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疗方集萃一之内科病方下

(14)心悸

心悸是由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致心跳异常,自觉心慌悸动不安的病症。多见于西医的心神经官司能症及心律失常。中医一般将本病辨为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血瘀阻、水气凌心、心阳虚弱等六型治疗。以下茶疗方可供酌情选用,或作辅助治疗。

龙甘酸五茶

[组方]生龙齿15克,炙甘草10克,酸枣仁10克,五味子10克,花茶2克。[功效]养心定悸。适于心虚胆祛型必悸:心悸惊恐而发,悸动不安,气短自汗,神倦乏力,少寐多梦,舌淡苔薄白等。[用法]生龙齿加水约毫升,煮开20分钟,再加后3味同煮1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芪草归陈酸枣茶

[组方]黄芪15克,炙甘草10克,当归10克,陈皮6克,酸枣仁10克,花茶2克。[功效]益气补血定悸。适于心脾两虚型心悸: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面色(白光)白,头晕乏力,气短易汗,纳少胸闷,舌淡红,苔薄白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龙麦连夜茶

[组方]生龙齿20克,麦冬10克,黄连6克,夜交藤12克,绿茶2克。[功效]滋阴清火定悸。适于阴虚火旺型心悸: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心中烦热,少寐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口干,面颊烘热,舌红,苔薄黄等。[用法]生龙齿加水约毫升,煮开20分钟,再加后3味共煮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桃红丹归合欢茶

[组方]桃仁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合欢皮10克,花茶2克。[功效]活血化瘀定悸。适于心血瘀阻型心悸:心悸不安,胸闷心疼阵发,或面唇紫暗,舌质偏紫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苓术甘腹桂枝茶

[组方]茯苓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大腹皮10克,桂枝10克,红茶3克。[功效]化气行水定悸。适于水气凌心型心悸:心悸不安,胸闷气喘,咳吐大量泡沫痰涎,面浮足肿,不能平卧,目眩,尿少,舌苔白腻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再加桂枝共煮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热饮。日1剂。

龙附桂甘茶

[组方]生龙骨15克,制附子6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红茶5克。[功效]温补心阳定悸。适于心阳虚弱型心悸:心悸动则为甚,胸闷气短,畏寒肢冷,头晕,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等。[用法]前2味加水约毫升,煮开20分钟,继加炙甘草共煮10分钟,再入桂枝同煎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分2次热饮。日1剂。

(15)自汗、盗汗

自汗、盗汗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腠理失密而引起的汗液外泄。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常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中医一般将本病辨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四型治疗。以下茶疗方可供酌情选用。

芪麦防风茶

[组方]黄芪12克,浮小麦20克,防风6克,红茶6克。[功效]益气固表止汗。适于肺卫不固型自汗:头面、颈胸部时时出汗,活动后尤甚,怕风,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等。[用法]前3味加水约毫升,煮沸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桂芍姜枣茶

[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6枚,红茶5克。[功效]调和营卫止汗。适于营卫不和型自汗:汗出恶风寒,肢体酸楚,或有微热,或半身或面部出汗,舌苔薄白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温饮,宜保暖避风寒。日1剂。

知柏麦地山楂茶

[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山楂10克,绿茶6克。[功效]滋阴降火止汗。适于阴虚火旺型盗汗:睡中头、颈、胸部或全身出汗,汗出而醒,心烦身热,口渴咽干,唇红,或午后潮热、颧红,舌红,苔薄白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参麦五味稻根茶

[组方]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糯稻根10克,绿茶5克。[功效]益气养阴止汗。适于气阴两虚型自汗、盗汗:畏寒,劳累后加重,神倦乏力,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16)郁病

郁病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易怒喜哭为主症。多见于西医的神经官能症、癔病。中医一般将本病辨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忧郁伤神、心脾两虚等四型治疗。以下茶疗方可供酌情选用。

柴枳芎芍茶

[组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花茶6克。[功效]疏肝理气。适于肝气郁结型郁病:精神抑郁,胸胁作胀,嗳气频作,喜叹息,妇女则月经不调,舌苔薄白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丹栀金首菊花茶

[组方]丹皮10克,栀子10克,郁金10克,生首乌10克,绿茶6克。[功效]清汗泻火。适于气郁化火型郁病:急燥易怒,胸闷胁胀,头痛目赤,口苦,便结尿黄,舌红苔黄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甘麦大枣合欢茶

