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升麻 >> 升麻价格 >> 中药蔓荆子

中药蔓荆子

北京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蔓荆子,中药名。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L.var.simplicifoliaCham或蔓荆Vitextrifolia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祛风止痛。

生理特性

药用部位:马鞭草科植物蔓荆的成熟果实。植物形态:灌木,稀为小乔木。小枝四棱柱形。叶为3小叶的复叶,有时有单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密被粉白色短茸毛,叶柄极短。花期7~9月,果期9~11月。

药理作用

:本品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茨烯、蒎烯,并含蔓荆子黄素、脂肪油、生物碱和维生素A等。

:1、蔓荆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生品擅于发散风热,多用于风热表证。

2、炒蔓荆子:取净蔓荆子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白膜(宿萼)呈焦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放凉,搓去白膜,筛去灰屑。炒后可缓和辛散之性,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多用于清阳不升、耳窍失聪、两目昏糊。

3、蔓荆子炭:取净蔓荆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黑色,及时喷淋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晾。历代对蔓荆子的炮制方法有去萼、去白膜、清炒、酒炒、清蒸酒蒸等。其中广泛应用的为清炒法。

:味辛、苦,性微寒。

:归膀胱经、肝经、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1、风热感冒,头昏头痛:本品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解表之力较弱,偏于清利头目、疏散头面之邪。

2、目赤肿痛,耳鸣耳聋:本品辛散苦泄微寒,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3、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也可用治风湿痹痛,每与羌活、独活、川芎、防风等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4、西医诊为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气管炎、病毒性肺炎、头痛、偏头痛等属于风热表证者,急性结膜炎、耳鸣、耳聋等属于风热上攻者。

:内服:煎服,5-9g。

: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临床应用

1、治风热感冒而头昏头痛者,较为多用,常与薄荷、菊花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药同用。若风邪上攻之偏头痛,常配伍川芎、白芷、细辛等祛风止痛药。

2、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常与菊花、蝉蜕、白蒺藜等祛风明目药同用。本品药性升发,清利头目,与黄芪、人参、升麻、葛根等补气升阳药同用,还治疗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耳鸣耳聋,如益气聪明汤(《证治准绳》)。

3、治风湿痹痛,每与羌活、独活、川芎、防风等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药膳食疗

复方蔓荆子酒:

1、功效:疏风、清热、止痛。主治风热性头痛、头昏、偏头痛。

2、原材料:蔓荆子g,菊花60g,川芎40g,防风60g,薄荷60g,黄酒1升。

3、做法:以上5味,共捣为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入净器中,入黄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备用。

4、用法:每日3次,每次15-20ml,空腹温饮。

END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mae.com/smjg/7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