纹。
如果疫毒不解,腐蚀咽喉,成痈化脓,时间长了就“唾脓血”,说明毒已经入营血分。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五日的时候,邪气还没有传变六经,毒气尚浅,还能治疗。
七日的时候,阴阳经气通而再行,疫毒入内,成痈化脓而病重,所以难治,应当早点治疗。
治疗思路:
辛散解毒,活血通络。
方药分析:
阳毒病浅容易去,所以用甘平微寒无毒的升麻二两(多重用到30g-45g,无不良反应)为主,能升散解毒。
甘草二两解毒调胃,二味合用,解百毒而散风热。
鳖甲专入络脉滋阴养血,软坚破结,和升麻合用能领邪外出。象征物是鳖善于钻,可以钻到深处把毒气带出来。
当归入血分活血通络。
用雄黄少量解疫毒之邪。雄黄不溶于水,每剂0.5g水冲服为宜,不能加温煎熬入药合方。
用蜀椒,取其辛温通阳散结,引诸药直达病所,使其所结表浅疫毒,迅速导之外出,这是反佐之法。
临床加减用药:
如果斑疹灼手,可以加赤小豆,连翘,银花,生地,丹皮,大青叶等。
如果腹痛时斑疹多,可以和升麻葛根汤合用。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汤
升麻二两(18g)当归一两(9g)甘草二两(18g)鳖甲,炙,手掌大一片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15条: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以下内容,请于知识星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