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6则治疗ldquo低血压rdq

法国敏柏宁 http://pf.39.net/bdfyc/140122/4330821.html

导读:今天跟着谢英彪先生学习治疗慢性低血压病的6则经验方。

01

归芪升压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低血压病

当归10克,炙黄芪、制何首乌各15克,茯苓、白术各10克,熟地黄12克,炙甘草3克,大枣10枚,龙眼肉20克

当归补血,炙黄芪补气,相辅相成,相须为用,为本经验方君药;制何首乌、熟地黄协助当归补血,茯苓、白术辅助黄芪健脾益气,同为臣药;

大枣、龙眼肉为补益气血的药食两用佳品,为佐药;炙甘草既可补气又能调和诸药为本方使药。

共奏双补气血,升提血压功效。适用于血压低于正常,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苔薄质淡,脉细者。

1.面黄贫血明显者,加阿胶10克(烊化冲服)。

2.腹胀饮食不香者,去熟地黄,加砂仁4克(分2次后下),陈皮6克。

3.嗳气恶心者,加姜半夏10克,青皮、陈皮各6克。

4.大便稀溏不成形、脘腹冷痛者,加苍术15克,干姜6克,炒薏苡仁15克,去熟地黄、当归。

5.手足不温者,加制附子5克,干姜6克。

02

益气升压汤治疗中气不足型慢性低血压病

炙黄芪30克,党参、白术、枳壳、升麻、葛根、柴胡、红糖各10克,麻黄6克,炙甘草5克。

重用炙黄芪,意在补气升提中气,黄芪有良好的升压功效,对中气不足型慢性低血压病的效果尤佳,为本方君药;

党参、白术协助黄芪补气升提;枳壳、升麻、葛根、柴胡均具升提功效,增强黄芪升提作用,同为臣药;

麻黄有良好温通心阳,升提血压的功效,麻黄所含麻黄碱等成分的良好升血压作用已为大量的现代药理研究所证实,为本经验方佐药;红糖、炙甘草、五味子,同为使药。

炙甘草不仅能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甘草为治疗慢性低血压病公认的有效单味中药。

1.伴有胃下垂等内脏下垂者,升麻、葛根改为15克。

2.乏力气短明显者,加黄精15克,刺五加15克。

3.手足不温者,加鹿角胶10克(烊化冲服)。

4.大便不成形者,加苍术15克,山药15克,炒薏苡仁12克。

本经验方适用于血压低于正常值,头晕目眩,倦怠乏力,懒于语言,气短,舌淡,脉沉细等症。或伴有胃下垂等内脏下垂症。

03

生脉升压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低血压病

白参粉3克(分2次冲服),太子参、麦冬、白芍、阿胶(烊化冲服)、制何首乌各10克,黄精15克,大枣10枚,五味子6克,白糖20克。

白参、麦冬为本方君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所含皂苷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使慢性低血压患者的血压上升。

麦冬制成的注射液对急、慢性低血压病均有显著疗效。两药配伍,一补气一滋阴,故对气阴两虚之慢性低血压病患者颇为合拍。

太子参、黄精,协助人参粉补气,白芍、阿胶、制何首乌,协助麦冬滋阴亦能养血,同为臣药;大枣、五味子益气敛阴,为佐药;白糖调和诸药,改善口感。

诸药合用,共收益气养阴,生脉升压功效,适用于血压低于正常值,兼见眩晕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喜饮、体质较瘦、失眠多梦、舌质偏红、脉细等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pf/10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