[组方]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10枚,合欢花10克,花茶5克。[功效]养心安神。适于忧郁伤神型郁病:神志恍惚不安,心胸烦闷,多梦易醒,悲忧喜哭,舌尖红,苔薄白等。[用法]前3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0分钟,再加合欢花共煮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归芪酸木合欢茶

[组方]当归10克,黄芪15克,酸枣仁10克,木香6克,合欢花10克,花茶5克。[功效]健脾养心。适于心脾两虚型郁病:善思多虑不解,胸闷心悸,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晕,神疲倦怠,易汗,纳差,舌淡,苔薄白等。[用法]前3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0分钟,再加后2味共煮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知柏金芍麦冬茶

[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麦冬10克,绿茶5克。[功效]滋阴降火。适于阴虚火旺型郁病:病久虚烦少眠,烦燥易怒,头晕心悸,颧红,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见盗汗,舌红苔薄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17)头痛

头痛是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西医内科常遇到的头痛多见于感染性发热性疾病、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等。中医一般将本病归纳为外感、内伤两类,前者以风邪为主,又有挟寒、挟热、挟湿之不同;后者则分为肝阳、痰浊、瘀阻、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头痛及偏头痛等。以下茶疗方可供辨证选用。

芎防羌活茶

[组方]川芎5克,防风5克,羌活5克,红茶5克。[功效]疏风散寒止痛。适于风寒头痛;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加剧,常喜裹头,口不渴等。[用法]前3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0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乘热顿饮,注意避风寒。日2剂。

川芎茶调丸(中成药)

[组方]川芎、荆芥、白芷、薄荷等。[功效]疏风散寒止痛。适于风寒头痛,兼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等。[用法]每服3-6克,每日2次,清茶送下。[注]本方源于四川省药品标准()

石芎芷菊茶

[组方]生石膏3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菊花10克,绿茶10克。[功效]疏风清热。适于风热头痛:头痛而胀,发热恶风,口渴,舌质红等。[用法]将生石膏打碎,加水约毫升,煮沸20分钟,再加后3味共煮10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芩芷茶

[组方]黄芩5克,白芷5克,茉莉花茶3克。[功效]清热疏风。适用于风热头痛轻症。[用法]上3味用沸水约毫升冲泡,待温或凉,不拘时饮用,可继用开水冲饮至味淡。日1-2剂。[注]本方源于〈丹溪心法〉

羌活苍陈茶

[组方]羌活6克,苍术5克陈皮5克,红茶5克。[功效]疏风祛湿。适于风湿头痛:头痛沉闷,四肢困重,食欲不振,或伴有胸闷,舌苔白腻等。[用法]前3味加水约毫升,煮沸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天钩女夏决明茶

[组方]天麻10克,钩藤10克,女贞子10克,夏枯草10克,决明子10克,绿茶8克。[功效]平肝潜阳。适于肝阳头痛: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痛时常有烘热,面红,耳鸣,心烦口干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沸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枕头茶

[组方]冲泡过的茶叶适量,枕头套。[功效]疏风清热平肝。适于肝阳头痛兼眩晕者。[用法]收集冲泡过的茶叶,晒干,做成枕头,作日常用。[注]本方源于《茶叶在保健上的作用》。

夏芷天陈茶

[组方]姜半夏10克,白芷6克,天麻10克,陈皮6克,红茶6克。[功效]化痰息风。适于痰浊头痛:头痛胀重,或兼目眩,胸闷腹胀,恶心食少,痰多粘白,舌苔白腻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桃红归芎茶

[组方]桃仁10克,红花8克,当归10克,川芎8克,绿茶8克。[功效]活血通窍。适于瘀血头痛: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沸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杞菊归芪茶

[组方]枸杞10克,菊花10克,当归10克,炙黄芪15克,绿茶5克。[功效]补益气血。适于气血亏虚头痛:头痛绵绵,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寐少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沸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杞菊玄女茶

[组方]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玄参10克,女贞子10克,绿茶5克。[功效]滋补肝肾。适于肝肾阴虚头痛:头痛眩晕,时轻时重,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腰腿酸软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天麻芎菊茶

[组方]天麻10克,川芎6克,菊花10克,绿茶6克。[功效]平肝祛风。适于偏头痛:头痛暴发,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用法]前3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双龙葛菊茶

