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叶莲
Xiaoyelian
SINOPODOPHYLLIFRUCTUS
奥莫色、奥毛赛。
为小檗科植物桃儿七的干燥成熟果实。
本品始载于《月王药珍》,《四部药典》《买布协龙》《协据蓝琉璃书》《四部医理解释》等藏医药文献中亦有记述。《温岛合》载:“治胎病的小叶莲生长在河沟、林缘。根坚硬,有百条之多,叶如独活叶,叶片大,柄长;花小,红色,美丽;果实状如牛睾丸,成熟后状如血囊,种子红紫色,状如马蔺子。根味苦、辛,叶味苦、涩,种子味甘”[1]。本草记载的小叶莲植物形态与桃儿七基本一致。
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茎粗短,横生,节状。茎直立,中空,直径约8cm,上部2~3叶;茎生叶具长柄,心脏形,直径约25cm,3或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再3(2)裂达近中部,小裂片先端渐尖,腋下面有白色长软毛,具长叶柄。花大,单生,先叶开放,白色至蔷薇红色;萼片6,早落;花瓣6,倒卵状长圆形,边缘波状,外轮的长3~4.5cm,宽2.5~3cm,内轮3个较小;雄蕊6,花丝向内弯,花药狭矩圆形;花柱短,子房有胚珠多数。浆果卵圆形,长4~7cm,直径2.5~4cm,熟时红色;种子卵状三角形,多数,红褐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主要为野生,生于海拔~m的林下、林缘湿地、灌木丛中或草丛中。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陕西。
小叶莲药材图
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多压扁,长3.0~5.5cm,直径2~4c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皱缩,有的可见露出的种子。顶端稍尖,果梗黄棕色,多脱落。果皮与果肉粘连成片,易碎,种子多数。种子近卵形,长约4~6mm,直径4mm;表面暗紫色,具细皱纹,一端有小突起;质坚硬,种仁白色,有油性;味苦。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主产于甘肃、四川、青海、陕西、云南、西藏等省区。
1.生物学特性喜阴冷,在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中性及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生育期中需要凉爽通风的环境条件。
2.栽培技术种子繁殖为主,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分根移植。
3.病虫害病害:无。虫害:主要为蚜虫。
桃儿七的果实小叶莲在7~9月陆续成熟,由于果实成熟期较长,应随熟随收,一般在果实变为红黄色时即可采收。
统货。
小叶莲粉末图
1.种皮表皮细胞(a.横断面观,下方为种皮薄壁细胞;b.表面观)
2.果皮下皮细胞(表面观)3.中果皮细胞
4.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5.导管6.胚乳细胞
粉末暗红色。种皮表皮细胞橘红色至深红色,横断面观长方形或类方形,长80~μm,宽15~μm,壁厚;常与种皮薄壁细胞相连,薄壁细胞长轴与表皮细胞垂直。果皮表皮细胞淡黄色,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0~40μm。果皮下皮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直径20~70μm,内含棕色颗粒状物。导管主为螺纹导管,少数为网纹导管,导管分子较细小,直径5~28μm。胚乳细胞近无色,表面观多角形,细胞内可见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甘,平;有小毒。调经活血。用于血瘀经闭,难产,死胎、胎盘不下。1.抗癌作用小叶莲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乳腺癌和移植性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叶莲总黄酮与抗肿瘤药物合用治疗多药耐药性的白血病,提高白血病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2.其他作用小叶莲水煎剂灌洗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疗效优于常规藏药治疗。小叶莲的成分鬼臼毒素类毒性较大,能刺激小肠,引起大量水泻并伴有腹痛乃至出现血便,甚至导致严重衰竭性虚脱。以上节选自《新编中国药材学》获取更多药材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