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李清暑益气汤析辨

在中医学脉络史中有两首“清暑益气汤”熠熠生辉。一则在《脾胃论》,二则在《温热经纬》所言及。前者以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两法合用,方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生脉并二妙散为用,葛根易柴胡外加泽泻、青皮、神曲组成,后者乃竹叶石膏汤化裁而来,以知母易石膏、石斛易半夏,加通暑气之黄连,涤暑之西瓜翠衣与荷梗组成。前有角药合纵之妙,后亦有化裁连横之法。

李氏方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创立的“清暑益气汤”,方中以黄芪甘温补之为君;黄芪具有“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之功;人参、橘皮、当归、甘草甘微温,益气补中为臣,君臣相伍布势渐成。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甘苦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黄芪、升麻、葛根升阳举陷;人参、黄芪、炙甘草建中焦元气,两组角药犹如鸟之双翼,厚势已然而成。

此既寓“阳气窒闭,浊阴凝痞”之理,故建中以微升阳气,阳升则万物生,清升则浊阴降,一气而周流。青皮、六曲助运化,加麦冬、五味子泻阴火以资肺之化源。黄柏苦寒质润,佐以燥湿泻下泉之火,全方合用则暑湿得清,阴火得降,脾胃之气得张,厚势浑然法成。

诚如张凤奎评价云:“东垣意见精密,立方中和”;雷少逸云:“用药少而不漏,多而不乱”;陆子贤云:“勿以药味之多而妄为增减,用得其宜,药如桴鼓”。

王氏方

王士雄善用轻清灵动之药,正如其所言:“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岳忠武以八百人破杨幺十万;不善用兵者,赵括以二十万受坑于长平”。

方中西瓜翠衣甘凉,解暑清热利尿,西洋参甘微凉,益气养阴生津,共为君药。以西洋参性薄立厚势,以翠衣之药量建厚势,两药相伍助对药成厚势,此既王孟英所言:“暑是火邪,心为火脏,邪易入之,故治中暑者,必以清心之药为君。”荷梗畅气清心,助翠衣解暑清热;石斛、麦冬多汁增液,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

可见厚势之力雄,又暑气通于心,用黄连之苦寒,泻心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质润苦寒,入肾经,滋阴泻火;竹叶甘淡,清热除烦,均为佐药。甘草、粳米益气和中调胃,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暑热清,气津复,诸症砉然而除。可谓清热益气,养阴生津之良方。

厚势之法运用得当,即可收峻捷之效。王氏言道:“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而效”,冉先德先生晓其义亦言道:“暑为阳邪,当升当散,热蒸外越,则腠理开而汗多;汗泄过多,耗气伤津,则见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脉虚数等症。治疗上应清暑退热,益气生津并进。方名清暑益气汤,其意在此。”

引自《王李清暑益气汤析辨》

医者张林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jg/8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