[组方]地龙10克,龙胆草5克,葛根10克,菊花10克,绿茶6克。[功效]祛风清热平肝。适于偏头痛且兼口干口苦者。[用法]前4味加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偏正头风茶

[组方]香白芷75克,川芎、甘草、制川乌各30克,细茶、薄荷各适量。[功效]祛风止痛。适于偏头痛及久治不愈者。[用法]前4味研末,瓷罐封贮备用。用时取末3克,合细茶、薄荷煎汤取汁服。[注]本来源于《淡野翁试效方》

(18)眩晕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运转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多见于西医的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及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贫血等。中医一般将本病辨为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等型治疗。以下茶方可供有关患者辨证选用,或作辅助治疗。

天钩石菊花

[组方]天麻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30克,杭菊花10克,绿茶5克。[功效]平肝息风。适于风阳上扰型眩晕:眩晕耳鸣,头痛目胀,失眠多梦等。[用法]将石决明打碎,加水约毫升,煮沸15分钟,继加天麻共煮10分钟,再入钩藤、杭菊花同煎10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三宝茶

[组方]普洱茶、菊花、罗汉果各等分。[功效]清热平肝(降压、消脂、减肥)。适于风阳上扰型眩晕。宜于高血压、高血脂头晕辨属本型者。[用法]上3味药研成粗末,用沙布袋分装,每袋20克。每次1袋,用沸水冲泡,不拘时饮之。日1--2袋。[注]本方源于《家用中成药》。

天夏陈苓茶

[组方]天麻10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红茶8克。[功效]化湿祛痰。适于痰浊上蒙型眩晕: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舌苔白腻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沸10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归芪升麻茶

[组方]当归10克,黄芪15克,升麻3克,红茶5克。[功效]补养气血。适于气血亏虚型眩晕: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沸10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桑女旱芍茶

[组方]桑椹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白芍10克,绿茶5克。[功效]养阴滋肾。适于肝肾阴虚型眩晕: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腰酸膝软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沸20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知柏杞菊麦冬茶

[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枸杞子10克,麦冬10克,绿茶5克。[功效]滋阴降火。适于肝肾阴虚型眩晕兼见五心烦热者。[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沸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19)中风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西医的脑血管疾病范围。中医一般将本疾分为两大类:一为中经络(无神识昏愦);一为中脏腑(有神识昏愦)。在“中经络”中又辨为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五型治疗。以下茶疗方可供中经络患者酌情选用,或作辅助治疗。

石钩天牛栀子茶

[组方]石决明60克,钩藤10克,天麻10克,川牛膝10克,栀子10克,绿茶6克。[功效]平肝清热。适于肝阳暴亢型中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脑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等。[用法]先将石决明打碎,加水约毫升,煮开20分钟,再加后4味共煮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分2次凉饮。日1剂。

天夏苓蚕丹参茶

[组方]天麻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0克,僵蚕10克,丹参10克,花茶6克。[功效]祛风化湿消痰。适于风痰阻络型中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肢体麻木或手足枸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分2次温饮。日1剂。

杏瓜丹星大黄茶

[组方]杏仁10克,瓜萎10克,丹参10克,胆南星10克,生大黄6克,绿茶5克。[功效]清热化痰通腑。适于痰热腑实型中风: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0分钟,再加入生大黄共煮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分2次凉饮。日1剂。

归芪桃红地龙茶

[组方]当归尾5克,黄芪15克,桃仁5克,红茶5克,地龙5克,花茶5克。[功效]益气活血。适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分2次温饮。日1剂。

龙赭芍冬牛菊茶

[组方]生龙骨30克,代赭石15克,白芍10克,天冬10克,川牛膝10克,菊花10克,花茶5克。[功效]平肝育阴息风。适于阴虚风动型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等。[用法]将前2味加水约毫升,煮开20分钟,再加后4味同煮1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20)消渴

消渴是由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尿一为下消,统称消渴。包括西医的糖尿病、尿崩症。中医一般将本病辨为燥热伤肺、胃燥津伤、肾阴亏虚、阴阳两虚、阴虚阳浮等五型治疗。以下茶疗方可供大部分患者酌情选用,或作辅助治疗。

二参天芩茶

[组方]南沙参10克,玄参10克,天花粉10克,黄芩10克,绿茶6克。[功效]清热润肺。适于燥热伤肺型消渴: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等。[用法]前4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石知连地首乌茶

[组方]石膏30克,知母10克,黄连6克,生地10克,生首乌10克,绿茶6克。[功效]清胃养阴,适于胃燥津伤型消渴:消食善饥,大便秘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红,苔黄等。[用法]将石膏打碎并加水约毫升,煮开20分钟,再加后4味共煮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知柏二山麦冬茶

[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淮山20克,山萸肉10克,麦冬10克,绿茶6克。[功效]滋阴补肾。适于肾阴亏虚型消渴:尿频量多,混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失眠心烦,舌质红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丝瓜老茶

[组方]丝瓜克,老茶树叶10克。[功效]滋阴补虚,较适于肾阴亏虚型消渴轻症。[用法]将丝瓜切片,加水约毫升及少量食盐,煮开20分钟,再加入老茶树共煮5分钟,不拘时凉饮。日1剂。

附萸地金山药茶

[组方]制附子6克,山萸肉10克,熟地10克,金樱子10克,山药30克,红茶5克。[功效]平补阴阳。适于阴阳两虚型消渴:尿频,饮一尿一,色混如膏,面色黧黑,耳轮枯焦,腰膝酸软,消瘦显著,男子阳萎或女子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苔白等。[用法]将制附子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再加后4味共煮1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21)热淋

热淋是下焦感受湿热之邪,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以小便频急,解时滴沥涩痛为主要表现。常指西医的急、慢性泌尿系感染。中医一般将本病辨为湿热下注、阴虚湿热、脾肾两虚等三型治疗。以下茶疗方可供酌情选用,或作辅助治疗。

石车栀牛黄柏茶

[组方]石苇30克,车前子10克,栀子10克,川牛膝10克,黄柏10克,绿茶6克。[功效]清热利湿通淋。适于湿热下注型热淋:小便频急不爽,尿道灼热刺痛,尿黄浑浊,少腹拘急,腰痛,舌红,苔黄腻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虎牛石首生地茶

[组方]虎杖10克,川牛膝10克,石苇20克,生首乌15克,生地10克,绿茶6克。[功效]清热利湿通便。适于湿热下注型热淋,并见大秘便结者。[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分2次凉饮。日1剂。

知柏石车生地茶

[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石苇2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0克,绿茶5克。[功效]养阴清热利湿。适于阴虚湿热型热淋:尿频不畅,解时刺痛,腰酸乏力,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分2次凉饮。日1剂。

二山杜牛茯苓茶

[组方]山药30克,山萸肉10克,杜仲10克,怀牛膝10克,茯苓10克,红茶5克。[功效]健脾益肾。适于脾肾两虚型热淋:尿频,余沥不净,小腹坠胀,遇劳累则发,腰酸,神疲乏力,面足轻度浮肿,头昏食少,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再加红茶同煮2分钟,取汁,分2次温饮。日1剂。

(22)石淋

石淋是指湿热外蕴,煎熬尿液成石,阻滞肾系。相当于西医的泌尿系结石。中医一般将本病辨为下焦湿热、下焦瘀滞、肾气亏虚、肾阴亏虚等四型治疗。以下茶疗方可供酌情选用,或作辅助治疗。

三金小蓟茶

[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0克,鸡内金10克,小蓟10克,绿茶6克。[功效]清热利湿,排石通淋。适于下焦湿热型石淋:腰腹绞痛,小便涩痛,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解时刺痛难忍,舌苔黄腻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金芪牛桂茶

[组方]鸡内金10克,黄芪20克,怀牛膝10克,肉桂6克,红茶5克。[功效]补肾益气。适于肾气亏虚型石淋: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小腹坠胀,神倦乏力,甚则颜面虚浮,畏寒肢冷,舌体淡胖等。[用法]前3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再加入肉桂共煮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知柏金牛麦冬茶

[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鸡内金10克,怀牛膝10克,麦冬10克,绿茶5克。[功效]滋阴补肾。适于肾阴亏虚型石淋: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咽燥,腰酸膝软,舌红,苔少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23)阳痿

阳痿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影响正常性生活的男子性功能减退症。中医一般将本病辨为命门火衰、心脾两虚、湿热下注三型治疗。以下茶疗方可供酌情选用。

仙韭杜牛山萸茶

[组方]仙灵脾15克,韭菜子10克,杜仲10克,怀牛膝10克,山萸肉10克,红茶5克。[功效]温补下元。适于命门火衰型阳痿:阳痿不举,头晕目眩,精神萎糜,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耳鸣,舌淡,苔白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分2次热饮。日1剂。

归芪桂草陈皮茶

[组方]当归10克,黄芪20克,桂圆肉20克,炙甘草10克,陈皮5克,红茶3克。[功效]补益心脾。适于心脾两虚型阳痿:阳痿、精神不振,失眠健忘,胆怯多疑,心悸自汗,食纳少,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24)遗精

遗精是指由于肾虚不固,或邪扰精室,导致不因性生活而精液排泄,每周超过一次以上者。中医一般将本病辨为阴虚火旺、湿热下注、心脾两虚、肾虚不固等四型治疗。以下茶疗方供酌情选用。

龙麦知柏莲心茶

[组方]龙骨15克,麦冬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莲子心5克,绿茶5克。[功效]滋阴降火。适于阴虚火旺型遗精:夜寝不安,多梦遗精,阳兴易举,心中烦热,头晕耳鸣,面红升火,口干苦,舌红,苔黄等。[用法]将龙骨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再加后4味共煮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五淮草皮莲子茶

[组方]五味子10克,淮山20克,炙甘草5克,陈皮5克,莲子10克,红茶3克。[功效]补益心脾。适于习脾两虚型遗精:遗精遇思虚或劳累过度而作,头晕失眠,心悸健忘,面黄神倦,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温饮。日1剂。

制金二山茶

[组方]制附子5克,金樱子10克,淮山20克,山萸肉10克,红茶5克。[功效]温肾固精。适于肾虚(偏阳虚)不固型遗精:遗精频作,甚则滑精(即清醒时亦有精液溢出),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可见阳痿早泄,精冷,畏寒肢冷,舌质淡等。[用法]将制附子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再加后3味共煮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分2次热饮。日1剂。

(25)痹病

痹病是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本节主要讨论的是肢节痹病,即以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西医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以中医肢节痹病为临床特征者,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中医一般将本病辨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气虚血亏等六型治疗。以下茶疗方可酌情适用,或作辅助治疗。

秦威防芎清风茶

[组方]秦艽10克,威灵仙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清风藤10克,花茶5克。[功效]祛风活血通络。适于行痹: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日轻夜重,急性期亦红亦肿,恶风或恶寒,喜暖,舌红,苔白微厚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分2次温饮。日1剂。

乌芍草芎细辛茶

[组方]制川乌6克,白芍10克,甘草5克,川芎10克,细辛3克,红茶5克。[功效]散寒活血通络。适于痛痹:肢体关节紧痛不移,局限一处,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甚至关节屈伸不利,皮色不红,关节不肿,舌红润,苔白薄腻等。[用法]先将制川乌加水约毫升,煮开20分钟,继加其后3味共煮10分钟,再入细辛同煎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分2次热饮。日1剂。

仁术威辛川芎茶

[组方]苡仁20克,苍术10克,威灵仙10克,细辛3克,川芎10克,花茶5克。[功效]渗湿活血通络。适于着痹:肢体关节重着酸痛,痛处固定,下肢为甚,或有肿胀,肌肤麻木,天气阴雨加重,舌苔白腻等。[用法]前3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0分钟,再加后2味共煮10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分2次热饮。日1剂。

石知秦银丹参茶

[组方]石膏15克,知母10克,秦艽10克,银花藤10克,丹参10克,绿茶6克。[功效]清热活血通络。适于热痹: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处红肿灼热,得冷稍舒,日轻夜重,且多兼有发热、口渴、心烦、喜冷恶热等,舌红,苔黄等。[用法]将石膏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再加后4味共煮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不拘时凉饮。日1剂。

续骨当威伸筋茶

[组方]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当归10克,威灵仙10克,伸筋草15克,红茶6克。[功效]补肾散寒通络。适于(九王)痹: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舌质暗红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热饮。日1剂。

归芪桑续杜仲茶

[组方]当归10克,黄芪15克,桑寄生10克,续断10克,杜仲10克,红茶5克。[功效]益气活血通络,适于气血虚亏型痹病:病程较长,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时见心悸,形体虚弱,舌质淡红等。[用法]前5味加水约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不拘时热饮,日1剂。

○资料来源于中国茶叶博物馆

○更多有趣有料的文章,请福建茶叶网(fjta、fjta)和福建茶叶网微博(

福建茶叶网)

○购买“红梦茶”,点击“阅读原文”,谢谢品鉴。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公益献礼
郑州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com/smjg/1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